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弈菲,劉 馳
(西安工程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國畫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承載千年歷史,其中工筆細膩、寫意灑脫、花鳥賞心悅目、山水意境深遠,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理念和審美。宋代作為繪畫藝術史上國畫高度繁榮的時期[1],從藝術價值角度有一定的代表性。旗袍更是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2],是漢族、滿族、蒙古族服飾文化融合的產物,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結晶[3]。在探討旗袍設計過程中,學者們從款式角度分析旗袍衣袖造型[4]、旗袍的領型與開襟[5]等;從工藝角度分析蘇繡[2]、挑花[6]等工藝在旗袍上的應用;從圖案角度分析手繪圖案[3]、湘西民族圖案[7]、瑤族服飾圖案[8]等圖案在旗袍設計中的應用,但是對于極具文化底蘊的國畫圖案卻鮮有涉及。本文選用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國畫作品,將作品中的國畫圖案運用在旗袍設計中并對其進行感性心理調查與評價分析,可得出不同類型的圖案對用戶的感性心理的影響。
感性工學技術是一種運用工程技術手段來探討用戶感性心理與產品設計特性關系的方法[9],在產品設計時,通過將人們對產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表達,并與產品設計特征相關聯,實現在產品設計中體現用戶的感受,設計出符合用戶期望的產品。從感性評價角度,學者們對不同服裝款式,如針織服裝領型[10]、女式連體泳衣款式[11]、職業女襯衫袖型[12]等進行分析,從色彩角度對同款式條紋領帶配色[13]等進行分析,而針對不同圖案變化所進行的研究并不多,學者對明代青花紋樣[14]、明清龍鳳圖案[10]、針織服裝方格圖案[15]等進行研究,少有關于國畫圖案的感性評價的研究。
本文以旗袍為載體,研究不同宋代國畫圖案在旗袍設計中的應用,對各旗袍進行感性心理調查與評價分析,得出不同國畫圖案旗袍給消費者帶來的感性心理,以及每款旗袍的感性因子,將二者量化分析得出關聯性,可顯著提高設計效率,為旗袍設計師提供設計參考。
選取宋代國畫圖案作為感性評價對象,調查用戶對不同國畫圖案應用在旗袍設計上的感性心理,并分析不同種類國畫圖案與用戶感性心理的相關性。采用感性工學中的語義差異標尺設計問卷并展開調查,確定刺激圖樣本、感性形容詞對并制定李克特5級量表法調查問卷,通過調查結果獲取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該詞起源于漢代,主要包括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繪畫方式可分為寫意和工筆。在隋唐時期,繪畫隨經濟文化的發展快速發展日漸成熟,兩宋時期,繪畫又進一步成熟,更加繁榮,世俗生活畫開始出現,山水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基本奠定了國畫的基礎。本文選用宋代國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在宋代國畫中選出了17幅有代表性的國畫,并將其歸類為:①山水類:《宋人江帆山市卷》《寒林樓觀》《青山綠水頁》《虎溪三笑圖》;②植物類:《秋葵圖》《宋繡菊花廉(二)軸》《秋花圖頁》《桃枝棲雀圖頁》;③動物類:《烏桕文禽圖》《清溪晚牧圖》;④人物類:《冬日嬰戲圖》《卻座圖》《宋緙絲寶生如來軸》;⑤建筑類:《光明寺圖軸》《緙絲仙山圖》;⑥文字類:《新譯三藏圣教序 原刻(民國拓本)》《悼古戰場草書》。
通過Photoshop軟件對國畫進行去色處理,并將其應用到經典旗袍款式中,形成刺激圖并進行統一編號。17款宋代國畫圖案旗袍刺激圖見圖1,圖中旗袍編號01—17分別為《烏桕文禽圖》《清溪晚牧圖》《光明寺圖軸》《緙絲仙山圖》《冬日嬰戲圖》《卻座圖》《宋緙絲寶生如來軸》《虎溪三笑圖(蕭照)》《宋人江帆山市卷》《寒林樓觀》《青山綠水頁(荊浩)》《新譯三藏圣教序 原刻(民國拓本)》《悼古戰場草書(岳飛)》《秋葵圖(李大忠)》《宋繡菊花廉(二)軸》《桃枝棲雀圖頁》《秋花圖頁》。
圖1 17款宋代國畫圖案旗袍刺激圖
通過查閱服裝類書籍、雜志、文獻資料[2-8],訪談博物館工作人員、旗袍設計師及消費者,收集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旗袍的習慣性描述與評價,收集了大量形容詞對。通過與服裝感性工學方向專家討論及小組討論篩選總結出了14對出現頻率最高、最恰當的具有相反意義的形容詞對作為實驗所用的形容詞對。14對形容詞分別為:高貴的與質樸的、清新的與濃艷的、成熟的與少女的、奔放的與內斂的、時尚的與復古的、穩重的與活潑的、繁瑣的與簡潔的、個性的與大眾的、性感的與保守的、俗氣的與雅致的、休閑的與正式的、豪放的與溫婉的、端莊的與輕浮的、不喜歡的與喜歡的。其中,前13對感性形容詞對用于調查各旗袍帶給用戶的感性心理,不喜歡的與喜歡的用于調查用戶對各旗袍的主觀喜愛程度。
利用確定的14對感性形容詞,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法對每款刺激圖進行調查,感性心理得分分別用數字-2、-1、0、1、2表示。每組形容詞對分別位于標尺的兩端,0為標尺的中心點,表示“一般”,分數距0越遠表示感覺越強烈。如“高貴的與質樸的”,-2代表非常高貴,-1代表比較高貴,1代表比較質樸,2代表非常質樸。調查對象對每個刺激圖進行14對形容詞的感性評價,記錄得分。
選擇18~40歲的女性人群作為調查對象,這類用戶具有個性化的審美,是大多數旗袍服裝的對應消費群體。此次調查采用面對面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共發放問卷1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2份,回收率92.7%。 其中,按職業,35.46%為學生,20%為自由工作者,19.09%為事業單位工作者,13.64%為服務行業工作者,6.36%為公司職員,5.45%為家庭主婦。按地區,70.91%的調查對象位于西部地區,19.09%的調查對象位于東北地區,10%的調查對象位于東南沿海地區。
克隆巴赫α系數是最常用的信度檢測方法,運用SPSS進行信度分析,克隆巴赫α系數為0.922,結果大于0.8,證明問卷信度較好。
經問卷調查,每款旗袍共得到1 428個(102份問卷×14對感性形容詞)刺激圖評分,計算每款旗袍在每對感性形容詞下感性心理得分的平均值,作為刺激圖在該形容詞對下的得分,如01號旗袍在“端莊的與輕浮的”形容詞對下的得分為-1.18,則代表01號旗袍端莊的感覺強烈,得分為1.18。經過對各個刺激圖對應形容詞得分的計算,排序后取前三數值所對應的形容詞以代表刺激圖帶給人的主要感受。宋代國畫圖案旗袍的主要感性心理及得分見表1。
表1 各宋代國畫圖案旗袍的主要感性心理及得分
由表1可知,旗袍01、02的圖案(動物類國畫)呈現端莊、溫婉、成熟之感,旗袍03、04的圖案(建筑類國畫)呈現繁瑣、穩重之感,旗袍05~07的圖案(人物類國畫)呈現端莊、成熟之感,旗袍08~11的圖案(山水類國畫)呈現端莊、清新、成熟、穩重之感,旗袍12、13的圖案(文字類國畫)呈現個性之感,旗袍14、15、16、17的圖案(植物類國畫)呈現高貴、成熟、奔放之感。
將每款旗袍在“不喜歡的—喜歡的”形容詞對下的平均值作為衡量該旗袍受用戶喜愛程度的指標,如平均值為正,則表示該旗袍受用戶喜愛,平均值為負,則表示該旗袍不受用戶喜愛。如08號旗袍在該形容詞對下的得分為1.00,則代表08號旗袍非常受用戶喜愛,喜愛程度為1.00,07號旗袍在該形容詞對下的得分為-0.43,則代表07號旗袍不受用戶喜愛,不喜愛程度為0.43。各旗袍受用戶喜愛程度得分見表2。
表2 各旗袍受用戶喜愛程度得分
由表2可知,山水類圖案的旗袍最受用戶喜愛,植物類圖案的旗袍其次,人物類圖案的和建筑類圖案的旗袍較不受用戶喜愛。最受用戶喜愛的旗袍08、09、16號為山水類圖案的及植物類圖案的旗袍,均為自然景物,顏色較淡,圖案中含大面積留白。
雖然各旗袍使用的國畫圖案不盡相同,但仍有部分特征相同或相似,即不同國畫圖案能帶給人相同的感受,刺激圖的共同形容詞匯總結表見表3。將刺激圖與感性形容詞比對后,對其設計特征概括總結,同一形容詞下刺激圖不同特征匯總表見表4。
表3 刺激圖的共同形容詞匯總結表
表4 同一形容詞下刺激圖不同特征匯總表
由表3、4可知,不同感性形容詞對應不同種類的國畫圖案。例如端莊、成熟的風格多以自然景物圖案來體現,清新、雅致的風格多以山水圖案和大面積留白來體現。
13對形容詞分別體現不同的心理感受,各形容詞對之間也互有關聯,樣本感性形容詞相關性見表5。
由表5可知各個形容詞對的相關系數,表中絕對值大于0.5的數字表明對應的2組形容詞對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如時尚的與復古的詞對和奔放的與內斂的、活潑的與穩重的、性感的與保守的等詞對相關,說明偏向于奔放、活潑、性感的旗袍更加時尚,偏向于內斂、穩重、保守的旗袍更加復古;個性的與大眾的詞對與高貴的與質樸的、濃艷的與清新的、繁瑣的與簡潔的等詞對相關,說明偏向高貴、濃艷、繁瑣的旗袍更加個性,偏向質樸、清新、簡潔的旗袍更加大眾。
表5 樣本感性形容詞相關性
對形容詞對對應數據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可知變量間存在相關關系,KMO檢驗系數為0.711,大于0.5,Bartlett球形檢驗卡方值為261.456,自由度為78,P值為0.000,說明調查結果適合做因子分析。各因子累計因子貢獻率見表6。
表6 累計因子貢獻分析
由表6可知,有2個特征根值大于1的主因子,他們的累計貢獻率為80.599%,對因子解釋的損失較少,可涵蓋了宋代國畫圖案旗袍感性形容詞的大部分信息。為了解3個主因子的組成成分,采用最大方差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得到因子載荷量可以反應出變量與因子間的關系,其絕對值越大,對應變量與因子相關性越大,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見表7。
由表7可知,2個成分各自代表不同的形容詞組。成分1包含豪放、溫婉,奔放、內斂,清新、濃艷,俗氣、雅致,繁瑣、簡潔,高貴、質樸,端莊、輕浮,性感、保守,個性、大眾,成熟、少女10組詞對。成分2包含休閑、正式,穩重、活潑,時尚、復古3組詞對。根據2個成分對應形容詞組的含義,成分1、2可歸納為2個因子:氣質因子和復古因子。由此分析可知,用戶對旗袍的感性需求主要注重2個方面:一是旗袍圖案所體現的氣質感覺是趨向于濃艷、高貴、奔放還是清新、質樸、溫婉的感覺。二是旗袍圖案所體現的復古感覺是趨向于正式、穩重還是休閑、活潑的感覺。
表7 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
利用回歸分析得出因子得分系數,可得到感性因子與形容詞對之間的線性關系。因子得分系數矩陣表見表8。
表8 因子得分系數矩陣表
由表8可知,氣質因子與復古因子的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氣質因子得分=0.109X1+0.125X2+0.084X3+0.125X4+0.073X5-0.046X6+0.119X7+0.086X8+0.095X9+0.120X10+0.007X11+
0.127X12-0.108X13
復古因子得分=0.033X1+0.076X2+0.192X3-0.029X4-0.222X5+0.311X6+0.093X7+0.148X8-0.138X9+0.007X10+0.332X11+
0.005X12-0.087X13
式中:X1~X13為每款旗袍在13對形容詞對下的感性評價得分。
各旗袍因子得分見表9。將氣質因子作為x軸,復古因子作為y軸,繪制17款旗袍因子象限分布圖,各旗袍因子象限分布圖見圖2。
表9 各旗袍因子得分
圖2 各旗袍因子象限分布圖
由表9可知,17款旗袍可分為氣質型和復古型,即旗袍的主要情緒刺激因子以氣質因子和復古因子為主。氣質型旗袍包括氣質因子得分為正的14、15、16號旗袍、氣質因子得分為負的02、05、08、09、16號旗袍、復古型旗袍01、03、04、06、07、10、11、12、13號旗袍。各旗袍因子象限分布圖如圖2所示。對比各類型旗袍在圖案方面的共性,可得正氣質因子得分的氣質型旗袍有奔放、濃艷之感,主要為大面積花朵類圖案,花朵大而濃密。負氣質因子得分的氣質型旗袍有溫婉、清新之感,圖案類型包括動物類、人物類、山水類和植物類圖案,均包含大面積留白,留白部分普遍為領口處,圖案較小且分布分散。復古型旗袍圖案包括動物類、建筑類、人物類、山水類和文字類圖案,圖案均較密集繁瑣,帶有獨特復古花紋更能體現復古的感覺,如帶有宗教色彩的人物圖案,石碑文字圖案等,古建筑圖案也包含濃濃復古感。
不同感性因子主導的旗袍在用戶感受方面存在一定共性,決定性感性因子與用戶喜愛程度有對應關系。以氣質因子為主的氣質型旗袍非常受用戶喜愛,負氣質因子得分的氣質型旗袍尤其受用戶喜愛,以復古因子為主的復古型旗袍微受用戶喜愛,其喜愛程度主要取決于圖案類型。
不同圖案類型的國畫圖案在旗袍感受方面也存在一定共性,國畫圖案效果與用戶喜愛程度有對應關系。動物類國畫圖案給人一種質樸、溫婉的感受,用戶喜愛程度與動物種類相關,鳥雀類動物更受用戶喜愛,牛羊類動物的偏好不明顯。建筑類國畫圖案給人一種穩重、復古的感受,用戶偏好中立。日常人物類國畫給人一種穩重、雅致的感受,微受用戶喜愛。佛像類人物國畫圖案給人一種高貴、復古的感受,不受用戶喜愛。山水類國畫圖案普遍受用戶喜愛。其中,大面積留白類山水國畫圖案給人一種清新、雅致的感受,非常受用戶喜愛;細密山石類山水國畫圖案給人一種穩重、復古的感受,較受用戶喜愛。文字類國畫圖案給人一種穩重、復古的感受,微受用戶喜愛。植物類國畫圖案給人一種端莊、高貴的感受,較受用戶喜愛。
分析喜愛程度高的旗袍,可知,在旗袍設計的過程中,大面積留白的山水類國畫圖案和大面積留白的植物類國畫圖案是最受用戶所喜愛的,其次是繁瑣類山石圖案和濃艷類植物圖案。
同款旗袍樣式運用不同的國畫圖案可以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不同國畫圖案旗袍能夠表現出相同特征,通過語義差異分析法得出了同義形容詞下刺激圖的公共特征。
經過對形容詞的因子分析得出2個感性因子,氣質因子和復古因子。正得分氣質因子給人以端莊、高貴的感覺,負得分氣質因子給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覺;正得分復古因子給人以穩重、正式的感覺,負得分復古因子給人以休閑、活潑的感覺。
正氣質因子得分的氣質型旗袍主要為濃密植物圖案,較受用戶喜愛,負氣質因子得分的氣質型旗袍主要為包含大面積留白的山水、植物類圖案,非常受用戶喜愛。復古型旗袍微受用戶喜愛,喜愛程度與圖案類型相關。
動物類圖案在應用時,鳥雀類動物受用戶喜愛程度較高,山水類和植物類圖案應用時,使用上部或斜上部留白的構圖更受用戶喜愛,繁瑣類山石圖案和濃艷類植物圖案次之,建筑類、人物類、文字類圖案需謹慎使用。
本文通過感性工學研究方法,利用語義差異法,分析了不同類型宋代國畫圖案應用在旗袍設計中時對用戶感性心理的影響。研究得出,鳥雀類動物國畫圖案給人以穩重、溫婉的感覺,復古因子得分高;濃密植物類圖案給人以高貴、濃艷的感覺,正氣質因子得分高;大面積留白的植物類及山水類國畫圖案給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覺,負氣質因子得分高,以上圖案均受消費者喜愛程度高。建筑類、人物類、文字類國畫圖案普遍受消費者喜愛程度低,在旗袍設計時需謹慎使用。旗袍設計師在進行圖案設計時,可根據設計理念及目標用戶感受選擇恰當的國畫圖案進行使用,為旗袍設計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