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惠中
南京市江寧區大禹水利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在工程建筑中,市政公用工程占據重要位置,無論是市政橋梁工程、市政建設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均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建設發展以及公眾使用便捷性。如今市政工程建設規模不斷壯大,原本僅為政府單獨投資的市政工程建設逐漸融入了其它社會資本投資以及企業投資,對工程質量的要求隨之升高。但即便在多方監督下,市政工程當前仍存在一些質量問題或技術問題,影響著工程的使用壽命及使用安全性[1]。本文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術為主線,研究了常見施工技術問題、質量控制原則及控制方法。
對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而言,管線施工屬于相對隱蔽工程,在工程完成后無法實時受市民監督,因此部分施工隊伍存在責任心不強或經濟利益驅使下容易出現對此類隱蔽問題草率處理的情況。例如管線施工涉及到的相關資料不完整、在施工勘探階段未做到細致觀察、管線單位所提供的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或未及時更新、在施工現場未對已有地下管線做好妥善防護等[2]。上述問題均可能導致管線工程存在隱患,例如在施工過程中破壞其它單位所屬管線、管線規劃不合理導致后期需修改管線施工方案。更有甚者,部分管線并未嚴格遵循相關標準來鋪設,或是在鋪設后未根據道路規范設計完成回填操作,容易造成路面存在沉陷隱患[3]。
基層施工是市政公用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在完成施工后確保公用路面恢復尤為重要。但在實際施工中,部分工程在竣工驗收時并未對原本破壞的路面有效回填或修補,各種管線查抄并標高并不符合路面標高,其差別程度較大,造成路面存在較明顯的平整度差[4]。一方面會直接影響到行人通行以及路面美觀性,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公眾對市政工程信賴度、滿意度下滑。對于地鐵之類的市政公用工程而言,由于施工過程中需大面積開挖土地,在回填時若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地基底部存在質量隱患,威脅后期路面安全。
市政公用工程往往工程規模較大,涉及到的施工環節較多,因此需使用的設備在種類、規格方面較多。設備的良好運行是工程順利進展的關鍵。但不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設備的檢查、修理與維護不到位,導致設備無法處于穩定、安全運行狀態,容易因設備受損罷工而影響施工進度甚至影響工程質量[5]。或一些新引進的設備缺乏專業人才熟練使用,導致即便設備較新、技術前沿,也無法達到高效率運行狀態,設備操控技術還有待提升。
市政公用工程的隱蔽項目問題大多集中在回填土處置不到位或軟土地基兩個方面,這兩個問題均可能造成地面存在被破壞隱患或在車輛碾壓下出現縱向縫隙。一些市政項目在混凝土澆灌后未做好養護,或技術不足導致路面成型后出現明顯脫皮和起砂現象,甚至在鉆芯取樣試驗后發現蜂窩現象,存在明顯質量隱患[6]。一些市政工程在竣工完成后只專注于工程本身的驗收,卻忽視了對已經破壞的人行道基層有效處理,致使人行道磚鋪砌塊經常性塌陷或松動,影響路人出行。除此之外,排水系統產生過大噪聲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也屬于隱蔽技術問題。水流在管道引領下,處于直線狀態的快速流動會產生較大噪聲,管道內氣體壓縮狀態下噪聲更大。
相較于全球工程發展進度水平而言,國內市政工程在相關標準方面存在一定滯后性,對工程質量水平造成了束縛。以市政工程設計人員為例,部分設計人員的能力水平及專業素質并未達到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標準,其設計的圖紙作品存在缺陷或隱患,例如設計圖紙不全、存在模棱兩可且未詳細解釋的部分、標注不清晰、主要設計指標缺失等情況,甚至部分設計未取得出圖專用章或不存在細節圖,部分設計圖還可能存在流通使用現象[7]。
市政公用工程必須在建設方與投資方確認合同并簽訂后嚴格依照合同規定展開施工,若存在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不符合工程標準情況,應暫停施工并做好全面檢查,以免存在質量隱患,施工現場管理者必須對施工人員相關技術做好時刻規范,以確保各項施工技術的實施符合工程設計規定標準。對于新技術的投入,應由設計方派遣專業人員來到現場指導,以確保新技術能夠正常應用于施工中。施工方及工程管理方必須進行嚴格質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系統,明確控制對象并落實責任問責機制。在確定質量控制后需將涉及到的對象以及相關要求以書面形式貫穿始終,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設定應急機制并全面落實,以確保工程施工安全。
市政工程施工期間為了保障工程建設符合計劃要求、工程進度嚴格依序進行,必須做好施工現場的勘察與預防工作,在正常施工進度前提下對工程現場展開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必須嚴加整改,以保障市政工程在民眾心中的滿意度,最大限度發揮市政工程公用效能。
市政公用工程在后期施工過程中需展開對各項施工環節的維護工作,在工程竣工驗收階段需由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共同負責。尤其對于隱蔽工程而言,例如地下管網線路鋪設,必須確保符合國家建設標準及項目設計標準。
對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質量而言,施工環境也是重要技術內容之一,必須將其作為質量控制重點對象。在前期勘探過程中必須對目標施工地點的降雨量、濕度、溫度變化進行詳細了解并做好預防措施。一方面能夠對工期妥善安排,避免突發降雨、降雪等惡劣天氣導致工期延長;另一方面也可降低不良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對于需要進行深挖、回填、鋪設地下管道等操作的工程項目,需加強對地質巖石以及地下水位情況的記錄,降低施工危險性。
工程設備與材料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核心,在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檢查各個施工設備是否達到工作標準,避免在施工階段因故障影響進度與操控者安全。整個施工過程中均需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與維護處理,以保障設備性能。施工期間應妥善安排設備使用頻率,避免長時間超負荷使用。施工材料方面,材料必須具備質量合格證書并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才可投入到施工現場使用。施工過程必須對進入施工現場材料的數量、規格、廠家詳細核驗,并記錄進場及出場時間,達到良好監控狀態,一方面可避免施工材料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保障材料質量。
市政公用工程可采用多種質量檢測手段來保障材料技術施工的質量,例如半成品檢測技術、原材料抽檢技術等,可有效保障各項施工材料能夠妥善運用于施工環節。不僅需要對施工材料根據工程批次和項目數量進行自我檢測,還需監理單位見證取樣,以保障構配件質量及原材料質量。整個質量檢測均需安排檢測監理方從旁監督,隱蔽工程簡歷需做好記錄。
排水管道施工必須重視防水滲漏技術的實施,不少市政工程在施工期間并未重視對已有排水管道的保護及對新鋪設管道的處理,容易導致管道工程存在滲水、漏水風險。在技術處理方面,需在排水管道表面做好保護層,例如防腐蝕層,以提升管道使用壽命。若給排水管道存在堵塞或滲漏問題,將直接影響市政工程排水管施工質量。需選擇適合的管道材料,嚴格依照施工規范,由專業工作人員來完成施工;在鋪設完成后需注意對材料的保護,以免施工現場材料過度損耗。在施工前期有效清潔管道可大幅降低后期管道堵塞幾率,鋪設完成后需詳細標明管道走向并與設計圖紙核驗。
完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后,后期的養護是延長工程壽命的重要措施,需要對特殊施工環節或項目進行相應維護。以工程裂縫為例,尤其是橋梁施工或路面施工,澆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硬化固結過程中可能存在裂縫。可采用帶條罩面方式來進行補縫,補縫前需對已存在的裂縫全面清理,將其中落入的沙石塊取出,可顯著提升補縫密實度。
雖說對于整個市政公用工程質量而言,噪聲并不會產生過大影響,但卻會明顯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在工程設計中,需采用合理手段降低噪聲的負性影響。以給排水管道施工為例,可通過合理的設計與計算控制管道內的水流速,并對管道拐角角度加以調節,讓水流經拐角時有所緩沖,從而降低流速、減小噪聲幅度,或可選擇具備隔音性能的材料將排水管道外層妥善包裹,可有效降低噪聲。
綜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期間各項施工技術是保障工程順利完工及發揮效用的關鍵。各施工技術的實施需建立在專業人才、統籌設計、材料設備、過程監管、嚴格驗收等多環節基礎之上,工程設計方、建設方、監理方均需重視技術管理,從多角度發現問題并嚴格監管,提升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