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鑒于職業學校學生特點,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通過趣味教學法在職校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簡要分析了趣味教學法運用過程中的一些有效策略,也提出了趣味教學法運用過程中的一些注意點。
【關鍵詞】語文;趣味;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9-0111-02
【本文著錄格式】曹萍.淺談趣味教學法在職校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嘗試[J].課外語文,2021,20(09):111-112.
職業學校的學生帶著高中夢破滅的失落來到職業學校,他們大多數都是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習能力缺乏甚至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欲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通過趣味教學法在職校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簡要分析趣味教學法運用過程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的確,如果學生親近你,喜歡你,尊敬你,他們自然就會樂于接受你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那怎么才能讓學生喜歡你、親近你呢?我認為除了具備扎實的學術功底、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外,還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全面關愛學生。不戴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能一視同仁。能積極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感受,和學生做到“亦師亦友”。能經常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能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育學生更好地做人。當然,幽默風趣的談吐、激情四溢的講課、多才多藝的展示更是錦上添花。課堂教學是一種互動的過程,而且是一個雙向的、多向的互動過程。只有師生雙方攜起手來,密切合作,雙方的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師生間實現良好互動的潤滑劑。
二、提倡“語文即生活”的教學理念
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跟我們的生活實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和語文打交道,例如日常交流、遣詞造句、讀書看電視、看微信刷抖音等。語文實際就是生活,它是生活的一種再現。語文教學中多多聯系生活,引用生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可視可感,有話可說,讓語文學習變得鮮活生動,從而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實踐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形式
在語文趣味教學課堂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形式,經常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高,而不是永遠一成不變、按部就班、單調呆板的教學模式,更不能是“一言堂”“滿堂灌”。例如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其一的教學中,我就緊緊抓住了“從何歸—為何歸—歸何處—歸如何”這條主線,提綱挈領,引導學生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從而連綴起整首詩歌的內容。其間巧妙插進作者的介紹和一些故事,自然而然讓學生領悟到了作者厭惡官場,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熱愛田園生活的情懷。再如《雷雨》一文教學中,我采取了情景劇表演的教學形式,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接著教師出示電影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揣摩課文中各個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性格及形象。最后,讓學生選擇相應的角色,在課堂上表演。像“接待、拜訪、答詢”等口語交際的話題都可以采取情景劇的方式。再如遇到一些簡短的教學內容時,我們還可以嘗試讓位,把課堂交給一些學生,讓他們上臺做一回小老師,通過這個自我展示的舞臺,讓他們換位思考,淋漓盡致地表現才華,發揮潛能。在被發現、被欣賞的同時進一步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和熱情。當然,老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例如和詩歌單元相關的詩歌朗誦賽、和議論文單元相關的辯論賽,詞語默寫接龍,在中秋、重陽、端午、新年等一些傳統佳節里,可以讓學生擬寫對聯、編輯短信祝福語。對于學校開展的一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當小記者,寫一些消息評論。通過豐富多彩且具有針對性的活動,全面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多方面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設置小組合作的探究模式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組織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經過小組不斷地交流、討論以及最終展示討論成果的環節,能使每個學生不論成績好壞、聰明與否,都能夠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提出觀點,很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找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通過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給教師的授課提供改進的方向,讓其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應對學生的不足,教師也可適當地對其進行點撥,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過程的歡樂,學習的成就感,從而解決了學生課堂參與不積極、教師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有效提高了課堂利用的效率。與此同時,有效的小組合作的探究模式也可促進學生間的取長補短,良性競爭。
五、多進行愛的鼓勵,增強孩子自信
從心理學上說,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關注和重視。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多微笑、多鼓勵、多肯定、多表揚,不僅可以是勵志的幾句話,也可以是一個溫馨的動作(摸摸頭、拍拍肩膀、豎起大拇指等)。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當著學生的面進行,也可以寫在課后學生的作業本上、練習冊上。我們應該盡力去發現和放大學生的優點,縮小學生的缺點。當學生感覺到自己被教師關注、認可的時候,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迸發出來,學習會變得更主動、更認真。從而使得課堂上呈現出一種輕松、積極、富有創造的學習氛圍,由此引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共振,最終教學美、學習樂也將會在這動態美的雙向統一中得到展現。
六、多媒體等多種信息平臺的運用
多媒體等信息平臺圖文聲像并茂,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也能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多媒體介入語文課堂教學,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景泰藍的制作》一文的教授中,就借助視頻播放了景泰藍的整個制作工藝流程,化抽象的文字解說為真實可感的畫面沖擊,幫助學生輕松了解了景泰藍的制作過程,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手工藝術的美,體會到了制作景泰藍的工藝師們高超的智慧和技藝以及工作的艱辛,從而激發學生對他們的敬佩以及贊美之情。又如在教授《琵琶行》一文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大量音樂片段,讓學生深切體會到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等不同的音樂表達,結合下一節中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從而了解琵琶女錯綜復雜的情感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再如在《伯格曼法則在北極》一文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大量北極動物和其他地區同一動物的對比圖,讓學生看得津津有味之余,深刻領悟到了伯格曼法則和艾倫推論的內涵。
七、豐富多樣的作業形式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單一枯燥、重復繁重的作業模式往往容易抹殺學生們對這門課的熱情,所以我們教師在作業的形式上應該注重多樣化,在傳統的生字、解釋、背誦的形式上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增添續寫、仿寫、佳句摘抄、學習感受、話題討論、繪畫、課本劇、游戲、參觀、調查、訪問等形式,有時也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或者是布置幾道開放性的作業,供學生選擇,看看哪一題適合自己。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作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讓作業充滿樂趣,也能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使得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當然,語文趣味教學的實施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
1.趣味教學提倡讓學生能在一種有趣輕松的氛圍中接受和完成學習任務,但并不是對學生降低學習要求。
2.趣味教學并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要笑,而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方式而已,教師不要為了“逗笑”讓課堂陷入“扯老空”“嘩眾取寵”的本末倒置的畸形的死胡同。
3.有人會認為趣味教學就是只能歡喜,不能悲傷,這也是錯誤的說法。趣味教學也同樣講究情感的投入,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教師應該準確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恰到好處地表達出文章的情感。
4.語文趣味教學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也具備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有著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備課、鉆研教法。需要教師敢于創新,勇于突破。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搞形式主義,有始有終。
希臘散文家普羅塔戈說:“學生的頭腦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把!”就讓我們勇敢地承擔,出色地完成這個偉大的任務吧!
作者簡介:曹萍,女,1982年生,江蘇江陰人,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