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建 棟,汪 海,雷 玉 霞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長河壩水電站是大渡河干流規劃22級開發方案中的第10級,是大渡河干流的骨干電源點之一,已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的《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和四川省“十一五”重點建設電源項目。長河壩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境內,為大渡河干流水電梯級開發的第10級電站,工程區地處大渡河上游金湯河口以下約4~7 km河段上。電站是以單一發電為主的大型水庫電站,無航運、漂木、防洪、灌溉等綜合利用要求。工程為一等大(1)型工程,擋水、泄洪、引水及發電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為1級建筑物,永久性次要建筑物和臨時建筑物為3級建筑物。電站采用水庫大壩、首部式地下引水發電系統開發。電站總裝機容量2 600 MW,水庫正常蓄水位高程1 690 m,具有季調節能力。
長河壩電站壩體填筑土石量約為3 417.75萬m3,分為七個料種,采用多個料場進行供料。從成本和計量管理的角度出發,里邊存在許多的漏點,導致壩料的經營還處于比較粗獷的管理模式。如何有效地將這些漏點發掘出來,避免在經營管理中發生遺漏,是需要長期探討的問題。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在填筑施工中引入壩料核銷體系,對上壩料的出、進量進行核對,對不同的數據來源進行核對,定期召開討論會,尋找差異量的原因并形成文件,下發到各部門進行管理調整,將有助于提高計量和成本管理。[1]
2.1.1 過磅稱量數據的收集
地磅數據是原始單據,是運輸結算的依據,合理地確定各項名稱,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目前所有的過磅稱量都有完整的時間、裝料地點、卸料地點和運輸貨物名稱,但是,裝、卸料地點和貨物名稱的確定不是隨便為之的,須與合同中的項目名稱相對應(見表1)。只有嚴謹地確認每一個項目,過磅數據才能準確的反映出各家運輸單位的運距、每種上壩料的運輸狀態等信息。
在過磅數據準確性方面,要建立車輛運輸重

表1 大壩上壩料劃分一覽表
量的數據庫,根據車輛每月單車運輸重量的變化,建立一個車輛運輸噸位變化折線圖(見圖1),折線圖中要設立核定標準運輸量值、最大運輸量值和最小運輸量值。每臺車的車況不同,三個值的標準也不相同。這樣將每月的數據導入到數據庫中,就會出現偏度分布,如果分布圖中的峰度發生變化的范圍超過預設的變化區間,就需要對地磅進行標定或對車輛的皮重重新稱量,確保稱量數據的準確性。
2.1.2 測量數據收集

圖1 車輛運輸重量變化折線分布圖
測量是工程計量收方的重要環節,其數據的準確與否,對工程計量和經營造價的準確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壩各種上壩料月填筑量在106m3左右,加上料場各種料的開挖,選擇不同的收方方法會直接影響到數據的精確性。
2.1.2.1 壩面收方
壩面收方定于每月的20號上午。由于壩面上、下游跨度較大,壩面回填地形測量工作比較艱巨,并且,大壩時刻都處于回填中。所以,為了使核銷數據更精確,測量隊每次都投入三臺GPS接收機和兩臺全站儀在短時間內測量出回填區域的地形數據。在工程量的計算過程中,為更精確地計算出心墻區域的高塑性黏土與岸坡過渡料的工程量,心墻和岸坡過渡料部位采用平切法其他部位用斷面法的計量方法(見圖2)。
2.1.2.2 料場收方

圖2 平切法計量方式
料場收方地形復雜、高差大,所以在工程量的計算過程中選擇了斷面法計量(見圖3)。斷面法的優點在于能借助測量剖面表現料場不同部位的形態和構造,通過計算挖方的斷面面積,然后根據填開挖面的面積計算開挖方量,采用具有較高精度的辛普生法計算,精度較高。

圖3 斷面法計量方式
2.1.3 內部轉運量數據收集
內部轉運的形成主要根據上壩填筑強度,天氣變化、道路運輸等因素的影響,提前在規劃場地備存上壩料,這部分料的計量主要依靠車數統計。由于車輛大小不同,運輸噸位也不同,雖然有車數,但依靠平均噸位推算出來的數據精度出入較大。采用固定車輛,計算每臺車的斗容,并對備存料的堆積密度進行檢測,這樣,在進行記車數時,分別記錄車輛的拉運車次,就可通過質量計算得出比較準確的重量數據。
核銷計算對進、出之間的比對。進是指運到壩面上經過攤鋪碾壓后的填筑量(見表3),出是指從各料場運到地磅經過稱量的量(見表2)。通過密度的換算,將兩種量換算成一個單位,在進行減法的計算,結果會出現正負差(見表4)。如果正負差值較大,說明其中有一個數據出現了計量上的缺陷。

表2 稱量數據和內轉量計算表

表3 測量數據計算表

表4 核銷計算一覽表
問題分析是從枯燥無味的數據中找出存在的缺陷,并及時制定各種措施解決這些問題,達到核銷本來的目的。經過大量數據比對的結果中出現大于5%的偏差,說明在核銷數據中至少有一個數據在計算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在核銷體系中,會議討論是關鍵一環,通過召集相關部門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從數據收集的過程到現場施工情況進行逐步地分析,發現被忽略的計算點,找到問題的癥結。[2]
表4反映出某次核銷結果出現幾個較大的偏差:
(1)過渡料過磅稱量數據大于測量收方數據;
(2)堆石料過磅稱量數據小于測量收方數據;
(3)反濾料1過磅稱量數據大于測量數據;
(4)反濾料2過磅數據小于測量收方數據。
偏差原的因:
(1)過渡料摻配的配比發生變化,密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在核銷時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導致過渡料由噸位換算方量時出現偏差;
(2)測量收方按設計輪廓線收方,而實際填筑過程中邊線控制不到位造成欠填或超填,尤其是反濾料1和反濾料2在填筑施工時特別突出;
(3)現場管理與地磅房信息溝通不及時,出現把壩料A當成壩料B的情況,造成計量數據不準確;
(4)測量收方的范圍與稱重數據統計范圍不一致,導致堆石數據核銷出現偏差;
(5)現場內轉量車數統計不夠精細,同種料轉運至不同部位的車數沒有進行區分。
找出了偏差原因,下一步就需對癥下藥,逐條制定解決措施。[3]
(1)在現場施工中加強反濾料攤鋪邊線的控制,降低由于攤鋪邊線不均勻導致的偏差的可能性。對于其他壩料的攤鋪質量也要做到精細化控制。
(2)心墻區反濾料、高塑性黏土和礫石土相對高值的材料,在進行壩面收方時,要增加測量點的密度,保證收方數據的準確。
(3)制定現場內轉壩料車數統計專用表格,能明確區分內轉壩料名稱,轉運地點和使用部位。
(4)形成壩料上壩前的聯系體制。壩料由在料場運輸時,現場管理員須通知地磅房計量員運輸哪種上壩料、用于何處;而地磅計量員則按照通知情況,在電腦稱重軟件設置好記錄信息。這樣,就會消除由于溝通不及時造成的統計誤差。
(5)工程部、經營部、測量隊和計量部要在每次核銷前就本次核銷的范圍、時間等進行溝通,達成一致意見。這樣,在核銷時就不會出現范圍、時間上的誤差。
將解決措施以文件的形式下發至相關的部門,作為下一次核銷時間段內現場施工、質量管理、測量收方和過磅稱量所需要改進和注意的參考,以提高壩料核銷的準確度,大幅度降低由上述問題所引起的核銷偏差(見表5)。[4]

表5 經過問題解決后的核銷一覽表
壩料核銷并不是死板硬套就能夠進行使用的,要通過制定一些規則才能夠對壩料的經營管理發揮作用。每個工程的特點不一樣,壩料核銷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2.5.1 明確參與部門及其職能
在計量管理中,切忌“多點管理”,所謂多點管理就是指管理部門較多,職能劃分不清,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會造成數據收集的混亂。所以,要確定參與壩料核銷的部門,明確各部門應當提供什么數據,由誰來具體進行負責。
2.5.2 加強時效性
壩料核銷的目的是尋找管理中的不足,為下一個工作計劃提供改進參考。所以核銷要有明確的時間要求,要在制定下一個工作計劃前出具核銷結果。
2.5.3 加強時間的統一性
由于需要多種數據,所以在數據收集的起始時間和截止時間都要有明確的規定。這樣,才能保證各種數據的核對具有實際意義。
2.5.4 保證數據的精確性
任何部門提供的數據都要保證精確性,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壩料核銷最終結果的有效性。
長河壩電站為300 m級土石壩,筑壩材料多達七種,采用多個料場、多條運輸路線進行供料,如何精準進行對上、對下的計量,成為項目成本管控的重點工作。為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長河壩電站引入了壩料核銷體系,從上壩料的一進一出的數據進行對比核算,找出在實際施工中或是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供堅實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