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國公路網總里程已經突破510萬公里,這是巨大的存量資產,也是巨大的挑戰。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其特征就是高質量發展。公路行業的養護領域也是如此,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養護密切相關??梢哉f,沒有高質量的養護,就沒有公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沒有高質量的養護,巨大的存量資產可能成為巨大的包袱,而不是巨大的財富。
在如此背景下,審視中國公路養護事業的發展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近兩年,黨中央、國務院陸續出臺了指導推進交通運輸事業蓬勃發展的文件與政策——《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這在以往交通運輸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些重要文件和專項規劃,對公路養護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更高的要求。比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強化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加強基礎設施運行監測檢測,提高養護專業化、信息化水平,增強設施耐久性和可靠性?!?/p>
“十一五”以來,我國公路養護事業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除部分企業、地區和橋梁隧道等特殊構造物的養護專業化水平較高之外,公路養護的專業化水平還達不到當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在推行養護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國養護企業散而不專、多而不精,養護的隊伍專業人才短缺、專業能力不強、作業的規范性難以保證等問題比較突出。這給公路養護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內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在當前背景下,如何快速提升養護的專業化水平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很大程度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提高養護專業化、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路徑——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專業化。其實,很多地方、領域都已經按照這個路徑去走。很多地方開始推行公路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以信息技術在養護工作上推動轉型升級、保證質量提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公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將為全壽命周期養護和預防性養護提供可感、可知、可控的基礎性依據,幫助養護責任主體更加精準地決策。
我們相信,隨著5G網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公路信息化建設將不斷助推公路養護專業化提升,數字化時代的數字化思維,能夠更加充分地調動資源,為公路養護提供新思路,進而助推公路養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公路的巨大存量資產將成為未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優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