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庚 王峰 董家橋
天藍、地綠、水清、村美、人精神……如今,章丘大地正呈現著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可喜變化,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全面小康底色成色、人民群眾根本福祉、農村社會文明和諧。章丘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突破,從村莊清潔、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等方面著眼,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截至2020年10月底,章丘農村無害化戶用廁所普及率達到91.23%,農村垃圾治理率達到10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8%以上,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95.52%,農村污水治理成效顯著;官莊街道“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經驗在全省推廣。
人居環境煥發新氣象
自2018年開始,官莊街道從群眾最需最期盼的環境、吃水、出行等問題入手,走出了一條街道出物資、村支部牽頭、黨員群眾義務出工的解民憂惠民生的新路子。“在2019年基礎上,2020年又集中解決了17個村安全吃水和21個村背街小巷硬化提升工程,群眾期盼多年的吃水、出行問題徹底得到解決。”官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街道35萬平方米的道路硬化提升工程全靠黨員群眾的齊心協力,節省了整整1500萬元。
環境整治,最基礎的工作是通過宣傳教育,形成思想共識。廣播電視天天播、報紙雜志天天登、新媒體天天見、“村村響”天天響??章丘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在街鎮、村顯著位置懸掛宣傳橫幅,村務公開欄和宣傳欄張貼整治方案,努力做到環境整治家喻戶曉。結合鄉村文化振興,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向廣大群眾宣傳文明知識、健康常識,鼓勵黨員干部群眾樹立主人公意識,引導群眾由“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全民行動,共同創造干凈整潔、衛生健康的人居環境。
生活污水治理一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突出短板。章丘廣泛深入調研,聽取群眾意見,聘請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按照標準進行設計,再交由街(鎮)村以資金獎補、群眾投勞的形式自建,不僅節省了大量資金,建設速度、工程質量及后期運維更得到了保障。目前,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已有200多個村莊完成了村內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污水橫流、亂排亂倒現象基本消除。
鄉鎮靚、村莊清、人居美,廣大農村舊貌換新顏。弱電線路雜亂、破損宣傳欄、亂涂亂畫等問題得到集中整治;拆除、修整殘垣斷壁4700多處;新(改)造農村公路207.3公里,養護農村公路471公里,更新設置鄉村客運站點300個;累計進行道路硬化面積540萬平方米;推進衛生創建工作,2個街鎮命名為國家級衛生鎮,11個街鎮命名為省級衛生鎮,151個村命名為省級衛生村;推進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鄉村連片治理,24個濟南市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32個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完成,村莊綜合人居環境水平明顯提升。
人居環境改善,重點在“治”,關鍵在“人”。章丘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獎懲辦法,建立了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五有”工作機制;所有行政村全部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并將村規民約設置在醒目位置,發現破損、掉落、污損等情況,及時維修或更換。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出彩人家”創建,制定《“出彩人家”創建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面要廣、點要亮”為目標,爭創以“干凈、整齊”為標準、覆蓋面廣的“清潔人家”,以“六美”為標準、特色突出的“美麗人家”,以“庭院美、生活富、家風好”為標準、具有引領作用的“出彩人家”。
廁所革命彰顯大民生
“現在,我們用上了城里人一樣的抽水馬桶,孫子回來再也不怕廁所臟臭了。”說起村里的“廁所革命”,刁鎮街道道口村的任大爺笑得合不攏嘴。
農村“廁所革命”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環。章丘結合地形特點、群眾居住現狀、生活習慣和實際需求,全面推進廁所無害化改造工程。目前改造15萬戶,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1.23%,驗收入戶率及改廁合格率均達到100%。
有人管、用得住、管得好,是改廁的重中之重。章丘建立改廁信息綜合數據庫,推行廁所統一管護運營的智能化運營、常態化監管、資源化處理“三化”模式,形成區、街(鎮)、村、站、戶“五級”聯動體系。區街(鎮)村通過線上監管平臺,對全區各類基礎數據和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服務及時調度、分析和監控,對改廁戶報抽報修、任務處置、糞污去向及處理等實行可視化、全流程監督管理。線下成立專業管護公司,提供高標準管護服務。線上線下協同聯動,有效融合了政府監管和市場運營,解決了平臺閑置、互聯不暢的大問題。同時,出臺《健全完善農村改廁后續管護長效機制實施意見》,建立“統一維修、統一抽運、集中處理、資源化利用”市場化服務運營體系,建成4個集中管護服務站,配備87臺吸糞車,做到專人管理、快速維修,保證群眾改廁后用得順心、舒心、安心。
繡惠街道施家崖村是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以種植有機白蓮藕為主要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00多畝。該村結合集中建設糞污收集點工作,新建2處糞污收集點,為白蓮藕提供無害化處理的有機糞肥,白蓮藕產量、品質、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每畝增收3000多元,村集體年收入增加90多萬元。
這是章丘因地制宜實施廁所革命的一個縮影。章丘地理條件特殊,南部山區、中部平原、北部灘區各占三分之一。改廁中,分為平原、山區兩類改廁戶。對平原改廁戶,優先使用機械收集糞污,再進行二次發酵,資源無害化處理還田利用。這樣一來,既保證了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又解決了農村改廁“最后一公里”問題,為章丘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對山區改廁戶,通過向化糞池內噴灑生物發酵菌對糞污進行無害化發酵處理,將改廁戶發酵處理后的糞污就近還田利用。
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2018年6月,章丘確定了“末端處理倒逼前端分類”的總基調,明確了“基層黨建引領、黨政機關先行、試點村居立標、示范片區鋪路”的垃圾分類布局。
垃圾分類,宣傳是先導。在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新媒體、電子屏等媒介進行廣泛宣傳的基礎上,章丘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橘紅舞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深入城市鄉村、社區村莊、市民中間,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0多次;成立垃圾分類宣講團,進機關、進社區、進村居、進學校開展專題培訓活動400多次;建成4處垃圾分類宣教基地,全天候對外開放,吸引1000多批次各界群眾參觀學習。垃圾分類,逐漸成為市民交談的“口頭禪”。
章丘按照“先易后難、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原則,統籌推進、有序鋪開。為此,確定繡惠、棗園、官莊、文祖等4個示范片區、33個試點社區村居,打造農村垃圾分類示范標桿。4個示范片區實現垃圾分類“責任主體、收運體系、管理制度、公眾參與”全覆蓋;33個試點社區村居全部達到有組織機構、有督導隊伍、有設施設備、有宣傳陣地、有公告制度、有基礎臺帳、有檢查評比“七有”標準。截至目前,所有農村村居全部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同時,發揮215個黨政機關的示范引領作用,建立組織架構、經費保障、督查考核三大體系,組建聯絡員、督導員、宣傳員、志愿者四支隊伍,健全日常監督、黨建融入、專題培訓、臺帳管理、評比獎勵五項制度,確保了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垃圾分類后,清運處理是關鍵。章丘對不同垃圾采取不同的清運方式,定點+上門、線上+線下、積分+兌換相結合的“多模式”收運體系基本形成。對廚余垃圾實行定點接運,在示范片區、試點社區村居配置20輛廚余垃圾電動收集車,2600余個收集桶,通過“上門收集、集中暫存、固點收運、定點定時、劃片統運、接駁轉運”方式,建立了廚余垃圾“公交車式”收運體系;對有害垃圾,購置1臺專用收集車和1100余個專用收集容器,定期轉運至有資質企業無害化處理;對可回收物,依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通過設置智能回收箱、開設積分兌換超市、開發微信上門收集預約小程序等形式,定期回收利用;配置16臺專用收運車,對餐飲單位產生的廚余垃圾統一收運處置;對大件家具,規劃13處大件垃圾暫存點,實行上門收集、集中破碎,分類處置、減容減量,日處理4噸左右;對其他垃圾,以街鎮為單位,定車、定人、定線、定村、定桶,做到每日必清、日產日清。
章丘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廚余垃圾生物處理、有害垃圾暫存“三大項目”,確保垃圾有處可去。其中,垃圾焚燒發電廠于2019年4月運行,目前共處理生活垃圾78萬噸,發電近2.6億度;日處理城市固廢垃圾2400噸的靜脈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創新利用養殖美洲大蠊處理廚余垃圾新模式,最大日處理能力達200噸。這一做法在全國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推進會上重點推廣。
With blue sky, green space, azure water, beautiful village and high-spirited people, Zhangqiu district has witnessed the gratifying chang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A scroll painting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s unfold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o ensure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ly advanced and harmonious communities in the countryside. Giving priority to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Zhangqiu has implemented village cleaning, toilet revolution and household waste sorting, further improving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ntinuously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the end of October 2020, of all of Zhangqius villages, 91.23 percent have built public toilets, 100 percent of rural garbage have been treated scientifically, 98 percent of straws have been reused 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 95.52 percent of discarded plastic membrane have been recycled, and sewage treatmen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ence of "Party building lead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Guanzhuang sub-district has been popularized in the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