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揚
(遼寧飛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遼寧 錦州 12101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提高,對環境治理、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對城鎮污水治理重視度提高,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離綠色城鎮建設仍然存在差距。因此,在越來越嚴峻的形勢下,如何發揮人工濕地的優勢,如何構建生態城鎮,成為提升污水治理質量的關鍵。
傳統污水處理廠建設成本高,如,場地成本、機械設備成本、人力成本,處理工藝也比較復雜,并且產生有害化學成分的淤泥和廢渣,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相比之下,人工濕地具有絕對優勢,不僅建設成本低,只需耗費場地成本和管理成本,還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治理效果更佳明顯。同時,人工濕地污水處理以植物為主,這些植物可以凈化污水,又具備觀賞價值,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有利于促進城鎮健康發展。
相比污水處理廠的復雜工具、技術要求而言,人工濕地維護方法簡單,其主要依靠微生物自然植物的能力,管理人員只需定期收割水生植物,清理格柵池和隔油池,保障人工濕地生物環境,就能實現污水治理的目的。在這樣的模式下,無需過多的管理。同時,人工濕地服務周期較長,通常在10~15年,在達到服務期限后,只需清理填料床,就能再次投入污水治理服務中。由此可見,人工濕地的實用性高,管理維護簡便,對管理人員技術要求較低,非常適用于污水治理。
所謂城鎮污水,通常指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污水,如沖廁水、生活廢水等,這些污水有些排入地表河流,有些深入地下水,對水源水質造成了污染。目前,我國城鎮人口居住地分散,要統想一進行污水處理比較困難,這不僅增加了污水治理難度,影響污水處理效果,還不利于城鎮健康發展。同時,由于各地區城鎮人口量、經濟條件的差異,所產生的污水類型有所不同,污水治理方法存在差異,污水治理效果也千差萬別。例如,以農業生產生活為主的城鎮區域,污水類型主要包括農業污水、生活污水,而一些城鎮存在工廠區,所產生的污水有害化學物質。這樣的城鎮規劃格局,不僅增加了污水管道的建設工作,增加了污水治理成本,還達不到預期治理效果,不利于城鎮可持續發展。此外,目前城鎮污
水治理仍然采用傳統技術,污水處理工序復雜、效果不佳,根本滿足不了社會發展需求,甚至還影響了生態化建設進程。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凈化質量不佳的水源匯入河道、滲入地下河流,污染了生活水質,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健康。
(1)污水治理效果不達標。目前,大部分城鎮污水治理仍然采用傳統建廠模式,處理工藝和技術比較落后,污水治理效果不達標,導致一些污水廢渣處理不到位,造成了二次水污染。同時,污水治理廠成本消耗大,機械設備、人工資源都是需要經濟支撐,但是,這些機械設備有待更新,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局限,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嚴重影響了污水治理效果。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無法發揮污水處理廠的實際價值,改善城鎮水污染問題,還會增加城鎮經濟建設壓力,影響城鎮生活品質和健康。
(2)傳統污水治理工藝復雜。根據調查顯示,傳統污水治理以混合式排水體制為主,其污水處理工藝復雜煩瑣,忽視污水排放后期維護工作,無法保障污水治理質量。同時,城鎮污水排放管道缺乏長期性、科學性規劃,導致管道分布空間不合理,地下排水管道網錯綜復雜,這對污水治理工作來講非常不利。從污水治理工藝來看,由于城鎮經濟條件限制,缺乏專業的污水治理技術人才,再加上治理工藝過于傳統,治理效果不明顯,根本無法滿足城鎮建設要求。由此可見,采用人工濕地治理污水,簡化治理工藝和工序,是提升城鎮污水治理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污水治理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基質選擇是人工濕地建設的重點內容,也是影響人工濕地污水凈化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合理選擇濕地基質非常重要。基質作為人工濕地的濾料,其可以為濕地中的生物植被提供生長營養,保護其生長環境,還能有效過濾和凈化污水。因此,根據人工濕地類型的差異,合理選擇對應的基質,如:水平流濕地可選擇砂石基質;自由表面流濕地可選擇土壤基質等等,只有濕地類型與基質有效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凈化效果。同時,基于城鎮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在打造人工濕地和選擇基質時,還應該綜合考慮經濟、環境等因素,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盡量選擇高性價比、價格實惠的基質材料,避免造成過大的經濟消耗。例如,在打造潛流人工濕地時,其占地面積和工程量較大,所以在選擇基質材料時,可以選擇經濟實惠的細沙或碎瓦片,用于過濾污水中有機物,進而實現污水凈化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保障治理效果的基礎上,控制人工濕地建設成本,提高人工濕地的經濟效益,為城鎮建設發展提供支撐。
人工濕地植物種類繁多,不同植物類型所發揮的作用不同,但是,在人工濕地污水治理中,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比較常見,其中挺水植物的頻率最高、比重最大。首先,挺水植物的凈化作用。挺水植物具有體積大、根系發達、成活率高等特征,該類植物通常位于淺水區域或潮濕的岸邊,如香蒲、蘆葦等,這類型植物過濾效果明顯,且生長環境固定,可以有效固定濕地土壤,可以減少淤泥堵塞的問題。但是,在污水凈化作用方面,由于水量能力問題,導致其對磷元素和氮元素的吸收效果不佳,一定程度影響了污水凈化效果。其次,沉水植物的凈化作用。沉水植物主要生長在深水區域,扎根于濕地底部泥土,莖葉也侵沒在水中,代表性植物有金魚藻、茨藻科等。由于其莖葉位于水中,一旦濕地水質污染嚴重,水質透明度降低,沉水植物便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其耐污染性較低,所達到的水質凈化效果也較為局限。最后,浮水植物的凈化作用。顧名思義,浮水植物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其根系垂直于水中,常常依附于挺水植物生存。例如,鳳眼蓮就是浮水植物之一,其不僅具備觀賞價值,還可以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鳳眼蓮可以吸附水體中的磷、氮和重金屬元素,保護濕地水質生態環境,將其應用于城鎮污水治理效果明顯。由此可見,將人工濕地應用于城鎮污水治理中,吸收水中的代謝污染物、化學元素,充分發揮水生植物的凈化作用,為城鎮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保障。
人工濕地污水治理效果與濕地植物狀態息息相關,即綠植生長趨勢好、密度大,其污水凈化能力則越強,凈化效果越佳,反之,如果綠植生長勢態不佳,覆蓋率不達標,污水凈化效果也不明顯。因此,在人工濕地污水治理中,必須重視濕地植被管理工作,做好綠植養護、雜物清理工作,確保水體表面干凈,保持水體的透明度,保障沉水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例如,根據水生植物生長周期,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專業的管理人員,定期清理濕地環境、打撈壞死植物,疏通淤泥堵塞區域,確保基質過濾效果。
同時,為了保障濕地植物健康生長,在做好定期管理的基礎上,可以聘請植物培育技術人員,對水生植物進行養護,增加濕地植物品種,為污水凈化奠定基礎,也能提升人工濕地的實用價值。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保障人工濕地環境,提升植物的污水凈化效果,還能優化城鎮水質環境,促進城鎮健康發展。
總之,在綠色經濟環境下,打造生態化人工濕地,服務于城鎮污水治理工作,既可以優化城鎮綠化環境,又能解決污水治理問題。通過分析城鎮污水治理現狀,總結出合理選擇濕地基質、科學選擇濕地植被和加強濕地管理養護等策略,保障人工濕地的生態環境,對提升污水凈化效果非常有利,也能促進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