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回民區消防救援大隊,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加快,城鎮人口愈來愈多,社會活動多樣化,人員密集場所數量和規模日益增多增大。人員密集場所是指一些面積較大、可在同一時間聚集大量人員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劇院、體育場館、醫院門診大廳、圖書館、展覽館、學校、居民樓、大型購物廣場、候車(機、船)廳等,這些場所不僅人口密集,并且環境復雜,其中往往存在大量易燃物、可燃物,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巨大經濟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
在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以及完善的消防設備,那么在疏散時極易導致恐慌,進而引發踩踏事件,另外,如果逃生過程中正確的秩序缺乏,也會導致逃生概率下降。因此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會導致人員傷亡數量增加。
人員密集場所多為規模較大的建筑物,也是城市化發展的表現,并且建筑物的成本較高,建筑物中的物件及裝修均是較大的支出,火災事故的發生不但會對建筑物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害,并且還好導致建筑物內的商品、設備等被燒毀,造成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
近年來,我國經濟呈飛速發展的趨勢,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因此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物規模越來越大,美觀性越來越強,外部形態及內部結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導致人們難以在短時間內熟悉建筑物的整體環境。在這一情況,如果建筑物發生火災事故,那么處于建筑物內部的市民難以及時找到安全通道,往往過于慌亂,導致不必要的傷亡,使恐慌加劇。因此,合理設置安全通道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樣才能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在發生火災事故后能夠及時逃離現場,以防造成嚴重損失。另外,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檢查安全通道,避免發生通道被占用等不良情況。部分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通道存在不合理情況,導致其發生堵塞,如果發生火災,不但無法發揮其作用,還會導致人們在通道中受到傷害。
對人員密集場所來說,做好消防設施的配置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這樣才能在火災事故發生時進行展開應急處理措施,進而確保建筑物內工作人員的安全。對小型火災來說,可通過建筑物中的消防設施進行處理。但是結合現狀分析,一些較為嚴重的火災多為初期沒有及時進行處理所致,導致火勢越來越大,造成嚴重的損失。為了能夠有效抑制火災的發展,完善消防設施的配置具有重要意義,這樣才能確保其及時發揮作用。另外,需要全面檢查消防設施的數量、類型及標準等,確保其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為了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對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定期的消防監督檢查,排查和處理場所內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近年來,管理部門意識到了人員密集場所消防檢查的重要性,開始對相關場所進行重點整治,但是火災事故仍然頻發,分析其原因,與負責消防監管工作的警力不足有關。由于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電影院、娛樂場所、大型商場等各類人員密集場所越來越多,造成消防監管人員相對不足,場所內的消防制度、設施不能受到準時的檢查管理。此外,消防部門工作任務繁多,部分消防監管人員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身兼數職,也使監管效果受到影響。
我國《消防法》中明確規定了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沿用傳統形式開展消防監管的現象仍然普遍,即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場所內消防體制、設施的監督檢查,業主按規定接受檢查即可。這種監管形式往往造成業主消防安全責任意識缺失,認為消防監督檢查是政府部門的事情,自己只需配合檢查就行,檢查不通過就整改,無須承擔自我監督檢查責任。久而久之,部分業主甚至會產生不配合消防檢查、蒙混過關、隱瞞消防隱患的行為,阻礙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方面,某些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在開展工作時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事,工作中敷衍了事,或者以職務的便利謀取私利,對其監管場所內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的情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再或者發現消防隱患責令業主整改時言行不規范、暴力執法,不僅影響形象,也使消防監管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我國行政部門改革后,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當地消防安全監管也承擔著一部分責任,但某些業主法律意識不足,只配合公安消防機關的檢查,對基層行政人員的檢查不配合、不重視,導致消防監管工作不徹底,監督力度有所不足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消防機關人們的工作負擔。除此之外,人員密集場所對消防架管工作的要求更高,需要的覆蓋面較廣,工作強度較大,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
貫徹落實消防監督檢查責任制是強化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措施。首先,為了防止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工作強度大、技術不專業,提升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效率,公安消防機關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警力,并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其次,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明確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責任主體,保證基層人員有執法依據和執法權力,保證業主充分理解并主動承擔自身的消防安全責任,從而促使公安消防機關、政府行政機關以及業主單位相互協作,高效開展消防監督檢查,而不是互相推卸責任,造成消防安全隱患未被及時排除,甚至發生火災事故。另外,將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實施精細化管理,明確各工作人員負責哪些檢查任務、每個場所或區域的消防監督檢查由誰負責,完善消防監督檢查制度,要求工作人員做好監督檢查結果記錄,同時實施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在發生火災事故后及時地、如實地上報事故調查結果,并按照法律規定對有關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從而提升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人員的責任意識,主動地、規范地、有效地開展工作。
通過對以往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案例的分析,發現事故原因主要是存在安全通道設置不合理、建筑材料不符合消防安全標準、電氣設備線路安裝混亂、消防設施不齊全以及常閉式防火門、防火卷簾不能發揮作用等情況。消防監管人員應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這些安全隱患,如果有必須盡快完成整改。比如,針對安全通道要檢查場所內是否設計多條安全通道以供火災時人們逃生,安全通道是否通暢,若檢查中發現安全通道被雜物占據、狹窄難以通行應督促整改;針對防火門、防火卷簾要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若檢查中發現防火門、防火卷簾因長期不使用或年久失修不能快速放下,或發現防火門、防火卷簾下堆放雜物,應督促整改;針對裝修材料要檢查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是否具備一定的阻燃能力,針對電器線路要檢查線路是否合理、是否進行穿管保護,若發現裝修過程中采用劣質、易燃材料,或發現電線線路混亂、私搭亂接、同時使用大量電器超過線路負荷,應督促整改;針對消防設施要檢查數量是否充足、類型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內,若發現消防設施數量不足、超期過期、破損等情況應督促整改。
人員密集場所由于其人員密度大、環境復雜的特點,當發生火災時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所以必須重視這類場所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為了達到強化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目的,應積極貫徹落實消防監督檢查責任制,促進政府行政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和企業單位的互動協作,在具體工作中對消防通道、電線線路、消防設施、防火門等進行重點檢查,同時加大群眾消防安全宣傳力度,使群眾積極配合工作人員開展消防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