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提俊
(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務分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當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步步推進,對外開放的步伐正逐步加快。港口運輸以成為連接我國與其他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的重要紐帶,港口運輸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港口運輸業也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但隨著人們對港口運輸業關注程度的增加,港口運輸業存在的各種弊端與不足之處也逐漸浮現。本文將從港口機械設備為切入點,探討港口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解決措施。
現階段,隨著港口運輸業在我國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公司對港口的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對港口機械設備的損害情況。以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務分公司為例,近年來,設備維修和管理費在公司的各項支出中,占據非常大的比例,甚至一些設備因為工作人員缺乏維護和保養意識,增加額外支出。因此現階段關注港口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工作以成為港口運輸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港口機械設備管理機制和維修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作人員對港口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不重視。現階段,我國各港口企業主要以營利為主,因此各港口企業的管理層更關注生產經營,忽略了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工作。但港口機械設備能否正常運行與港口企業的經營和收入息息相關,一旦港口的機械設備出現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港口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生產。另一方面是維護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強。在工作人員對港口機械設備進行維修的過程中,因機械設備的復雜性,需要依據不同的情況,制定與之相對應的維修措施。但在實際檢修過程中,容易出現兩個錯誤。第一,分工不明確。檢修人員在實際檢修過程中,容易出現因分工不明確,出現重復檢修、遺漏檢修等情況,為檢修工作增加工作量。第二,缺乏長遠目光。在實際檢修過程中,部分港口企業缺乏長遠目光,只關注機械設備表面的問題,忽略保養問題。
港口機械設備在保養和維修方式落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因機械設備的特殊性,很難做到保養和維修。港口的機械設備相比較其他設備,具有大而笨重的特點,同時港口的機械設備又處于高強度、高損耗、高頻率的工作狀態中,維修人員很難在機械設備出現問題之前做到保養工作,同時極易出現保養和維修不及時的情況。第二,在機械設備保養和維修過程中,機械化程度不高。現階段港口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多為人工進行,沒有借助當下科學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機械設備保養和維修的過程中,輕改造,重修理。這一現象與當下港口企業的工作理念相關,當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或問題時,相關維修工作人員只是維修設備所出現的問題,忽略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工作。
港口設備的維修工作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港口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工作,一是對維修人員、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但現階段,因港口專業重視經濟利益的影響,對維修人員的管理工作不重視。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尚未建立人才激勵制度,對于優秀的維修人員,不能得到應有的薪資待遇,導致部分優秀員工因不公平的待遇另謀生路。二是缺乏對維修員工的培訓工作,維修員工在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機械設備也處于不斷發展中,但維修人員缺乏培訓,導致維修人員與機械維修不能同步。
受港口企業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和維修人員缺乏培訓工作的影響,導致港口企業的工作人員缺乏定期維護和保養機械設備的意識。這一現象直接影響維修人員的正常工作,比如維修人員只有在機械設備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會去維修,而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機械設備尚未出現故障之前進行維護和保養工作。
因港口運輸業的特殊性,當港口機械設備出現問題時,工作人員一般會在機械所停放位置直接維修。維修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下維修機械,容易受到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影響維修效果。
針對上述港口機械設備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和不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當前港口機械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的現狀。
港口企業在完善港口機械設備管理機制和維修機制過程中,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各企業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分工。在維修機械設備的過程中,可以讓不同的維修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避免重復維修和遺漏維修的情況,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進行設備精細化管理。設備的精細化管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特殊維護、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其中特殊維護主要由封存、換季以及磨合期三個方面的維護組成。不同方面的特殊維護,所維護的對象也不同。以封存為例,其維護對象主要是一些使用率不高的機械設備,工作人員可以將此類設備集中保養和維護;換季維護適用于換季時間點所更換的設備;磨合期維護的對象是新的機械設備,當使用新設備時,需要一定的磨合期。日常維護是指機械設備在不使用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維護工作,而不是在機械設備出現問題了,再去做維護和保養工作。定期維護是指根據機械設備的使用周期和頻率,定期對這些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港口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方式應該與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同步發展,因此在港口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工作中,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創新保養與維修方式。第一,制度科學合理的保養和維修方案,在機械的保養和維修工作中,摒棄傳統的低效的工作方法,發揮科技的力量,提高保養和維修工作的效率。第二,學習其他國家或地區先進的保養、維修方式,并結合當地機械設備的特點,創新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方式。
維修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呈正相關,隨著維修人員職業素養的提高,維修工作的開展亦會更加順利。因此,港口企業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以改善現階段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現狀。關于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可以從三方面開展:一是集中工作人員定期組織線下的理論知識和實操知識的培訓,工作人員經過理論培訓之后,制度相應的考核制度,以保障工作人員對理論知識培訓的掌握情況。二是借助互聯網、電視等渠道,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對維修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培訓。三是開展與機械培訓相關的競賽活動,激發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在港口設備的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對工作人員的管理,特別是缺乏人才激勵制度。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人才激勵機制,使得一些高素質的、專業的、技術過硬而經驗豐富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嚴重缺失[3]。因此想要改善現階段機械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還需要制定科學優質的人才激勵機制。所以港口企業可以通過制定獎罰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第一,對于高素質、專業的工作人員,提高其薪資待遇。第二,加強入職培訓,所有新入職的維修人員都需要通過考核,才可以上崗。第三,對于不積極、不作為的員工視情節嚴重性,采取對應的懲罰措施。
港口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多為露天進行,一旦遇到惡劣天氣,很難進行維修工作。針對這一現狀,港口企業可以通過改善機械設備的修理環境,為維修人員營造一個良好、安全的工作環境。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各港口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制度、人才制度以及維修方式等方面的問題與不足。現階段各港口企業已經發現這些問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去改善上述問題。但港口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工作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