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偉忠
【摘要】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高三語文教學工作,深深體會到語文學科嚴重受到其他學科的擠壓,以及學生對語文地位的輕視。在談到高三語文的師生關系這個話題時,我真是感慨萬千。如何處理好高三語文課堂的師生關系,是高三語文老師十分重要的事情。
【關鍵詞】和諧相處;行為規范;尊重理解,民主公正
一、和諧的高三語文課堂師生關系形成的基礎
高三學生面臨升學壓力,感到時間不夠用,特別是學理科的學生,總想擠出時間來補差補缺,他們的首選往往就是犧牲語文時間。他們的理由是:自己已經盡力了,但語文成績很難提高;考試后發現班級之間差距不大;高三語文課文教學比較少,大都是對知識的復習,學生感到枯燥等。
面對上述情況,語文老師要做到以下疏導。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語文產生了興趣,那么在他們的眼里,學習語文就是一種快樂。學生的興趣從何而來?來源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主要靠我們教師的調動。學習從自發到自覺,就完成了升華。
2.師生互動的課堂有效學習是彌補高三語文學習時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想讓每個高三學生重視語文課堂,40分鐘的課堂學習不可荒廢。語文教師也要精心備課,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下功夫。例如江蘇丹陽五中的“課堂有效教學的行動研究”這個課題結題后,很多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上都嘗到了甜頭。
3.語文老師適當地運用幽默語言或多媒體手段,讓語文課堂更加生動多彩
共同的目標認同,一方面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伴隨情感的投入,形成情緒認同,產生情感共鳴甚至達到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境地;另一方面,對師生關系的處理又起著調節控制的作用。如果教師與學生關系緊張,情緒對立,會導致學生成績下降,班級管理難度大、效果差。而師生關系融洽,教學效果就會理想,學生受到老師的教誨,在獲得成功喜悅的同時,對老師發自肺腑地產生信賴、感激和尊敬等感情。
二、教師良好的行為規范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的條件
教師要適應多種角色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模范行為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時是老師,做到誨人不倦;與學生交流思想時是同志,做到心心相印;參加班級活動時是兄長,做到平等相處;關心學生時是父母,做到無微不至。
三、理解尊重是和諧型師生關系形成的行為準則
尊重理解學生,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心理發展成熟的軌跡,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不同需要,班級管理要民主,對待學生要平等。其次,要有寬容心,對學生所犯錯誤要有適度的寬容,不能因為一點錯誤就把學生全盤否定。
四、民主公正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的關鍵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的不公正態度,往往嚴重影響師生關系的正常建立。有些教師對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條件好的學生與家庭條件差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態度,造成一些學生心理失衡。建立“和諧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不以個人的好惡對待學生,對學生不抱偏見、不懷成見、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在處理學生問題時體現公道和正義。
開放的時代,開放的思維,開放的教育方法,培養開放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只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有熱愛學生的激情,就能有效地建立“和諧型”的師生關系,就能使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化為學生人格結構的組成部分,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