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應用主要集中在基于區塊鏈分布式賬本與智能合約實現貿易與供應鏈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進。通過有效改善交通運輸中貨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商務流的流動情況,區塊鏈技術可以為參與各方提供收益,這一點已經在全球行業領域內形成了共識。
2017年成立的區塊鏈貨運聯盟(Blockchain in Transport Alliance)成員包括整車運輸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科技公司、知名零售商和金融服務提供商,通過整合物流貨運行業中各方的數據,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提高貨運流程的安全性、透明度及效率,降低貨運成本,截至目前,已經吸引了包括美國快遞公司UPS、聯邦快遞FedEx、BNSF鐵路公司、施耐德卡車運輸公司、GE運輸系統集團、國內京東物流在內的數百家公司加盟。2018年,馬士基航運與IBM聯合開發的全球貿易數字化平臺(TradeLens),使用者包括各大碼頭運營商、港口管理局、物流服務提供商、海關當局、航運公司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和貨主。該平臺基于區塊鏈提供“端到端”的海運供應鏈可視性,使供應鏈的參與者能夠安全、透明、高效地同步運輸信息,減少清關和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成本。
國內交通運輸領域的區塊鏈應用也逐漸興起。2017年12月,交通運輸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相關部門與企業共同發起構建面向交通運輸產業的區塊鏈網絡——交通運輸鏈,借助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化、安全可信、智能合約等特性,連接交通運輸產業中的政府、企業等行業主體,構建現代交通網絡。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國家級車聯網創新應用展示區借助區塊鏈的加密運算形成共識機制的相互協調、協同,從而建立人—車—路區域空間范圍內交互傳輸。
區塊鏈作為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和創新應用模式,目前仍一定程度存在著應用開發部署缺乏開源底層平臺、自主可控關鍵核心技術、技術標準及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的評估方法等問題。開展區塊鏈頂層框架、開源底層平臺、數據隱私保護、安全加密、跨鏈數據協同等關鍵技術研發和設計標準、實施標準、行業管理評價標準等標準體系研究,是當下區塊鏈技術在智能交通等行業深入運用的重要工作之一。
每一項新技術從誕生到最終的應用,需要經歷從理論論證到實踐檢驗的過程,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5G等新技術應用將會加速該過程。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新技術將會以融合的形式滲透到交通運輸行業的方方面面,在交通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區塊鏈技術必將以其去中心化、數據共享、歷史溯源、數據防篡改和價值自動傳遞的特質脫穎而出,在交通運輸的各方面融合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促進我國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
下一步,區塊鏈技術可以在“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公路自由流清算”“信用交通”“智能充電”和“出行即服務”等行業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嘗試。
區塊鏈技術賦能“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透明共享的特性可以在交通基礎設施的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工程招投標、工程安全質量監管、工程養護、資產管理、路網運行管理、通行費清分結算等。
區塊鏈技術賦能“信用交通”:區塊鏈技術可以結合信用交通平臺,形成互信賬本,使得信用數據可信可溯。
區塊鏈技術賦能“智能充電”:采用智能合約技術,充電用戶可以綜合考慮包括計劃路線、汽車電池狀態、等待時間、估計充電時間等用戶層和目標層信息,然后向沿途各充電站提出付費申請,及時確定最終停車、充電的位置和價格。
區塊鏈技術賦能“出行即服務”:將區塊鏈技術融合到交通出行服務管理、服務信息化系統中,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在網約車及共享汽車安全監管、MaaS出行服務、交通疏堵等方面發揮較好的應用價值。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通過交通出行數據上鏈,實現智能交通疏導、路線調整、運力調度,緩解交通堵塞問題,加強交通管理各方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