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上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此框架下的體育事業新發展有怎樣的方向、目標、步驟和評價標準,體育界應當以怎樣的態度和認識落實新發展,需要認真學習和探討。
──明確體育事業的發展過程和業績,是在國內百廢待舉、國際形勢動蕩的背景下,經過70年的艱苦努力,以“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指導思想,利用舉國體制的優勢取得的。體育受益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又服務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中,包含了體育事業的貢獻。沒有在世界賽場上揚我國威,沒有全民健身的廣泛普及,沒有體育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就沒有以人民體質健康為基礎的小康社會。
──明確進入新發展的歷史階段,體育一如既往,是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大業中的組成部分。1984年,中共中央在《關于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中提出,“中華民族一定能躋身世界體育強國之林”。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國完成了擺脫貧困的壯舉,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打下堅實基礎,也在深化對建設體育強國意義的理解。曾經以金牌數量作為評價體育實力的標準,正逐步轉為不斷豐富競技、健身、教育、文化等多重元素;曾經以參加鍛煉時數作為體育人口統計的標準,也將逐步轉為更多人喜歡運動、熱愛體育、身心受益。
──明確體育事業新發展,中國正在兌現向世界做出的承諾,籌辦“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發揮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積極推動作用;中國正在以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實現健康關口前移,為全民體質健康和社會公共衛生提供有力的體育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經,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
昨天的經驗不足以解決未來不斷出現的新課題,以往的成就不足以滿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創新和改革將始終伴隨體育新發展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