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彭鑫,劉炯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環保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四川 德陽 618300)
在油氣井開采環節,井噴事故的發生率一直比較高,極易造成嚴重損失和不良后果。據統計,大部分井噴事故源于油井內部壓力異常,一旦發生此類事故,勢必會造成嚴重危害,善后處理工作難度非常大。所以,務必要加強對井控設備的全面化、嚴格化監管,從源頭入手,采取各種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全面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盡可能地降低井控事故發生率。
井控設備是一種預防井噴事故和溢流現象發生的預警、控制裝置,在石油開采環節,精準實時地采集并科學合理地調節油井中的壓力,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高效地調控存在井噴和溢流等現象的裝置系統,避免油井內壓力波動。在石油開采環節,井控設備扮演著無以取代的重要角色。井控設備是一個包含多個裝置與系統的綜合結合體,比如,井控管匯、液壓防噴器控制系統以及去泥漿池等,它們在防控井噴或溢流等情況的出現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井控設備管理人員務必要重視并強化對各類井控設備的嚴密化、高效化、全面化監管,排除各種安全隱患,盡量降低事故發生率。
眾所周知,意識是行為的引導,意識不足勢必會導致行為延遲或者行為散漫。在井控設備管理作業體系中,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是現場管理,當時,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管理人員責任意識薄弱,在施工現場,防噴意識不足,未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及時規范地管理井控設備,也不積極采取各種科學合理的手段加強監管,甚至出現了肆意放低管理標準與要求的情況,未妥善處理好效益和安全之間的關系,導致鉆井勘探環節面臨著比較嚴峻的風險和嚴重的安全隱患。
在鉆井勘探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會按照企業規范和要求,積極加強對井控設備的定期化、嚴格化、合理化保養,不過在保養工作完成后,并未按照內部規定撰寫清晰規范的書面報告,導致上級管理人員根本不知道、不清楚設備近期有無保養或者采取了哪些保養措施,難以為后期設備保養工作的開展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或者方案,這樣就容易出現無須保養的設備或者部位,被反復保養,而本應該重點保養的設備或者部位,卻未得到應有的保養,造成安全隱患叢生,安全事故風險進一步加重。
井控設備管理工作的技術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對管理人員的態度、意識等要求比較高,需要井控設備管理人員時刻保持較強的責任感,應嚴格按照企業標準和要求規范合理地管理各類相關設備,加強對細節的監管和處理,及時發現并妥善消除各種隱患。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部分設備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出現了日常檢查不仔細、未嚴格按照規定貫徹和落實保養制度等,井控設備管理不到位,容易引發井噴等相關事故。
井控設備自進入施工現場后,設備管理人員即應嚴格按照企業內部規定和要求,加強對設備的全面監管,無論是在進場檢驗環節,還是在后期維修、噴漆等環節,均務必保持謹慎仔細的態度,及時發現各種隱患和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消除隱患、解決問題,確保各類井控設備安全可靠地運行。
設備管理人員務必要正確認識到,若未加強對設備的檢驗與管理,一旦出現操作失誤的問題,極易產生安全隱患并引發安全事故。所以,管理人員應在自覺加強對井控設備的管理及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逐步積累豐富成熟的經驗,加強和其他管理人員的經驗溝通,共同為井控設備安全可靠運行保駕護航。
井控設備管理人員要善于總結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生的主要問題,在總結和汲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立足實際情況,制定嚴謹合理、高效可行的事故應變計劃,對不同事故的應對策略、應對流程進行詳細全面的明確,逐級完善應急救援、配合和應對重大井噴失控的應急能力,強化實操,通過頻繁演練不斷地深化和提高井控管理工作水平,促進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問題,保證各項生產作業安全可靠地開展。
在井控設備管理中,嚴格規范地遵守并積極貫徹檢修制度尤為重要。在井控設備正式進場應用之前,管理人員務必要組織相關維修工作者加強對設備的認真檢查,一般來講,可通過下述四種方法開展檢查工作。
一是“看”,即通過觀察的方式檢查設備表面有無裂痕,設備運行時有無出現跑、漏等情況;二是“聽”,即認真仔細地聆聽設備運行時發出的聲音,若出現異響,即表示設備運行不良、存在問題,應加大排查力度,及時鎖定并妥善消除故障源;三是“問”,在對設備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和操作者進行深入交流,共同發現設備異常;四是“觸”,即工作人員觸摸設備,感受設備運行時產生的震動頻率,并感受其表面溫度。五是“聞”,即通過鼻子聞味道的方式檢查系統有無異味,特別是皮帶摩擦過程中產生的氣味是否正常。
運用信息化技術,抓住傳統井控設備管理模式的痛點,從設備檢維修單位、設備管理單位到井控設備使用單位將檢維修記錄、配件更換記錄、保養記錄、使用情況形成大數據共享。
將井控裝備的檢維修、質量標準植入系統,讓各方有標可查,確保質量合格。導入檢維修標準作業指導書,檢維修過程中的關鍵和風險項進行重點提示。各個合作單位的質檢報告共享,避免設備信息、各項參數的不對等導致井控設備不能正常運轉失效,在現場使用時出現問題,通過各項記錄的查詢,輔助判斷問題原因,“快準狠”地解決問題,避免因設備問題導致工期滯后引起更大的井控風險問題發生。
設備監管者在開展過程中,應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開展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盡可能地全面發現各種安全隱患。對于設備正常運行時,由于人為操作不當或者管理不到位等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務必要按照企業規定全面追究責任,并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嚴肅處置。設備檢修者應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持續提高專業技能,譬如,在維修和保養防噴器時,檢修者務必要選取合適的原料進行潤滑,同時,需要合理調整清洗次數,切勿盲目地按照規定機械式保養。在放置防噴器時,為避免其內部混入泥土并堵塞鋼圈槽,務必要在其下面安放一個尺寸相符的支架,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節離地間距。
另外,為了放置出現防噴器被腐蝕的情況,檢修人員應在此裝置表面鋪設一層完整的苫蓋防雨布,無論是裸露在外的密封圈,還是連接螺栓,務必要嚴密包裹。防噴器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一旦出現密封不良的情況,勢必會影響石油勘探作業的正常開展,若發現密封圈受損,需馬上更換。對閥門進行保養時,應按照出廠說明書認真仔細地拆卸內部組件,對井控設備的各種儀器儀表進行規范合理地校對,全面清理閥門頂蓋等各個部位存在的雜質和污垢,避免設備被腐蝕。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各行各業對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油鉆井勘探工作能否安全有效地開展,備受關注。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石油鉆井勘探時容易發生井噴等事故,加強對井控設備的全面化、嚴格化管理,有助于減少事故的發生率。所以,安全管理工作者務必要進一步增強管理意識,積極履行和踐行管理責任,同時,也要不斷提高維修保養技能,保證井控設備運行穩定,為石油勘探工作高效高質、安全有序地開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