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雄
(鹽城市生態環境局,江蘇 鹽城 224000)
若想促進我國的海洋生態建設,相關部門應設定適宜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當前該系統還存有諸多不足,某些方面亟待完善,只有提升監測技術、改進當前的監測水平,才能加強生態環境的管理水準。
海洋生態環境較為復雜,該系統不僅尺度較大,還帶有多重要素,基于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人類行為與活動存有差異,其生態環境監測系統中的內容也不盡相同,通常來講,在監測海洋生態環境期間要依照該環境的實際特征來制定出相應內容。從宏觀上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的監測范圍應包含海洋生物、近岸水域與海岸等;從微觀上講,其監測對象的種類較多,如浮游植物、貝類、魚類、船只、海灣、珊瑚礁與濱海濕地等。在完成數據信息的收集后,監測人員會將其放置到專業的數據庫中,該數據庫內設有專門的影像數據,如基礎地形圖、電子海圖、航空遙感與衛星遙感等,而非影像數據則包含開發利用信息、社會經濟信息、生態環境信息、自然資源信息與基礎地理信息等。
為掌控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技術人員還加入了生態質量指數,該指數會受到生態反應指數、生態分布指數與生態暴露指數的影響,該數據具有較強的代表性、靈敏度等,利用此類指數來完成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的構建可切實提升相關區域的監測水平。
在海洋生態資源的開發上,我國的發展進程正逐漸加快,對各類資源、海上活動與海洋權益的規定也在逐步改進,并構建出了適宜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當前我國已正式使用了《海洋環境保護法》與《海域使用法》兩種法律法規,其在內容上還存有較多不足,不僅與部分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也沒有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相匹配,在法律法規的設定上并不完善。相關部門在制定與海洋有關的法律前,要派遣專業人員詳細了解各個海域的實際發展狀況,精準找出各類與海洋生態密切相關的數據,透過該生態監測體系設計出多種海洋類規章制度,構建出與海洋環境相關的法律管理系統,確認其內部的各項要求,改進生態環境監測中的各類制度內容,借助法律系統的完備逐漸規范、調整個人行為。此外,在架構環境監測法律系統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還能改善各項管理制度內容,確認各類人員的工作職責,比如,當前參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部門與人員較多,各個部門的協調統一性較差,部分業務或管理職責的界限劃分并不明確,甚至還存有部分資源浪費、資源重復的不良現象,而利用優化法律法規的契機可有效改善該局面,提升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專業性。
在改善海洋環境監測水準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科學收集樣本,找到正確的采樣方式。一般來講,數據信息的收集環節較為重要,此類信息的質量與采樣方法、樣本范圍密切相關。環境監測系統的管理人員在采集數據信息時,要謹慎選擇采樣方案,通過對收集方案的把控最大化控制監測質量,提升數據測算的精準度。同時,挑選適宜的設備在環境監測中也較關鍵,在開展正式的環境監測前,技術人員應檢查該設備內部的各項性能以保證其可正常使用,在熟悉其操作流程的基礎上遵守每項操作程序,通過設備的正常運行來保證海洋環境監測質量。此外,對于質量控制來說,良好的控制性措施是將其制度化,也就是說,相關部門應嚴格監管該監測中的各項環節,若發現某一環節不合格或存有不足,要在第一時間開展調整工作,繼而完成相應的改善與糾正。針對環境監測系統內的各類操作流程,管理人員需仔細研究其各項步驟的合理性,在加強各環節科學性的基礎上切實保證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
若想設定出較為合適的海洋監測系統,監測人員的整體素質變得較為重要,也就是說,監測人員的業務素養越高,其監測結果就會越精準。一方面,在招收與海洋環境監測相關的人員時,相關部門管理者應適時提升招收門檻,設定出嚴格的招聘標準,提升該監測隊伍的專業性。同時,與海洋監測有關的企業可與各高校聯合,針對海洋環境監測專業的畢業生給予一定的實習機會,在加強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提高畢業生的專業素養,提高企業的監測業務水準。另一方面,對于企業內部的監測人員來說,為全面改善其監測水平,相關管理者要設定一套簽證人才培養方案,透過不定期或定期培訓來強化內部員工的監測技術,其學習方式可采用講座等形式,利用各種學習環境來改善監測人員的工作認識與專業技能,增強其工作的專注度與責任心。為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部門還可進行科學、嚴格的考核,其考核內容與培訓教育密切相關,只有通過考核認證才能成為正式的監測人員,并工作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中,在日常工作中,還要借助不定期或定期的考核來完善其業務能力,從而加強環境監測的整體效果。
此外,當前我國在環境監測上已累積了多年經驗,有效監測到各類生物體、污染物與水質等,相關管理者還應以此為基礎逐漸擴展監測內容,朝生物多樣性、生態物種的方向發展,在業務人員能力素養提升的情況下監測內容也會獲得較大改善。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監測網絡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由于我國與環境監測相關的部門較多,其搭建的環境監測站、環境監測網較多,在網絡管理與內部資料的分享上存在較大問題,因此,部門管理人員應利用自身技術能力科學管控監測資料。通常來講,當海洋環境監測類資料較準確時,其監測質量會得到較大改善,也是優化環境監測系統的重要方式,相關企業在海洋環境監測系統內可設置完善的資料管理體系,運用適宜的信息系統來管控資料管理體系,透過該系統可有效保存其內部監測到的數據信息,并利用合理的方式將其運用到正常的環境監測內。與此同時,在管理海洋生態環境期間,還要依托當前的監測資料來實現信息化建設,通過共享模式來收集更多的數據信息。
例如,某企業在進行海洋生態的監測時,管理人員依照其資料分享的現狀,設定了合適的數據監管資料庫,其主要內容為產品數據庫、業務數據庫與在線數據庫等,在產品數據中其包含海洋環境的公報與年報;而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海洋生物、海洋沉積物與海水水質等則囊括在業務數據庫內;在線數據庫則帶有管理數據、狀態數據、監測數據與站點臺賬等信息,借助資料庫的優化,監測質量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較于部分發達國家,我國在海洋環境監測的技術上還存有些許差距,其監測技術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相關部門管理者應借助多種技術或管理手段不斷改善其內部的環境監測水準。
(1)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相關的企業可提升國際合作力度,借助國際協助或國際交流來改善整體的海洋監控技術。針對涉海部門而言,要與海洋環境管理的發展要求與實際狀況相適應,將不同類型的技術人員,如有潛能、有能力等送到先進企業進行學習與進修,從而為自身企業帶去更多的新技術、新方法。
(2)海洋環境管控類企業還要適時引進良好的監測技術、先進設備等,通過硬件的配備來改進監測狀態,同時,如有條件,在開展正式的教育培訓期間還可邀請與環境監測有關的資深專家與經驗豐富的教授等,讓基層工作人員掌握更多先進的監測技術與管理方式。
(3)涉海部門要增加國際海洋事務的參與率,利用交流與合作模式來吸取國際先進經驗,幫助國內的相關企業找出更多的環境質量監測方法,從而全面提升其整體的業務水平。
綜上所述,隨著海洋資源的逐漸開發,對其研究也更加深入,為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整體質量,相關人員應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定合適的環境監測系統,逐漸加深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認知,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