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玨
(湖北工程學院 音樂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管樂藝術的廣泛普及,銅管樂器藝術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銅管樂器的演奏技術空前發展,銅管樂器制作技術也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有關銅管樂器藝術的理論研究也受到了許多學者的關注,學者們從各自擅長和關注的領域對銅管樂器藝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豐富了我國銅管樂器藝術理論研究的成果,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銅管樂器藝術的發展。但是,這一類研究大多都局限在演奏技法、技巧、樂器發展簡史、演奏家介紹、作品分析、樂器教育教學、表演形式以及樂器制作與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也存在選題不新、研究不深、重復勞動等問題,從人文角度對銅管樂器藝術進行研究還未引起學者們的關注,銅管樂器藝術的功能研究亦是一片空白。
當前,對于樂器藝術的研究不斷涌現出新的視角,從人文角度對樂器藝術進行跨學科研究已逐漸成為樂器藝術研究的學術前沿。樂器演奏能體現演奏者和聽眾的性別和身份;樂器演奏在音樂文化活動的象征意義、樂器的形制所蘊含人的觀念、樂器的組合體現社會經濟文化結構等問題已逐步成為學者們新的研究方向。
銅管樂器藝術在我國被如此廣泛的運用,除了其獨特的音色,豐富的表現力外,在各項音樂文化活動中被賦予的多重功能是其被廣泛使用的前提。因此,以中國銅管樂器藝術為對象,從全新的人文角度對其進行研究,進而揭示其背后蘊含的文化信息,闡釋其被賦予的多重功能就具有了積極的意義。
發音奏樂是樂器區別于一般器物的標志,現代銅管樂器一般都可以達到四個或五個八度十二音俱全的寬廣音域;常用的銅管樂器又有作為高音聲部的小號、中音聲部的圓號、次中音聲部的長號、低音聲部的大號,聲部配備齊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銅管樂器形成了單吐、強吐、軟吐、雙吐、三吐、花舌、滑音、唇連音、顫音、循環呼吸、阻塞音等多種演奏技法,每種技法均能奏出不同的聲音效果,再加之弱音器的使用,使銅管樂器的音色變得豐富多彩,將小號的活塞按至半開放狀態,通過氣息和嘴唇的配合,能模仿馬的叫聲,將長號的滑音與花舌相配合還能模仿機動車的聲音。
因此,我們可以夸張而自信地說,銅管樂器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精湛的發音奏樂功能。發音奏樂功能是銅管樂器藝術被人們賦予其他功能的前提。
銅管樂器藝術作為起源于西方的樂器種類,自鴉片戰爭以后,跟隨西方列強的侵略步伐傳入我國,通過西方列強的殖民行為,將西方音樂文化傳入了我國,銅管樂器藝術在其中作為傳播的媒介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播功能。
銅管樂器藝術自傳入我國以后,由最初外國人演奏外國曲目到中國人學習演奏外國作品,到中國人演奏中國樂曲,再到當今銅管樂器藝術在我國風靡,學習銅管樂器藝術的愛好者越來越多,甚至在我國一些重大的國家儀式中也使用銅管樂器藝術來塑造某種莊嚴神圣的氣氛,彰顯某種崇高的民族品質,證明作為西方音樂文化的銅管樂器藝術已完全融入了我國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已完全被屬于異文化圈的我國人民所認同。
銅管樂器屬于唇振氣鳴樂器,在早期用獸角制成,后來逐漸被改良使用銅質金屬管材制作而被稱為銅管樂器,由于通體為銅質金屬材料制成,使得銅管樂器具有金屬質感的音色、聲音集中、發音穩定的特點,再加上銅管樂器特有的喇叭口設計,更加擴大了聲音,使銅管樂器幾乎成為音量最大且能將聲音傳得最遠的樂器,于是銅管樂器成為了指揮軍隊進退的軟武器。1900年爆發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外國侵略軍占領北京后進行了燒殺擄掠,相傳有一隊外國侵略軍正準備進入一處民房劫掠,正好被當時赫德樂隊的一名小號手看到了,該號手靈機一動,奏起侵略軍的撤退號,使民房中的百姓成功獲救,正是運用了銅管樂器藝術信息傳遞功能智退敵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的司號制度主要包括起床號、出操號、收操號、開飯號等21種標準號譜,通過司號員吹奏軍號或播放軍號的音頻在軍隊日常事務中傳遞相關指令。
銅管樂器作為軍樂隊中的固定編制樂器,在西方列強屢次侵華戰爭中,軍樂隊都隨著外國侵略軍的步伐,為軍隊服務,在戰爭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人民軍隊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戰勝了封建軍閥、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在無數次戰斗中只要“沖鋒號”一響,全軍出動進攻,可以說“沖鋒號”是人民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法寶,更是人民軍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具體體現。
中國人民解放軍2018年恢復司號制度,除了體現傳達軍隊指令、強化軍隊管理、豐富軍營文化生活等軍事功能以外,更具有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增強人民國防意識的教化功能。
音樂具有普遍的娛樂性,銅管樂器藝術的娛樂功能是其最為基礎的功能之一,銅管樂器藝術隨著西方列強的侵華進入中國,并在租界內成為了飛地音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被運用于外國人舞會等娛樂活動中。在民國時期上海的歌舞廳盛行,銅管樂器藝術被運用于其中,成為民國時期上層社會娛樂消遣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內地歌舞廳蓬勃發展,其中幾乎所有音樂都為現場樂隊演奏,銅管樂器則是現場樂隊中重要的樂器之一,經常用來演奏主旋律聲部,成為民間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上臺接受習近平總書記頒獎時,由六支小號演奏高亢的曲調,在最高規格的國家授獎儀式中將銅管樂器藝術運用于頒獎時演奏,象征著獲獎者崇高的榮譽,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科學、尊重知識、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2020年,中國經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戰略成果,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中,當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時由六支小號演奏出高亢的曲調,象征著獲獎者的崇高的榮譽,更彰顯了中華民族以人為本、重視生命、崇尚科學、剛健有為的高尚品質。
在民間有一些婚喪習俗講究大排場,排場越大,預示操辦者地位越高、婚姻越幸福、子孫越孝敬。因此在某些民間婚喪活動中再現了“以巨為美、以眾為觀”的審美觀,在此觀念下,銅管樂器藝術在民間婚喪儀式中被廣泛運用,以彰顯身份、塑造氣氛、抒發情感、表達孝道、寄托哀思。
筆者多年從事銅管樂器的演奏教學,在自己的婚禮儀式上,在新郎走近新娘的過程中,用長號獨奏《你鼓舞了我》來進行愛的宣誓和表白,在新人攜手走紅毯時用長號四重奏演奏《婚禮進行曲》。通過自身的體驗與現場效果的反饋,使用銅管樂器現場演奏進行情感表達,具有效果極佳、感人至深,用銅管樂器現場演奏《婚禮進行曲》使婚禮氣氛更加莊嚴,使愛情的神圣感和純潔性更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其中也包括銅管樂器藝術的學術交流,我國一些藝術院校會不定期邀請一些外國優秀銅管樂器演奏家來華舉辦音樂會和大師課,通過音樂會和大師課,銅管樂器藝術作為文化交流的媒介,增進了中外銅管樂器藝術文化的互動,開闊了雙方的文化視野,加深了國際間的友誼。在國內不同藝術院校之間,銅管樂器藝術同樣被作為文化交流的媒介,增進了校際間的互動與友誼。
在很多銅管樂器藝術學術交流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樂器商為學術交流活動提供資金贊助,并將其生產或銷售的樂器產品提供給銅管樂器藝術家使用,以達到推介樂器產品的商業目的,因此,銅管樂器也被賦予了商業經濟功能,被作為一種商業產品進行推介銷售,從而產生了經濟價值。
隨著素質教育和三全育人等理念的提出,藝術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逐步開展起來,在這其中管樂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中普及最廣、成效最為顯著的藝術形式之一,銅管樂器藝術作為管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許多重點高校、重點中學紛紛舉辦高水平藝術團,招收具有較高銅管樂器演奏技能的藝術特長生,部分學校還在招生政策中明確提出藝術特長生優先錄取甚至降分錄取等優惠政策,銅管樂器藝術成為具有較高演奏技能藝術特長生的升學輔助工具。
21世紀以來,基于繁榮軍營、警營文化或其他方面的需要,軍隊、公安系統紛紛組建管樂藝術團,在人才招聘中專門設置銅管樂器藝術專業的崗位,筆者有很多銅管樂器演奏專業的同學通過這種招聘考試進入廣州市公安局、深圳邊防武警支隊、湖南警察學院等單位工作,銅管樂器藝術成為輔助他們就業的工具。銅管樂器藝術被賦予的升學就業輔助功能體現了社會文化制度的主要特點,也反映出寬松、包容、開放的社會文化制度更加適合音樂文化的發展。
銅管樂器藝術在我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已得到了非常廣泛的運用,銅管樂器藝術在相關音樂活動中被賦予的功能絕不僅限于以上所述,比如審美功能以上就未提及。在所有音樂活動中,銅管樂器藝術被賦予的功能絕非單一的,而是多樣化的,故本文稱之為中國銅管樂器藝術的多重功能研究。
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銅管樂器藝術的是“人”,參與銅管樂器藝術相關音樂活動的也是“人”,在音樂活動中享用銅管樂器藝術的還是“人”,因此,“人”是銅管樂器藝術存在和發展的前提,銅管樂器藝術不可能脫離“人”而單獨存在,銅管樂器藝術的所有功能實際上都是“人”所賦予的,脫離了“人”銅管樂器藝術的一切功能便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