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闭憬『菔幸蛱?、因太湖而興、因太湖而美。近年來,太湖在湖州人民的治理和保護下,水質得到改善,湖面上不再有漂浮物,腐臭味也聞不到了。青山綠水令人們感到心曠神怡、神清氣爽。但是,人們也發現,在太湖的一些支流河段上,偶爾還會漂浮著一些垃圾,有些水域里藻類植物大量繁殖,致使河水變得不清轍。要想讓綠水青山常存,就要堅持長期對河流進行維護。為了幫助少先隊員們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明白大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各方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湖州市白雀學校成立了“白雀高飛實踐小隊”,由輔導員們帶領隊員們開展了一系列環保活動。

隊員們開展“保護母親河 爭做小河長”活動
太湖水位上漲更易導致藍藻進入河道,再加上河道內水生植物較少,水體自凈能力相對較弱,加強對直通太湖的大錢港的日常維護和整治勢在必行。了解到這些信息后,輔導員們帶領隊員們前往大錢港,開展了大錢港支流水質檢測和維護綜合實踐活動。
在學校的共建單位綠維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叔叔阿姨的幫助下,隊員們進行了COD(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含量和氨氮含量的檢測。他們先在大錢港兩岸的不同位置進行監測,發現COD 含量較低,證明該河流污染程度低。
氨氮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隊員們在大錢港兩岸的幾個地點進行了檢測,發現右岸水中的氨氮含量明顯比左岸的數值高。在觀察周邊環境后,隊員們看到距離右岸100 米左右有一個村莊,周邊都是良田,河岸邊還??恐恍O船。漁民們在岸邊洗衣做飯,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對此,隊員們大膽猜測:右岸水中的氨氮含量高,極有可能是因為船上漁民的生活污水和周邊農田的廢水排放所致。于是,隊員們將檢測數據報送了當地環保部門,請專業部門的叔叔阿姨繼續監督大錢港的水質,并進行應對處理。
隊員們在水質檢測中也發現:近幾年,大錢港的COD 指標正逐年呈下降趨勢,河水正變得越來越清澈,而這些都離不開家鄉人民的辛苦付出。

隊員們在河岸進行水質檢測
大錢港不僅是直通太湖的交通要道,而且是漁民休漁靠岸生活的地方。
為了調動更多隊員了解大錢港,并保護好它的積極性,“小河長”青少年護水計劃項目組專門為隊員們打造了一款屬于“小河長”的科技軟件——智慧“小河長”微程序。當隊員們打開“小河長”微程序后,就會自動定位到自己所在的河道,隊員們可以用手機拍攝河道的情況,上傳到微程序中,河道的情況就會被記錄下來。就這樣,隊員們上傳的數據可以逐漸形成精準的河道大數據,分管的河長、負責的環境公司就能獲得更多、更詳細的實時河道情況,及時對河道進行管理維護,實現智慧巡河。
為了保護“母親河”,減少氨氮的排放,隊員們還向周邊的居民發放倡議書,宣傳環保理念和節水小妙招。比如,在刷牙、洗臉等不需要水時,要及時關閉水龍頭;每天使用抽水馬桶時,注意節約用水;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就可以代替含有化學成分的洗潔精清除蔬菜上的殘存農藥;不使用含磷洗護品;不在河道內養鴨;不往河道內倒垃圾;少用農藥化肥,盡可能使用農家肥……
王雨涵是第一個參與水質檢測的隊員。她說:“完成水質檢測任務時,我有些緊張,因為每一個環節都決定著檢測的成敗。雖然只是拿瓶取水、吸入水樣,但動手后我才發現,這些步驟看著容易做著難。經過這次水質檢測實踐,我對水資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發現學好科學非常重要?!?/p>

隊員們為居民發放倡議書
隊員陳佳怡呼吁伙伴們:“只要我們人人都注意環境保護,從自己做起,不亂排、亂倒生活污水和垃圾,我相信過不了多久,大錢港將會成為湖州最亮麗的風景線?!?/p>
這些活動不僅讓隊員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而且激發了他們作為家鄉的小主人保護家鄉水資源,共建美麗太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