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星

幼兒園分發了新的表演區服裝,教師向幼兒明確了游戲規則:“進入表演區的幼兒每次只能換一套衣服,換好衣服后,要記得掛好自己的衣服?!庇變哼M入表演區后,便開始爭搶衣服,毫無秩序可言。優優說:“別擠,擠了誰都不能玩了?!钡珶o濟于事,隨后教師教育了幼兒,并告訴他們爭搶就會關閉表演區。幼兒表示會遵守規則后,教師才允許幼兒繼續游戲,之后幼兒表現良好。
案例中教師采取了嚴肅的說教方式教育幼兒,出于畏懼心理,幼兒能夠遵守規則,但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只有一位幼兒有規則意識。這說明太過嚴肅的方式只會讓幼兒在表面上遵守規則,而不會真正將規則內化于心。
如何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為了解中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規則意識的現狀,我分別從4所幼兒園隨機抽取了25名中班幼兒,共確定了100名幼兒為研究對象。在中班角色游戲規則意識層次的研究中發現:“規則的認識”這一層次的幼兒占全部幼兒的93%,“遵守規則的愿望”占全部幼兒的73%,“遵守規則成為內在需要”占全部幼兒的15%。在不同性別幼兒的規則意識研究中發現:對于“規則的認識”“遵守規則的愿望”“遵守規則成為內在需要”三個方面的調查中,女生所占百分比均高于男生,規則意識層次越高,相差越大。分析研究,總結出如下要點。
第一,中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對規則認識能力較強,有遵守規則的愿望,但遵守規則未能成為內在需要。這與中班幼兒所掌握的詞匯量較多相關,他們基本能夠理解教師所強調的規則。為什么認識規則卻不遵守規則?分析幼兒心理可知,幼兒服從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避免懲罰,所以在無壓力的環境下,能自覺遵守規則的幼兒少之又少。當部分幼兒違反了規則,且教師沒有給予回應時,其他幼兒極有可能模仿不遵守規則的幼兒。
第二,幼兒性別與規則意識存在一定相關性,但并不明顯。在學習規則方面,男生和女生對于規則的認識,與家庭教育、興趣、教師培養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在愿意遵守規則和將規則內化方面,女生在有壓力的環境下會比男生更遵守規則,這與女生的性格更希望得到教師表揚有關。根據皮亞杰道德發展理論,兒童的發展是由“他律”到“自律”的一個過程,中班幼兒處于“他律”階段,很難較好地做到“去中心化”。一旦脫離了有壓力的環境,男生、女生都會依據自己的情緒進行選擇。
由研究結果反觀遵守規則成為內在需要的幼兒,發現其各方面發展都比較好。中班是幼兒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教師對幼兒的指導至關重要。部分教師對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存在誤區,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幼兒在游戲中所習得的習慣會影響幼兒在生活中的習慣,教師重視幼兒在游戲中的規則意識,有利于幼兒更好地適應現實生活。
其次,了解幼兒的規則意識、生理以及心理特點之后,教師應采取更好的方式引導中班幼兒遵守規則。比如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可以是遵守規則的幼兒的例子,也可以是故事書或動畫片中的榜樣。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和平門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