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高,張旭,田燕
(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浙江 桐鄉 314500)
隨著家庭對代步工具的大量需求,使得汽車的銷量急劇增加,用戶對車輛品質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加追求感知質量的舒適度,用戶購買車輛時,從他第一眼看中汽車的款式、顏色,到上車體驗的感受,到自己是否中意,最后決定是否購買,在這個過程中其感知體驗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將用戶看車、試乘的體驗匯總后通過感知質量評審的編排、整理、到策劃方案,并將這些體驗感,作為資源進行分解研究,并融入產品的設計開發中,既滿足了用戶的感知質量體驗,也將大大地提升此產品在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力。那么,如何提升感知質量,如何讓感知質量評審在汽車研發中運用,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詳述:
感知是人的一個自然反應,對產品的初步了解及認識,人們大致上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嗅覺以及操作體驗等方式來實現,這種初步的認識會給人一種心理感受,來達到心理的舒適度,人們可以通過嗅覺、聽覺、視覺感受后,判斷是不是你喜歡的味道、是不是你喜歡的聲音、是不是你喜歡的顏色。當人們看到車輛后,產生心情非常愉悅的感受,這就是對感知質量的一種認可與接受。從另一方面說明:這款產品具有良好的感知質量,這就體現了此產品感知質量的魅力所在,達到了用戶內心的滿意度。
靜態感知質量指用戶可以通過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用手觸摸的方式對汽車質量和基本特性有一個初步評價和感受。
(1)整車品質。整車品質,它關注的是所有表面的一個光、順、滑,車身外表面和儀表板的做工質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零部件之間的間隙、面差都要嚴格控制在設計要求內,所有車身縫隙銜接均勻協調。對緊固件螺栓螺母顏色要與零件本體顏色一致,同時對裸露的扣件、涂膠部分、接頭處也盡量隱藏起來,不要影響整體外觀的美感。
(2)內外飾件視覺品質。內外飾件視覺品質:需檢查曲面的光順度、分塊平整度。對不同零件也有相應要求:色彩搭配、表面光澤度、特征協調性要一致。零件開口處的水平間隙,應設計在不顯眼或較隱蔽的位置,零件表面應避免間隙過大、斷裂、變形等問題(如圖1)。

圖1 某車型改進前后外觀變化
(3)前機艙質量。前機艙質量:①零件布置規整,盡量采用機艙裝飾罩進行封閉;②管線布置:要減少交叉,平直整齊;③電機等功率較大,功能相同、相近或相關的零件布置在一起,便于管理與檢查;④電器件等會產生電磁感應,應避免有強磁干擾的環境。總之,所有零件、模塊的布置都要方便后期檢查維修。
靜態感知質量一般從整體、外飾目視質量、外飾操作件的質量、內表面質量、發動機艙布局、后備箱質量、內飾操作件的質量以及內飾目視質量八個維度進行評價。
體驗式感質量評審和以往的設計不同,從人性化設計理念出發,實現了人機的完美結合,凸顯出它的亮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1)儲物放置空間。對駕駛員和乘客來說,良好的儲物收納空間給人較為滿足的舒適感,并且會給旅途帶來輕松愉悅的心情。(2)家庭個性化定制。不同家庭情況,家庭成員的需求,設置專屬功能:女性專屬收納化妝鏡、專屬座位的傾斜角度,便于乘車人躺臥。(3)人與車的場景式交互體驗。通過手機APP實現遠程控制車輛啟停功能,實現在炎熱烈日下提前開啟空調這種預約式的用戶體驗,還可以實現無感式的交互體驗,在車主接近所屬車輛時就開始交互通信,車主認證、解鎖、亮燈提示等一系列場景式的人機交互,是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另一種感知體驗。
傳統的質量評審,目的就是產品質量讓用戶滿意,給用戶提供合格質量的產品;但感知質量評審是模擬用戶感知體驗的角度出發,模擬一些特殊性或典型性的接觸場景,感知產品質量;這些都是通過人體感覺器官所感受到的,從而反映用戶對產品的心理滿意度,不能單一客觀地點評。那么,如何才能對感知質量進行系統化管理呢?首先,在項目研發時,要充分了解市場、調研市場,本著有效、普遍性的原則。根據用戶群體,針對他們的主流需求,匯總統計整理后,將這些需求特征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去。其次,制定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感知質量目標,這樣的研究才有意義、才有價值。項目設定感知質量目標后實施的手段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
虛擬評審就是對研發各階段的DMU數字化驗證目標進行定義,明確評審內容與要求,在保證項目開發進度的同時提高整車開發品質,減少設計變更。它主要運用CATIA等軟件對數模進行360度無死角、全方位評審發現問題,這對數模質量增加了品質保障;在評審階段中,需要將評估的結果和起初立項時制定的目標進行比較、核對。最后,匯總數據資料整理后,出具一份完整的問題清單,進行跟蹤并解決問題。但同時,虛擬數據評審也有它的局限性,如只能利用數模進行相對模擬,不能實際模擬乘車試車的環境,因觀察角度的變化,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問題。
模型評審具有真實性、具體性,與產品一樣,可看、可觸、可視。這和虛擬數據評審不同,模型評審在人機空間、體感以及觸覺方面大有提升。模型評審,它通過銑削加工獲得等比例的實物模型,這種實物模型能真實反映零件的特征及內部關系,通過用戶調研對模型進行評審分析,然后運用到后期產品開發中,更直接更有效地滿足用戶需求。同時,模型評審也解決了虛擬評審的不足之處,開發團隊在這樣一個實物評審的環境下,更真實更有效地研究感知質量,但是,硬質模型也有自己的弊端,如加工周期長、加工成本高。
實車評審是工裝樣車符合產品設計要求且達到安全標準,在評審前需檢查核實汽車的各項功能,再對視覺、聽覺等進行感知質量品質評估。重點是評估汽車制造品質對感知質量的影響程度,實車評審也是檢驗產品品質的最后階段。感知質量評價,是有一套完整的評價標準,在汽車研發過程中,根據靜態感知質量評價計分表對用戶的滿意度進行精確分類,例如等級非常差,所有用戶都不滿意;等級很差,大多數用戶不滿意;等級一般差,一般顧客不滿意;等級良好,只有特別挑剔的用戶抱怨不滿;等級良好,對特別挑剔的用戶雖抱怨,但能接受。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感知質量評審已被越來越多的整車廠在整車開發中應用,開展用戶調研及了解客戶需求,通過研究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對用戶需求關注的痛點和癢點進行分層、分級地融合到整車開發中,再通過感知質量評審不僅僅最大程度地滿足了用戶體驗的舒適度及滿意度,同時也增強了與其他品牌產品之間的競爭力。感知質量評審在汽車研發中的運用已是時代所趨,在汽車開發設計階段,感知質量評審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各種感知質量評審方法,如靜態、動態、用戶體驗等,能更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把顧客的需求及理念更好地融入產品設計中,讓用戶滿意,才能提高汽車產品在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