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
根據筆者的經驗,在高三復習時,很多學生會混淆地理城市章節中的城市等級提升和城市化。下面,筆者來為同學們分析這兩者之間有何聯系,又有何區別。
一、基本概念
城市等級提升是指隨著城市的發展,有些城市的等級會逐漸提升,達到一定的人口規模,土地范圍有所擴大。而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
二、兩者的聯系與區別
城市等級的提升過程是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過程進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兩者有共性,都強調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用地的擴大。但是城市等級提升更側重于結果,城市化更側重于過程,從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過程。在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階段會出現逆城市化等現象,但城市等級不一定會提升。
三、影響因素
兩者的概念不同,影響因素也不同,影響城市等級提升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資源條件、人口條件、交通條件等;影響城市化的主要有拉力和推力兩個因素。
1.城市等級提升的影響因素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優越、腹地廣闊的城市,服務范圍大,發展條件優越,潛力大。優越的地理位置能極大地提升城市等級,擴大服務范圍,如上海市的城市規模變化過程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關系密切。
(2)資源條件:位于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如豐富的物質(如糧食、副食品)條件,豐富的勞動力條件,豐富的城市用地等。
(3)人口條件:城市為服務區的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門檻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區的城市的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的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4)交通條件: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比如,上海市城市等級提升原因:①位于長江出海口,河海聯運,交通便利,利于國內外聯系;②位于長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適宜發展農業,地勢低平,利于發展大規模工業;③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宜人;④位于南北海岸線中點,地理位置適中,距離各市場近,市場廣;⑤工業基礎好;⑥國家政策支持。
2.城市化
(1)拉力: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②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③農村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大。
(2)推力:①城市就業機會多;②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③公共設施齊全;④城市交通便捷。
比如,英國倫敦城市化過程:進入20世紀,英國開始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一些原先位于倫敦城周圍的小城鎮逐步被倫敦“吞并”,成為大倫敦的一部分,出現郊區城市化。
隨著郊區城市化的發展,從倫敦經伯明翰到曼徹斯特、利物浦一帶的城市規模都在迅速擴大,而且相互越來越近,城市與城市間的界線日趨模糊,連成一片的城市地域,這就是英格蘭城市帶。再到20世紀下半葉,大倫敦的城市人口出現減少趨勢,這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這時,由于工業的發展,城市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城市中心區域的環境質量不斷下降。所以人們紛紛遷往城市以外的鄉村或小城鎮,這種現象稱之為逆城市化。伴隨著逆城市化過程,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現了失業率高,空舊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空洞化等現象。為了復興市中心,倫敦政府進行政策傾斜,鼓勵高新科技企業為代表的新興企業遷回市中心,這種現象稱之為再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