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風, 王 彤
(江蘇東交智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建設的持續投入,我國的工程機械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2010 年開始,我國的科研院所相繼開展機械自動控制系統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在2012 年推出了基于GNSS 的農田土地坡面平整系統,有效改善了農田的整型工作[1]。平地機作為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主要的整平機械,也亟需這種自動化控制技術,提高施工質量。
平地機在工作過程中,通過GNSS 技術實時采集鏟刀的空間三維坐標,并與設計文件進行比較,如果發現偏差,系統會通過閥控制模塊對機械鏟刀進行自動的調整。從而保證平地機行駛至工作場地的任何位置,自動判斷當前所處的位置高程是否符合工程設計要求,并產生鏟刀調整方案,從而確保了路基的線形能夠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精確的修整,實現坡度、厚度、平整度的控制,確保施工質量的一致性。
平地機數字化自動控制系統系統主要由坡度傳感器、GNSS 接收機、3D 控制箱、數字電臺等主要設備組成。設備參數見表1。
420 省道金湖段依次穿越前鋒鎮、呂良鎮、金北鎮和陳橋鎮,全線均為新建。試驗段落具體為K6+300 到K7+500,壓實區域為96 區,試驗段無構造物施工,路基連續性,且包含超高段,可體現數字化施工的在復雜線型下的精度。

表1 平地機數字化自動控制系統系統設備清單
對施工現場的平地機進行改造,實現數字化自動控制,使平地機鏟刀具有自動找平的功能。平地機的改造過程為:系統室內通電連接測試→支座焊接及安裝→車載系統線纜布設及連接→液壓系統改造→GNSS 接收機、電臺、車載計算機等主要部件安裝→狀態診斷連接、及調試校準→三維建模及GNSS基站建設→安裝精度及現場測試。
2.3.1 安裝精度測試方法
1)將平地機鏟刀在固定高程設置成為自動模式,保證左右兩邊高程一致,如果高程為100.12 m。分別在左右鏟刀底做上標記,并分別用卷尺量出底板參考點到鏟刀尖的高差,左側為0.053 m,右側為0.039 m。
2)分別記錄左右側數據顯示(鏟刀尖)。
3)移開鏟刀,分別記錄GNSS 在木板上參考點的三維坐標信息。
4)采用木板參考點實際高程對比法,確定安裝誤差在5 cm 以內及可接受。
5)左側驗證:機器測量底板參考點實際高程為100.12-0.053= 100.067 m;GNSS 流動站測量底板參考點高程為100.086 m,則左側機器實際測量誤差為100.086-100.067=0.019 m<5 cm。具體驗證過程如圖1-1 所示。
6)右側驗證:機器測量底板參考點實際高程為100.12-0.039= 100.081m;GNSS 流動站測量底板參考點高程為100.123 m,則右側機器實際測量誤差為100.123-100.081=0.042 m<5 cm。具體驗證過程如圖1-2 所示。

圖1 驗證過程
2.3.2 現場精度測試
通過對平地機系統高程偏移量設置,測量人員采用GNSS 流動站進行現場高程檢查,土方作業誤差在±2 cm 以內,滿足施工要求。現場精度測試如圖2 所示。
在試驗段落K6+300—K7+500 范圍內,左幅采用傳統的整平工藝,右幅采用數字化自動控制施工工藝。對比兩種不同施工方式下的施工效果,如圖3所示。

圖2 現場精度測試

圖3 任意橫斷面數據對比
由圖3 可知,數字化自動控制系統的平地機的安裝,不僅實現了精平,而且實現了厚度、坡度和平整度的精準控制,保證了質量的一致性。
平地機數字化自動控制技術可以提高施工的自動化、標準化、數字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返工。精確控制厚度、平整度,保證施工質量的均勻性,真正實現施工的智能化控制,具有較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