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福 薛建亭
單縣中心醫院,菏澤 274300
鼻咽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相關數據顯示,該疾病全球每年新增病例約有8.6 萬人次,以上病例中有接近80%的患者來自我國,且多集中于華南地區[1]。同時研究表明,該疾病好發于男性,男女患者比例約為3∶1。鼻咽癌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障礙、頭部不適等,相關特征無特異性,因此約有7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處于晚期,從而出現治療難度大且預后較差的問題[2]。鼻咽癌放射治療時對藥物敏感度較高,放療屬于該疾病的主要救治手段,但是單純放療治療鼻咽癌的5年存活率僅為15%~45%[3]。因此,如何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晚期轉移率一直屬于熱門研究話題。有研究認為,誘導化療對于遠處微小病灶的消除具有積極作用。本文旨在探討以長春瑞濱聯合順鉑誘導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應用于鼻咽癌臨床治療的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5 月至2017 年4 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62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分配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 例。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會批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納入標準:⑴按照WHO 標準及細胞學檢測結果確診為鼻咽癌患者;⑵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均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⑶入組前未進行相關手術、化療及放療等治療手段。排除標準:⑴合并嚴重肝、腎、心臟等重要器官質變性疾病;⑵合并神經系統疾病、造血障礙相關疾病;⑶合并化療禁忌證;⑷預計生存時間低于6個月。
1.2 方法
1.2.1 誘導化療 對照組采用多西他賽(生產廠家:上海創諾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540)+順鉑(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1362)治療,于治療第1天靜脈滴注多西他賽75 mg/m2,第1~3 天靜脈滴注順鉑25 mg/m2。觀察組采用長春瑞濱[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078]+順鉑治療,于治療第1 天及第8 天分別靜脈滴注長春瑞濱25 mg/m2,第1~3 天均靜脈滴注順鉑25 mg/m2。誘導期間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并根據患者病情給予止吐等治療。誘導化療周期為2 個周期,21 d 為1 個周期。于誘導化療結束3周后開始同期放化療。
1.2.2 同期化療 對照組于第1 天靜脈滴注多西他賽75 mg/m2,第1~3 天靜脈滴注順鉑25 mg/m2。觀察組于第1 天和第8 天分別靜脈滴注長春瑞濱25 mg/m2,第1~3 天靜脈滴注順鉑25 mg/m2。1個治療周期為21 d。
1.2.3 同期調強放療 開始放療前需對患者進行CT及MRI 檢查,放療過程中進行常規分割,2 Gy/次,每天1 次即可,1 周連續5 d 休息2 d,實際病灶部位進行調強放療的計量為2 Gy/次,共需進行36~38次。對于存在局部殘留現象的患者加量5 Gy。
1.3 觀察指標 ⑴近期治療有效率:以RECIST 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為依據,癥狀緩解且實際病灶完全消失,無新發病灶為完全緩解(CR);癥狀好轉且實際病灶縮小程度高于30%為部分緩解(PR);實際病灶縮小程度低于30%為病情穩定(SD);出現新病灶為疾病進展(PD)。⑵不良反應:由護理人員記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癥狀。⑶VEGF 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液樣本10 ml 并進行離心處理,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患者VEGF 及TGF-β1水平進行檢測。⑷3年存活率: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為期長達3年的隨訪,頻率為3個月1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本次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近期治療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近期治療有效率為74.2%,低于觀察組的90.3%(P<0.05),具體見表2。
2.2 兩組同步放化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黏膜炎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均P<0.05),見表3。
2.3 兩組VEGF及TGF-β1水平比較 觀察組VEGF及TGF-β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近期治療有效率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基線資料比較(n=31)

表3 兩組同步放化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n=31,例)
表4 兩組VEGF及TGF-β1水平比較()

表4 兩組VEGF及TGF-β1水平比較()
2.4 兩組3 年存活率比較 對照組3 年存活率為38.7%,低于觀察組的58.1%(P<0.05),見表5。

表5 兩組3年存活率比較[n(%)]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30 歲屬于鼻咽癌的發病上升期,50~60 歲發展為高峰期[4]。鼻咽癌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根據病因主要分為遺傳因素、外在環境因素等,家族有遺傳史或者廣東、福建地區的患者所占比例較大,分析原因可能與其飲食習慣有關[5]。大部分鼻咽癌分化程度較低,給予放療治療早期預后良好,但是對于部分晚期患者單純放療療效較差,需進行包括放化療在內的綜合治療。有研究數據顯示,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治療后其存活時間可由5~8個月延長至8~12個月,同時瘤體可延緩發展[6]。
誘導化療即于放射治療前對患者進行藥物輔助治療起到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同時通過前期藥物干預對患者血供進行改善從而提高放射治療的敏感性,起到提高近遠期療效的目的。多西他賽聯合順鉑誘導化療是使用率較高的鼻咽癌化療方案,但是該方案對患者口腔黏膜造成的負性影響較大,導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其藥物耐受性較低,對臨床有效性及患者治療依從性造成較大影響,并且對患者生存時間無較大提升作用。
近年來,齊斌等[7]研究認為,長春瑞濱聯合順鉑誘導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對近期療效及遠期存活時間均有提升作用;分析原因為:長春瑞濱屬于第3 代化療藥物,是半合成的吲哚化合物,歸類于長春堿類抗癌藥物,其作用機制為藥物起效后對患者微管蛋白合成起到阻礙作用,通過減少微管合成達到促進細胞周期停止分裂的目的,從而起到阻礙患者體內相關癌細胞復制的作用,其抗癌活性較高且抗癌譜廣[8]。有研究報道,長春瑞濱聯合順鉑治療鼻咽癌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近期治療有效率及3 年存活率均高于對照組,與蔡祥[9]研究結果相符。
VEGF 是檢測鼻咽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該因子具有高度特異性,其水平提示患者血管通透性及血管內皮細胞的遷移等,水平越高患者預后水平越差。癌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為轉移。TGF-β1對體內調節細胞的生長及分化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EGF及TGF-β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該結果提示長春瑞濱聯合順鉑誘導化療方案可有效降低VEGF 及TGF-β1水平,從而對腫瘤血管的生長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TGF-β1水平對患者免疫系統具有較強的影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水平越高,患者VEGF水平越高,不利于腫瘤血管生成的抑制[10]。
同時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于對照組,說明誘導化療對患者身體損害較小,分析原因可能為長春瑞濱對患者血液學毒性及黏膜損害較小。
綜上所述,將長春瑞濱與順鉑聯合誘導化療方案應用于鼻咽癌臨床治療中優勢明顯,不僅對患者近期療效及遠期存活率有積極意義,同時不良反應少,患者藥物耐受性較高,具有進一步推廣使用的價值。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