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剛
(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館,云南 昭通 657000)
隨著我國公共服務體系的健全與完善,也不斷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個性化的文化活動,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通過對于公共文化資源的合理利用,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建設,不僅能夠充實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還能夠提高社會總體文化水平和精神境界,有助于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
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群眾文化。群眾文化建設能夠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符合當今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需求。群眾文化面向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帶有社會性和公眾性,這種類型的文化活動具有較高的群眾參與度,而且文化服務具有更好的效果。而且由于室內場地的限制,一般都在室外開展公共文化活動,因此,這種開放式的室外場地也有利于對于各方社會力量的調動,支持公共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時也能夠讓公共文化設施,具有更高的利用率,帶動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發展。
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可以面向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保障人們的文化權益,在最大程度上,讓人們能夠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以滿足自身的文化需要。作為公共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發展,也進一步對于服務體系進行了優化和充實,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內容和形式的公共服務,推動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健全和完善。
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設施和條件的基礎上,開展群眾文化建設,這也實現了對于公共服務的二次利用。群眾文化活動的進行能夠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共服務水平,同時還能夠在各式的群眾活動中,進一步對于群眾文化的表現形式以及公共服務資源和設施利用情況,作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不斷完善和強化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確保各類文化設施都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對于社會文化發展進程起到促進和輔助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但是在持續推進的過程中依然存在部分問題。
首先,人民群眾的群眾文化建設意識不足。現階段,大多數的群眾都會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活動中,但是他們并沒有對于文化建設的深入理解和主動參與的意識。而且對于群眾文化的參與,往往更重視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對文化活動作用的了解,這也使得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其次,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和組織的負責人員,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有待加強。大多數的管理人員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在全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之下,以往落后的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適應現如今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這也會對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諸多的限制。而且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采用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沒有將現存的各種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有效利用起來,這也使得群眾對于文化活動失去參與的熱情和興趣,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最后,個別地方政府并未重視群眾文化建設的推進,各項活動的開展力度不夠,使得政府在其中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并未完全發揮出來,群眾也無法感受到文化建設所帶來的作用和成效。這也就降低了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的效率,阻礙社會文化活動的發展。因此,對于現階段的政府相關部門以及文化管理人員來說,也要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背景之下加快對于群眾文化體制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文化素質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現階段的人們對于群眾文化活動,有了全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下的現代社會發展理念中,社會的發展基礎和進步保障就是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在社會發展與建設過程中,群眾文化活動屬于其中的重要組織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背景之下,需要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加快建設群眾文化活動,政府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建立健全群眾文化活動體制,發揮出群眾文化以及社會文化的領導和組織作用,牢牢把握住群眾文化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群眾文化建設能夠支撐社會進步,為民族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根基。在我國,群眾文化活動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蘊含著各個階段的文化特點和精髓。因此從我國的群眾文化的持續建設中,也是對于我國特有的文化傳承的體現。政府部門要積極引導群眾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加快實現文化體系的健全,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揮重要的力量。另外,還要進一步完善群眾文化管理體制,并且對于管理人員做出正確的引導,提高他們對管理體制建設的參與度。現階段,群眾文化建設流于形式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群眾的文化建設意識淡薄,而且在實際的建設實踐中,很少有實質性的內容。因此要進一步健全群眾文化體制,并且在其中引入現代化的理念和文化建設模式,在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豐富和充實群眾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建立起趨于完善的現代群眾文化建設的管理體制。另外,政府還要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舉辦民間性質的群眾活動,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對于一些民間的文藝匯演、文娛活動或者體育項目競賽等,要通過相應的政策和經費補貼,保障其能夠順利進行。與此同時,政府對于這些節目還要做好審核工作,確保其內容能夠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的主流思想,并且對于一些不妥當的內容,要及時整改或者取締,保證能夠展現在群眾眼前的文化活動,整體基調都是積極向上的,摒棄一些消極的、不健康的內容。要在政府的引導和幫助之下,不斷優化和改進群眾文化,推動其朝規范化方向發展,符合當前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需要,讓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具有更深遠的影響,推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
首先,要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而且所開展的群眾文化要能夠結合群眾當前的文化需求特點,符合群眾的文化需要,而且要具有大眾性和普適性,讓廣大人們群眾都能夠參與到其中。比如,可以舉辦一些群眾的體育運動,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帶動全民的參與,不斷豐富活動形式和內容,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充分利用起來,通過體育運動,讓人們對于群眾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會。另外,也可以組織群眾在室外露天的場地上,集體觀看電影,所選擇的電影可以是一些經典佳片,或者是時下的流行電影,讓群眾接受到更加多元的文化,體會到文化的特色和差異,進而實現群眾文化建設意識的提高。
其次,要發揮文化活動中心的作用,將其充分利用起來,組織群眾到文化活動中心中,進行文化知識的了解和學習,接受文化氛圍的熏陶。可以定期在文化活動中心舉辦文化講座,為群眾科普文化的內涵和文化建設的相關要求,促進群眾思想的轉變,提高群眾文化的建設效率。另外,還可以在進行一些文藝匯演活動的開展,設定一定的文化主題,發動群眾圍繞中心主題,進行各種形式節目的準備,可以是舞蹈、歌曲或者朗誦,通過對于演出節目的表演和排練,也能夠增進群眾的文化建設意識的培養。
最后,要將社區內的活動室、廣告欄以及附近的圖書館等設施充分利用起來,帶動群眾對于各項文娛互動的參與,在其中了解群眾文化,通過實際的文化實踐,來加深對于群眾文化的認識和體會。
管理人員要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選擇多種類型的文化活動,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從而能夠提高群眾的素質水平,豐富他們的精神境界,培養群眾的文化自覺意識,對于群眾作出積極的引導,讓其能夠樹立更加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帶動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參與,進一步激發民眾的文創活力。對于參與文化活動建設的管理人員來說,也要定期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群眾文化活動,比如說文化競賽、文藝匯演等,讓群眾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提高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參與度。這樣就能夠讓群眾對于文化活動,具有更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
另外,管理人員也可以將我國傳統節日利用起來,在這些節日中,利用其特有的節日特色,舉辦各種帶有文化民俗風味的群眾活動,比如說賽龍舟、猜燈謎、拋繡球等,通過這種趣味十足的活動,也能夠強化群眾對于文化的認同感,豐富文化建設內容,而且這些節日一般都是法定假日,群眾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提高了活動的參與度,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由于管理人員在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文化素養水平,豐富他們的文化學識,并且不斷地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文化建設的內涵。而且管理人員不僅要有文化知識儲備,而且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才藝,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交際技巧,樹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為了提高管理人員整體的素質,也要加強對其進行的專業培訓,為管理人員提供一些進修的課程,或者定期進行研討會的召開,提升他們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完善群眾文化活動建設。
綜上所述,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對于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因此就要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背景下,加大對于群眾文化的建設力度,讓群眾文化能夠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不斷豐富群眾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