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偉
高職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分層式教學的改革探討*
夏偉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把分層式教學模式應用到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改革中,從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考評等維度著手,為持有不同學習訴求的多元化生源學生提供差異化學習指導,有利于解決多元化生源個體差異大、學習訴求不一的問題。為高職院校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提供參考。
高職教育;分層式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及生源數量的不斷減少,作為普通高考招生最后批次錄取的高職院校,普遍面臨著生源數量不足和質量下降的問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的招生制度改革思路,從此高職院校開始對考生進行多元評價,實行多種錄取形式[1,2]。
多元化招生模式如今已成為保證高職院校生源持續的主要途徑,但招生錄取制度的多樣化對高職教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生源多元化給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帶來了較大沖擊。面對不同生源類別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職業素養及學習需求,如何讓不同學生獲得不同增值,讓高職畢業生更切合企業崗位需求,讓高職教育的人才輸出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等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3-5]。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是高職汽車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它包含與機械有關的機械制圖、工程材料、材料力學、汽車常用零部件、常用傳動機構、液壓傳動等多方面知識,內容廣泛。我校自開設該課程以來用過的教材十余本,教材知識模塊設置均側重理論學習,其中多個模塊內容設置過于晦澀,不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學以致用”的教學要求。近年來,為了培養高質量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大多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能力較差、動手能力相對較強的特點,我校在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當中已經對該課程授課內容進行了部分調整,主要措施是刪減一些過深過難的公式推導及證明過程;剔除一些與其他先修課程重復、或偏深偏難而又很少使用、或因科學技術發展進步而顯過時的內容。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課程的實用性,使學生在該課程學習中遇到的消化不良的狀況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該課程的改革過于碎片化,在課程改革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
學生生源的多元化導致學生個體差異大。各類生源學生不僅在學習/認知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學科基礎、學習態度、意志品德、興趣愛好等方面仍有不同。通過普通高考入校的高中生源學生大多比較安靜、學習認知能力較好,無專業學習背景、動手能力較弱。通過技能高考、學校自主招生等渠道入校的中職生源學生有一定的專業學習背景,動手能力較強,學習意愿較弱、態度浮躁。結合以上學情分析對學生進行ABC分層,確定課程學習小組時,確保每組成員ABC層級的均衡性:其中C層學生學習能力最強,可作為組長引導本組學生,B層學生動手能力較強,是小組學習活動的支撐力量,A層學生基礎薄弱,由組內B、C層學生互助指導,以完成必修內容的學習。

圖1 課程小組成員分層示意圖
根據我校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標準要求,該課程的授課內容包括機械制圖、汽車常用工程材料、汽車常用機構、汽車常用傳動裝置、汽車軸系零部件、零件的連接、液壓傳動、氣壓傳動、金屬加工等九個學習模塊,學習內容涉及的面大而廣,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要求較高。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我們將該課程的學習內容梳理重組,將內容分為必修和選修模塊,結合學生需求對教學目標進行了分層設置,結合表1,我們以項目三為例介紹教學內容及目標的分層設置。
表1 教學目標分層設計

教師在實施分層式教學時,要把握好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前文我們已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基礎模塊(必修)和提高模塊(選修),對應的教學目標劃分為 A、B、C 三個層次。課前,我們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發布課前任務,課前任務的設置應側重對必修內容的學習引導。課中教師在教學講述、提問、課堂活動等環節均需作分層設計。要依據班級學生層次和層次組合情況正確把握合適的教學起點及重難點,分層授課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的分層實現上,其中對于人數較多的A層學生,督促其完成基本的必修模塊的A層教學目標。對于認知及動手能力較強的B層學生鼓勵其在完成A層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嘗試完成B層教學目標。對于學習意愿強、有升學需求的學生鼓勵其嘗試完成C層學習目標。在課后環節,任務布置時側重對A層教學目標的考核、以及對選修內容或B、C層教學目標的拓展學習引導。
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考評,教師要樹立發展性評價的觀念,盡可能做到全面化、動態化、多元化評價[6]。教學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文化專業知識及技能、學習態度、學習意志品德、學力能力情況等。在綜合成績確定時,結合過程評價、注意知識能力考核與學習方法態度考核相結合,既要看考試的成績,還要看其學習的態度是否正確、方法是否科學、進步增值如何等。這里需要強調學生分層的動態化管理,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態度精神、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增值情況及時給出增值評價,幫助其重新確定新的增值目標和努力的方向,確定新的“最近發展區”。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分層式教學在我校2019級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1、2班實施,與本院同年級的其他開課班級相比,1、2班授課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熱情更高,學生綜合成績平均值更高,分層式教學的課程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后續改革中,應與專業創新能力的培養相融合,重視過程跟蹤和問題反饋。在課程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要緊跟學科的技術前沿,在新工藝和新方法上不斷拓展教學資源。將校企合作引入課程實施,讓課程改革不斷滿足相關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
[1] 田雪飛.基于有效學習理論下的高職教育質量提升途徑[J].遼寧高職學報,2020,22(01):19-21+28.
[2] 何金華.分層教學在高職體育教育的實踐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 2019,9(13):111-112.
[3] 鄧蕾.高等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370+372.
[4] 楊舟.高職公共英語“分級式”分層教學模式探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23(04):134-136.
[5] 南麗麗,任姚鵬,王春紅.分層式教學評價方法的設計與分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01):139-141.
[6] 于建華.分層式教學增值式評價——關于職業教育分層式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教通訊,2005(02):38-39.
[7] 廖麗英.對大專英語分層教學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4):14-16.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Stratified Teaching in the Basic Course of Automobile Machine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Xia Wei
( Wuhan Jiaotong Vocational College, Hubei Wuhan 430065 )
Applying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to the reform of the basic course of automobile machinery,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dimensions of the basic course of automobile machinery, To provid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guidance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demands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learning demand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ayered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6.052
G712
A
1671-7988(2021)06-167-03
G712
A
1671-7988(2021)06-167-03
夏偉,就職于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校級課題(Y2019005):融合發展背景下高職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分層式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