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中心醫院,黑龍江 雙鴨山 155811
闌尾炎包括兩種類型,分別是慢性闌尾炎與急性闌尾炎,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1]。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方法治療闌尾炎。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方法,雖然可以將病灶切除,降低疾病復發率,但是術中出血量較多,創傷明顯,進而延緩了術后恢復速度,并發癥發生率高[2]。在醫學技術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腹腔鏡技術越來越高,其在闌尾炎疾病治療中應用效果明顯,可以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而且能夠減少住院時間[3]。本文主要針對腹腔鏡手術在該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簡單闡述,詳情如下。
1.1資料 本文所選80例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接收的闌尾炎患者,時間選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以隨機數字表法為基準分組,對照組(40例)中,有23例男,17例女;最小、最大年齡分別是21歲與73歲(56.47±3.65)歲;闌尾炎類型: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分別有20例與20例;觀察組(40例)中,有25例男,15例女;最小、最大年齡分別是23歲與72歲(56.53±3.59)歲;闌尾炎類型: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分別有22例與18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較小(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了研究同意書。
1.2方法
1.2.1對照組 開腹手術:麻醉狀態下,于右下部1/3位置作切口,將腹部切口后,吸出腹腔中的分泌物,同時對切口實施牽拉操作,明確闌尾位置,分離粘連組織,同時利用止血鉗固定闌尾根部,然后闌尾切除,處理闌尾殘端,沖洗、縫合、消毒腹腔,關閉腹腔。以患者實際狀況為依據,對引流管放置狀況進行判斷。完成手術后,予以抗生素。
1.2.2觀察組 腹腔鏡手術:全身麻醉后,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在肚臍上作切口,并放置腹腔鏡。然后在右腹位置作長度1cm左右的切口。同時在下腹麥氏點作切口,長度50mm左右,放置操作器械并對闌尾所在部位進行觀察,全面清理闌尾化膿感染的黏液,利用超聲刀處理闌尾系膜至闌尾根部,采用Hemlock夾閉闌尾根部,闌尾切除后放置到無菌標本袋中,切口縫合。術后,予以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準確記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與術中出血量。

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與術中出血量方面,對照組分別是(9.35±1.39)d、(58.05±3.19)min與(30.15±1.12)ml;觀察組分別是(6.18±1.15)d、(41.23±2.16)min與(15.63±2.65)ml,觀察組均比對照組少,差異顯著(t=11.257、27.613、31.919;P=0.000、0.000、0.000)。
闌尾炎疾病不僅發展速度快,且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闌尾周圍膿腫、闌尾炎穿孔等[4]。針對病情嚴重者,則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闌尾切除術是當前治療闌尾炎常用方法,開腹手術往往要求醫生具備熟練的操作方法,但是在腹腔鏡技術日益的背景下,腹腔鏡手術使用范圍越來越廣[5]。腹腔鏡手術不僅創傷小,而且術后恢復速度快,對于女性而言,符合其美觀程度。所以,深受女性的重視,而且針對年齡女性而言更受歡迎。其次利用腹腔鏡取出闌尾,能夠防止伴有炎癥的闌尾過多接觸切口,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而且對于術后恢復有利[6]。再次,腹腔鏡針對不明因素引起的急腹癥有助于診斷準確率提高,在腹腔內進行檢查,能夠減小對腹腔內器官與組織的影響,特別是闌尾類癌等[7]。相比于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疼痛較輕,且同樣合理控制腹腔粘連,降低手術多次牽拉,有效控制腹腔內感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實施過程中,具有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若闌尾位于盲腸后,增加了術中顯露難度。所以,需要幫助患者選取足高頭低體位;其次,若采用電凝方法無法有效止住闌尾系膜位置的儲蓄,所以需要結合生物夾夾閉[8]。再次,術中可能發生闌尾粘連,所以應加強對闌尾分離的重視。分離過程中,有效保護腸管,減小腸管損傷[9]。最后,若闌尾根部伴有壞疽,極易夾碎闌尾,所以需要準確判斷闌尾狀況。據有關資料顯示,開腹手術導致的并發癥與醫生的操作無明顯關聯,特別是經驗較少的醫生,同樣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更少,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闌尾炎臨床治療過程中,腹腔鏡手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而且能夠加快術后康復速度,減少手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