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陸通監理有限公司,廣東 陽江 529500)
按照當前公路施工建設的標準要求,在橋梁、涵洞部位應實施臺背回填及壓實施工工作,這在公路施工中十分重要。其中,涉及的工序較為復雜,對質量也有著極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單位在臺背回填工作中,選擇與之對應的填料,并按照相關需求展開碾壓施工,保證臺背回填的質量不受影響。然而,部分施工單位在臺背回填工作中,所選擇的材料質量不達標,也沒有按照標準碾壓及回填,導致公路路基路面的壓實度不合格,在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下,產生差異沉降問題。
公路發生沉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地基處理力度不足。因此,在建設時必須強化地基的處理力度,保證地基的內部結構堅實可靠,使其更好地承受行車帶來的荷載。然而,有些設計單位所采用的地基處理方式不夠科學合理;施工單位不夠重視質量控制,包括部分施工單位沒有全方位調查施工路段,對軟土性質及含水量缺乏了解等,都是引發不均勻沉降的原因。
在路基路面的施工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整體施工質量的控制力度,更好地預防各類不均勻沉降及裂縫等質量問題發生。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忽略路基路面的質量控制工作,加上通車后的車輛荷載,以及自然環境等方面帶來的影響,可能導致路基路面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并在路基路面養護過程中,增加養護經費。
如果路基路面的處理不到位,工程質量不達標,就會產生搭板斷裂及不均勻沉降等嚴重問題,這不僅會降低整體路基路面結構的美觀程度,還會對車輛的正常運行產生不良影響。同時,由于車輛在路基路面及橋梁上所產生的荷載相同,但兩者之間在結構性質方面卻存在差異,則很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進而誘發橋頭跳車,對車輛的安全運行帶來嚴重影響。
在公路路基路面正式施工前,應科學、合理地設計結構,進一步提升方案的科學性。其中,應根據車輛的通行數量、道路情況,以及橋臺沉降量等,設置搭板的長度,并適當引入加筋技術及土工格柵技術,降低路基填土所產生的移動,進一步提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采用這種方法時,還需通過設置緩和沉降的方式,保證路堤與橋臺之間的漸變段不小于50m,緩和段的沉降差控制在5cm以內。
在路基路面中,由于軟土層破損引發的沉降問題較為常見,這就需要在強化路基路面軟土層地基時,采用換填法、水泥粉噴樁、排水固結法等方式加強軟土層地基力度。由于以上幾種方式均有優缺點,在處理軟土層地基前,應深入到施工現場,開展全方位調查,并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與之對應的處理方式,強化軟土層地基處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工作,并最終達到在保證路基路面壓實度合格的情況下,消除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其中,處理橋臺的過程中,還需要長時間的預壓處理,保證軟土地基結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在路基路面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強化填料的質量控制力度,嚴格遵循路基路面的主要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流程。如果最關鍵的地基位置出現問題,很容易引發路面沉降等嚴重問題。因此,在正式施工前,應進一步完善地基處理及填料準備工作,并按照基本需求攤鋪處理混合料,采用分層填筑的施工方式,保證每一層的厚度均在25cm左右。另外,還要確保在最佳含水量的情況下,碾壓處理路基路面,從根本上提升路基路面的壓實度。最后,在路基路面施工完成后,還應當開展全方位的質量檢測工作,及時處理不合格位置。
有效預防橋頭跳車和不均勻沉降等問題,是保證車輛行駛更加安全、穩定的條件之一。為此,在保證所用填料質量符合標準的基礎上,還要在路基路面施工階段,科學、合理地設置好搭板。此外,由于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會引發結構裂縫及不均勻沉降等問題,這就需要在設置好搭板的同時,做好后續的結構設計工作,強化搭板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及控制力度,保證整體路基路面過渡段的結構平整性。最后,還要確保路基路面頂高與搭板頂面的標高一致,使整體結構處于平行狀態,實現道路橋梁之間的平穩過渡。
預防公路地基下沉,除了要強化施工質量控制外,還要設置相應的排水設施,做好路面路基的排水工作。施工單位應將排水工作置于關鍵位置,根據公路的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排水管道及溝槽,使其能夠順利地將雨水排出,避免在雨季出現雨水下滲或積水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應考慮適當提升路基路面的整體高度,防止雨水下滲破壞路基路面結構,穩步提升路基路面結構的可靠性及穩定性。
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整體的施工質量十分重要,如果相應的施工方法不到位,不僅會對車輛的運行產生影響,還會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參建單位須進入施工現場,開展全方位調查,掌握路基路面的實際情況,并根據不均勻沉降的主要成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從根本上保證路基路面整體結構的可靠性及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