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鏡楓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夜間經濟點亮各個城市的夜晚,逐漸成為衡量一座城市經濟實力、文化底蘊、投資環境、居民生活質量的標尺。同時,夜間經濟作為經濟發展新的突破點,對拉動消費、優化產業結構、改善人居生活環境具有顯著作用。江陽區作為四川省瀘州市主城區,一直是瀘州夜間“吃喝娛購”的主場地。近年來,周邊區(縣)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出“夜生活”產品,給江陽區夜間經濟繼續發展、繁榮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江陽區文化底蘊深厚、商業氛圍濃厚、基礎設施完善,較其他區(縣)夜間經濟已較為活躍。面臨周邊區(縣)的競爭,在新的形勢下,江陽區可“立足商圈、融入文化、多元并舉、打造特色”,通過繁榮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高品質夜生活供給地。
緊扣文化脈絡,深挖市場潛力
融合瀘州“江”“山”“酒”“港”等特點及文化底蘊,抓住新文化方向和市場需求開發創新產業,促進業態多元化發展。針對消費內容雷同、創新缺乏的問題,要結合本地酒文化和消費人群的特點打造具有濃厚本土文化底蘊的夜間經濟。
——要呈現白塔商圈的歷史文化。白塔商圈是瀘州商貿的發源地,是瀘州城最古老、最中心、最金貴和最繁華的地段,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厚的商業氛圍,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鄉土情懷,最具歷史文化和商貿經濟結合的基本條件。從總體規劃上來講,可北至沱江,南至國窖廣場,東抵長江,西至主干道,對整個區域實施整體規劃改造和開發包裝,串聯整合白塔、國寶窖池、“瀘州河”川劇博物館、東城門、古城墻、楊升庵、碼頭文化、袍哥文化等歷史建筑和歷史文化元素,構建開場通達的連片街區式商業步行街。在具體功能上,水井溝步行街以購物為主,濱江路步行街以品茶、休閑、體育活動為主,珠子街以地方特色美食為主。在項目上可以開發夜品瀘州特色美食、夜跑濱江路、夜賞“瀘州河”川劇、夜游國寶窖池、夜讀新華文軒書店、夜逛水井溝步行街等項目,并可將長江東岸茜草區域采用燈光秀為主的多種立體形式,展現瀘州的歷史變遷,增添新的夜間項目。
——要展現城西商圈的現代江陽形象。目前,城西是一個集現代金融、商貿流通、商務辦公、高端酒店、城市游樂、高檔住宅于一體的現代城市建筑群,能展現瀘州城市發展的活力和品質,對外展現江陽區現代化的繁榮形象。在推進夜間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杜絕低檔次的路邊攤點,發展高品質、集約化的夜間休閑生活。以萬象匯為核心,利用佳樂金街、兩江美食城、夜知味美食街等現有成熟街區,打造特色夜間餐飲業集群。并可適當延長萬象匯、歡樂匯等商業場所營業時間,豐富夜間購物。同時,以希爾頓酒店為中心,發展高檔住宿,提高旅游接待水平。鼓勵商家舉辦文藝展演等各類演出活動,豐富夜間經濟內涵。以酒城樂園為核心,通過對酒城樂園的改造升級,增加現代、時尚、創意元素,發展網紅+餐飲、網紅+直播、特色臨江民宿、夜間商業、夜間游樂等項目,適當延長江陽區圖書館夜間開放時間,滿足市民夜間閱讀需求。
——要凸顯城南商圈的園城融合特色。城南商圈經過近五年來的跨越式發展,現常住人口已達12萬,特別是天遠廣場、萬誠國際中心的建成運營,使城南商圈,特別是夜市的人氣迅速提升,考慮江南科技園和城市融合發展的特殊性,以及長江的先天性阻隔,該商圈的消費以城南周邊市民居多的現實情況,可在夜間經濟的發展中,主要依托天遠廣場和萬誠國際,特色美食、綜合購物、文化娛樂為主的夜間經濟帶,打造火鍋小鎮、燒烤小鎮、汽摩小鎮,為入駐城南商圈的居民及全市居民提供產品豐富、環境舒適的夜間消費服務。
優化規劃建設,適度綠色發展
雖然城市軟實力讓來往人流轉化為物流、資金流、經濟流,但吸引人流來往的首要因素是城市硬實力。江陽區作為瀘州主城區,虹吸了大量生活配套相關服務業聚集,吸引川渝滇黔結合區域各地(市、州)居民到江陽居住、消費,但面臨周邊“對手”軟硬兼施“爭搶”,更要練好“內功”,吸引人流。
——要優化業態規劃。對各個區內商業區域功能定位再次梳理、明晰、優化。對商業區,以“一區域一特色”,打造“穿城不重樣”“四季都不同”的特色夜間休閑圈,保留對外新鮮感。對居住區,在消費半徑內打造可以基本滿足生活需求的“內生循環小生態圈”,牢牢穩住消費基本盤。
——要完善基礎配套。基礎設施配備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決定城市夜間經濟能否順利進行,要有意識地優化配套功能服務,避免因規劃不合理造成缺少專業性載體的缺陷致使人流流失,如交通組織、燈光照明、給排水、垃圾收運、停車場等配套功能。此外,要充分考慮同一套設備可以應用于日間經濟與夜間經濟,提升資源利用率。
——要堅持綠色發展。在繁榮發展夜間經濟的同時,也要重視夜景彩色照明及夜間經濟行為給環境帶來的大氣、光影、噪音、垃圾等污染。要控制好夜間經濟企業數量和規模,夜景設置注重藝術性和節能性。用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及鞏固成果,大力宣傳綠色環保意識,提高市民素質,營造良好城市形象。
厚植消費沃土,鼓勵引導消費
演出一場好戲需要搭臺子的、演戲的、聽戲的,缺一不可。而繁榮發展夜間經濟,各級政府、大小商家、廣大消費者參與其中,扮演重要“戲份”。
——要用好“宏觀的手”。政府是夜間經濟的引導者和推動者,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心用情用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更加規范的政商“親”“清”關系。對各行業,特別是對發展夜間經濟及毗連產業,在投資環境、行業門檻及稅費征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優惠,創造有利于產業落地壯大的發展環境。對江陽區而言,在全力攻堅招商引資中,下功夫招引發達地區“專精特優”服務業企業落地,不斷豐富江陽區服務業及夜生活。對行業主體的監督管理,要更加尊重市場經濟客觀規律,不過分干預,特別是對夜間經濟活動的審批等方面,設置“負面清單”,鼓勵正當合法創新經營,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雙重目標。
——要引導消費升級。當前,大多數人對夜間經濟的理解還停留在燒烤、大排檔、KTV等“三板斧”上,甚至有部分消費者觀念固化,視夜間生活如洪水猛獸,認為發展夜間經濟“有傷風化”。因此,要通過各種有效手段,特別是利用好移動互聯網平臺,通過抖音小視頻、朋友圈、微博等傳播力強的輿論宣傳媒介,包裝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網紅“打卡”熱地。推廣消費信息,鼓勵消費者培育合理的消費觀念和休閑意識,進而培養夜消費者正確、健康的消費觀和夜生活意識,逐漸形成濃厚的市場氛圍,增加夜間經濟參與度。此外,鼓勵消費者樹立適度消費理念,在不奢侈消費的前提下,通過夜生活適當地改善生活質量。
——要設計個性化服務。當前,消費者更加注重夜間經濟的文化內涵和品牌效應。經營者在夯實傳統“三板斧”同時,要豐富夜間消費“菜單”,發展更適應當前個性化需求的健康、休閑、時尚等文化娛樂服務,以順應消費者由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升級的趨勢。此外,結合江陽特色,要鼓勵經營者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提供個性化定制的消費環境和產品,使之具有不可復制性,讓夜間經濟真正成為江陽區現代城市經濟“新的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