文 本刊編輯部
一年一度秋風勁,又是丹桂飄香時。在這個美麗如畫的收獲時節,我們不但迎來了《中國公路》雜志的第600期,還迎來了中國公路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召開。
《中國公路》雜志自1994年10月創刊以來,已經走過整整27年的歷程。27年間,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從1994年的112萬公里增長到2020年底的520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從0.16萬公里,猛增到16.1萬公里,增長了近100倍;公路橋梁、隧道,農村公路建設運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這些數字不斷刷新著“中國路”這張閃亮的名片,而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勇于攀登的科技工作者,是千千萬萬個披荊斬棘的公路建設者,是一個個甘當路石的一線養路工,是幾代公路人前赴后繼的奮斗和奉獻。背靠著偉大的時代和蓬勃發展的行業,我們將公路、公路人和公路故事記錄在這600期雜志里。由此,雜志也成為行業輝煌發展歷程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在這份記錄當中,行業破解了眾多時代進步和行業發展給出的命題,包括政策瓶頸、資金難題、技術難題、發展節奏、輿論壓力等。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公路人通過不懈努力和接續奮斗,交出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多年來,公路交通科技工作堅決貫徹“科教興交”“人才興交”和“科技強交”戰略,對標國際先進水平,走過了從“學習借鑒”“跟蹤超越”到“部分領先”的發展歷程,培養和成就了大量交通科技人才,為公路交通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第600期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點,雜志也將記錄一個特殊群體——中國公路學會發展的5年。
在八屆理事會的領導下,5年間,中國公路學會不忘促進公路交通科技繁榮和發展的初心使命,團結廣大公路科技工作者和會員投身科技創新,成為服務公路交通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5年間,中國公路學會以服務公路科技創新發展為核心,基礎建設和品牌建設持續強化、發展和服務領域有序拓展、發展質量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活力、能力、實力、影響力及號召力加速增強。
目前,中國公路學會已成為我國公路科技創新驅動的重要力量和國內一流的現代科技社團,是公路交通行業組織機構最健全、學科分布最廣泛、最有影響力和凝聚力、最具權威性和公信力的學術團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作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社團組織,面對加快交通強國建設時代使命和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大潮,中國公路學會將圍繞服務人才發展,服務科技創新,提升群眾組織力、學術引領力、戰略支撐力、文化傳播力、國際影響力等多方面、多維度取得新突破。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學會,為交通強國貢獻更多力量,與行業相伴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不負韶華,未來可期。我們將為您持續記錄公路交通的未來征程,與您一起見證公路交通科技的創新引領,銘記更多關于公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