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蓓
河南板頭曲是我國傳統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器樂弦索樂之一。河南板頭曲最先是大調曲子的一部分,依附于河南大調曲子而存在。作為大調曲子演唱前起靜場作用的器樂前奏,河南板頭曲也被稱為“大調曲子板頭曲”。后來,隨著板頭曲的發展,逐漸脫離了大調曲子,變成了一種獨立的民間器樂曲種。
河南板頭曲由二胡、三弦、琵琶、古箏等幾件各具特色的撥彈樂器組成,具有鮮明的民族民間音樂特征。板頭曲發源于北宋時期的汴京,明代中葉后逐漸在河南地區流傳開來,大概在清代乾隆年間基本成型,清朝末年及民國初期時最為鼎盛。河南板頭曲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吸收、融合了北宋時期的汴梁小曲以及明清時期的俗曲小調,隨著大調曲子流傳于民間。
一、主要樂器
河南板頭曲既可以作為大調曲子的開場前奏,又可以在中場休息時彈奏以活躍氣氛,以助雅興。大調曲子的伴奏樂器較多,包含有拉弦類樂器、彈撥類樂器、打擊類樂器等。板頭曲主要采用的是三弦、琵琶和古箏這三種彈撥樂器。
(一)古箏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在近幾十年的時間里,古箏的發展十分迅速,在加工形制等方面有很大的發展。過去的板頭曲演出一般使用的是13弦的古箏,經過長期的實踐與發展,現多用21弦、25弦、26弦來演奏,這樣不僅使得古箏的音域更加寬廣、音量更強、音色更為優質,而且其在板頭曲合奏中的表現力也更加突出。
(二)三弦
三弦是一種較為古老的彈撥樂器,又稱弦子,音色厚亮。三弦在板頭曲的演奏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作為控制拍點的節奏樂器以及演奏主旋律的旋律樂器使用,又可以作為低音樂器來使用。三弦從形制上可以分為南方小三弦、中鼓三弦以及北方大三弦。以前的板頭曲演奏中多使用的是中鼓三弦。中鼓三弦的形制處于北方大三弦和南方小三弦之間,演奏出來的聲音抑揚頓挫、張力十足,頗具地方特色,較為適合男生唱腔?,F隨著女生唱腔加入板頭曲,為了配合音高曲調,北方大三弦開始越來越多地在板頭曲合奏中使用。大三弦擁有渾厚、響亮的音色。
(三)琵琶
琵琶屬于撥弦類弦鳴樂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是一種有很強的張力、技法演奏多樣的樂器。琵琶在板頭曲合奏中可以起到給樂曲加裝飾的作用,過去板頭曲演奏中所用的琵琶都為當地所制,工藝粗糙,一般為四相十一品,定弦為So、Do、Re、So?,F經過長時間的加工改造,多為六相二十四品,可以演奏A-e3的全部半音。在板頭曲演奏時,琵琶常利用空弦與八度音程的對比與填充的手法來豐富旋律線條,為旋律增加起伏感。
二、演奏形式
合奏是板頭曲的主要演奏形式,由幾種富有特色的樂器,如二胡、琵琶、三弦、古箏等組成,同時用八角鼓、檀板等小型打擊樂器加以輔助。齊奏和重奏兩種不同的演奏形式都屬于板頭曲合奏類型,其中以齊奏為主,齊奏是指各樂器演奏相同旋律曲調并保持相同的速度和力度,體現了音樂的共性美:重奏則是指多種樂器為其中一件樂器伴奏的形式,各樂器之間相互配合,并充分發揮各自的性能特點,使音樂獨具韻味。
葉棟在《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中說道:“我國民族民間的大部分獨奏曲,是從合奏曲中脫離出來的,分之就成獨奏曲,幾種樂器結合演奏就成為合奏曲。這種能分能合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也是我國民族民間器樂演奏形式中的傳統特點之一?!卑孱^曲的演奏也是如此。同一首樂曲既能夠以幾種樂器合奏的形式出現,又能夠以不同樂器單獨演奏,而獨奏的形式使各樂器獨特的性能得以充分地展示。但近年來,除了河南省鄧州市地區以外,板頭曲的合奏形式在其他地區很少見,以古箏獨奏為主。
三、板式結構及調式音階
(一)板式結構
板頭曲的結構嚴謹,多為八板體結構類型。現存的板頭曲音樂作品大多屬于標準的68板結構,即全曲共有8個樂句,每個樂句中有8板,為了使樂句間的連接更加平緩自然,便于第5和第6樂句中間再加4板用以過渡,因此全曲共計68板,即68小節。根據板式結構的不同可將板頭曲劃分為慢板、中板和快板三大類。
1.慢板
慢板表現為一板一眼的板式特征,用2/4拍記譜,每小節為一板,共有68板。有些慢板抒情類樂曲共34小節,每拍一板,但在實際演奏中會將這34小節再重復一次。有些樂曲是在68小節的基礎上再進行數次的重復,但在反復過程中可自行增減幾小節,用以前后旋律的改變。慢板板頭曲大多低沉哀怨,敘事性較強,多表現秋思閨怨、悲春傷秋的情緒。
2.中板
中板也是一板一眼的板式結構,共68板,板眼清晰,但演奏時比慢板更加自由,曲目的演奏更加靈活多變。對于有些曲子,演奏者會根據表演時的需求作出漸快或漸慢的速度變化。有些長度為34小節的中板板頭曲同慢板板頭曲相同,演奏中會將34小節重復一遍,形成68小節。中板板頭曲不拘泥于速度,演奏中更加突出其輕巧活潑的特點。
3.快板
快板的結構多以兩拍子或一拍子為主,傳統理論中認為其有板無眼,但在實際記譜中依舊是2/4拍,共34板,可根據需要重復演奏,變為68板??彀灏孱^曲多用來表現活躍歡快的情緒,節奏鮮明輕快,曲調活潑明朗。
(二)調式音階
在現存的眾多板頭曲曲目中,最常使用的調式有宮調式和徴調式兩種,其中以宮調式為主,也有少數板頭曲通過轉調、離調或者是調式交替等手法在樂曲中變換調式,使樂曲表現力大大增強,且這類調式的轉換通常會出現在樂曲中部,經過短暫的離調后又回歸主題調性,最終仍于主調性上結束。宮調式可分為五聲宮調式、六聲宮調式(在五聲的基礎上加入清角或變宮)、七聲清樂宮調式以及七聲雅樂宮調式四種類型。
四、結語
河南板頭曲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極高的音樂藝術價值。河南板頭曲以古箏、三弦及琵琶為主要的演奏樂器,在演奏中,它們相互配合并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既能以合奏的形式出現,又能以獨奏的形式展現。合奏是板頭曲的主要表現方式,各類樂曲都有其獨特的情感表現,能夠引起聽者的共鳴。板頭曲調式音階以五聲宮調式音階為基礎,使音樂的調式色彩更加豐富,表現主題更為多樣,同時偏音的加入使得板頭曲更具河南風韻。
(河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