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本領
(內蒙古黃陶勒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300)
由于我國多煤貧油的資源結構,長期以來依賴煤炭作為能源動力。近些年來,在政府倡導下,清潔能源占比逐步提升,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為20.2%。但煤炭能源在短期來看,依舊是我國主要能源來源。
2020年疫情期間,能源供應作為主要矛盾更是凸顯出來,為保障煤炭生產持續穩定進行,對煤礦生產系統的維護是工作突出重點。伴隨煤礦設備更新換代、使用數量不斷增多,隱患逐步增加。對設備科學檢修維護,減少故障率、增加開機率是維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日常性檢修,就是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進行的日常基礎性檢修,了解機電設備運轉情況,做好相應的基本維護。日常性的檢修能夠確保設備在良好的狀態下運行,大大減少因機電設備檢修不到位發生的安全事故,確保煤礦井下生產能夠安全進行。在機電設備管理中,日常性檢修是機電設備保證正常運轉的基本工作,根據設備的運行狀態、設備的運行周期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行有效的日常性檢修,可以在設備發生故障之前找出并解決問題。
定期檢修,是根據現場設備的實際情況以及編制的檢修計劃,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和定期檢修,保證設備能在正常的狀態下安全運行。在年初計劃的時候,根據設備實際運行情況制定相應的檢修計劃,并且根據現場機電設備的運行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程度的方式進行維護和檢查維修,給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中對使用不頻繁的設備,要進行重點維修維護;對使用頻繁的設備,重點進行性能測定。
整體性檢修,根據煤礦井下生產實際情況,對機電設備運行狀態和運行情況進行整體檢修。在分別完成單個機電設備的檢修之后,為了保證設備的整體能夠正常運行,就需要對設備整體范圍進行檢修。只有確保每個生產環節檢修后并通過驗收,才能使設備重新投入運行。
當前國內煤礦機電設備運行檢修工作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也不盡相同。例如,維修技術手段不夠科學合理,許多煤礦企業在生產和開發過程中對機電設備的運行管理缺乏重視,許多維修工作仍沿襲傳統模式。盡管這些維護模式可能會起到相應的作用,但不正確的使用也會導致較長的維護時間,從而影響所有設備和系統維護的質量和效率。值得我們探討的是,煤礦公司的實際生產過程涉及很多環節,如果技術管理力量的投過多,設備維修管理就容易被忽視。而且,機電設備維修維護過程中的諸多環節中,很多信息資源無法有效地共同建立和共享,機電環節的設計,制造,維修等環節中的信息數據也無法有效地共建和共享。電氣設備等無法及時傳輸到維護部門,因此,信息數據傳輸效率會降低。此外,受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國家煤礦機電設備的維護和維修相對困難,其中許多電氣設備無法正常運行,不利于煤礦企業的大規模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在煤礦機電設備的維護過程中,許多信息資料難以及時共享,設備維護難度較大。實際上由于維護而無法共享信息,煤礦機電設備運行過程的安全隱患問題。
同時,諸如機電設備的監督體系不完善和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從實踐的角度來看,盡管許多國家的煤礦企業已經構建了機電設備運行監控系統,該系統在機電設備運行監控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但是,由于一般情況下機電設備的監視效率不高,或者系統本身隨著行業的發展存在一些本質上的缺陷或難題,例如,它只能監視工作中的機電設備,卻很難監視其他機電設備。在整個監管體系中,這些情況會最終導致某些機電設備的問題難以展現出來,因此煤礦機電設備的運行存在安全隱患。
本章提出技術與管理兩種路線,二者相結合方可使維護工作更好開展。
在生產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機電設備的效率和檢修質量,煤礦企業應當不斷投入技術手段和技術創新的改造。
(1)溫度診斷。當煤礦井下的設備異常運行時,煤礦機電設備的溫度將顯著升高,在實踐中,溫度診斷的方法可用于確定是否存在故障問題。機電設備運行期間的溫度通常顯示在屏幕上,維護人員可以通過查看溫度變化并將其與設備的出廠參數值進行比較,以有效地推斷設備在給定時間的溫度變化,從而了解機電設備的狀況。如果發現異常問題,則進行及時處理。
(2)振動監測法。機電設備的振動監測是一種常見的預防性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精確診斷和簡單診斷等類型。其中,簡單的診斷方法主要是放大振動信號并將其顯示在屏幕上,檢查和維護人員可以準確地對其進行判斷。對于精確診斷方法,主要是通過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信號,并在相關處理器的幫助下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后定位故障點并確定其原因,以便采取具體措施并及時處理。
(3)鐵譜檢測法。所謂的鐵譜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在磁場中施加適量的潤滑油,然后根據電磁力分離出磁性磨屑,并根據顆粒使沉積在基板上的材料沉淀。以顆料狀的譜片呈現在面前,并進行分析和觀察。從鐵譜檢測的實際應用效果的角度來看,由于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優勢,這種檢測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現代煤礦的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的檢測和維護中,并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良好效果。
(1)健全和完善機電設備檢修與保養管理制度。從煤礦當前的機電設施管理體系來看,它們的系統非常龐大。如果要有效提高機電設備的運行和管理效率,并確保其安全和運行的可靠性,則必須通過全方面、全范圍的統一衡量和統一管理,對機電設備系統進行全面的科學管控,通過建立電設備檢修與保養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設備維護和維護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和改進機電設備管理機制,提高設備的標準化和科學性。具體而言,就是要以科學的管理手段和相應的管理制度來維護系統的穩定性,以便機電設備的維護可以有序,合合理地進行。二是完善管理機制。按照有關的運行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管理組織,按照管理體系和標準,明確各崗位以及職責分工,從而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可以分配給相應的設備管理者。最后,加強對機電設備運行的監督。
(2)加強機電設備日常運行維護與檢修管理。第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必須加強日常檢查。在現場生產過程中針對煤礦機電設施的運行狀況,有關部門應在系統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和控制,進一步完善日常維護的機制和管理措施。明確維護時間并細化相應的工作內容和任務。如有必要,必須關閉設備供電電源進行維護;同時,仔細修理和定位容易出現質量和安全問題的機電設備及其的缺陷,以確保在機電設備運行期間小隱患和小問題消除在萌芽之中;而一些較大的隱患和重大問題也要做到及時解決,從根本原因阻止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例如,在采煤機進行大修時,應根據故障處理和停機檢查的規定及時切斷電源,然后掛牌閉鎖,有專人看管;可以在中斷10min后進行檢查維護,以避免電容放電造成人員傷亡。
(3)加強定期檢修管理。為了管理煤礦機電設備的測試和維護,應嚴格執行每年至少12天的維護機制,并在停用后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查。同時,根據機電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和修理的現狀,必須進行嚴格的技術評定,嚴格按照崗位責任落實工作任務,機電設備組負責實施維護工作。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維護工作應將重點放在不停運的設備上,易磨損的機電設備和零件要進行逐一測試,根據規定定期更換潤滑油,以確保設備安全穩定地運行。
在煤礦機電設備的維護和優化中,可采用以下建議:首先,完善檢修維護體系;其次,提高人員素質;最后,加大資金投入。
總之,機電設備是煤炭企業發展的基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結合現場實際以及專業的特點,從思想上提高對機電設備的認識,確保煤礦生產安全高效運行。在此過程中,應建立完整的機電設備檢修和維護監督系統,建立全面的設備和檢修機制,并及時監測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做好預防性管理,也要加強維護管理,以確保機電設備在煤礦生產系統中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