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煙臺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不斷提升財政治理和服務效能,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4%
在持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情況下,煙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542.7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610.1億元,規模始終保持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長2.4%。全市財政收入超過50億元的區市有4個,開發區、龍口市突破百億元。隨著財政收入穩步增長,財政支出規模逐年加大,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2015年的643.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845.4億元,年均增長5.6%。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優化,在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大力壓減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僅2020年市級就壓減各類支出16.4億元,全部用于“六保”“六穩”重點領域,用政府的“緊日子”保障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助推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煙臺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營改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增值稅稅率,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得到有效落實,2019-2020年累計減稅降費超過260億元。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設立制造業強市、科技人才等重大專項,五年來累計安排資金239.2億元,加大新舊動能轉換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投入力度,助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財政扶持方式,吸引帶動金融、社會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和公益事業,目前,共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21只,基金總規模212億元,累計投資項目172個,投資金額110.6億元。2020年,安排資金4億元設立應急紓困基金,籌措資金1億元設立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穩定基金,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困難。
財政保障推動“三重”工作取得新成效
煙臺始終把支持“三重”工作擺在首要位置。
創新建立“集中財政資金辦大事”的工作機制。“十三五”時期,市級財政累計籌措重點項目建設資金180.3億元,群眾普遍關注的煙臺蓬萊國際機場、濰萊高鐵、龍煙鐵路投入運營,群眾出行更加便利,城市綜合承載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濱海西路、勝利南路南延工程、塔山南路陸續竣工,功能品質顯著提升。
用足用好政府專項債券。2016年以來,累計爭取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資金491.6億元,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率效益,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提供了強勁動能。
深化市場化投融資改革。在全國首創“五統一”國有資產管理運營新模式,建立大資產池,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國有資產由分散租借到公開招租、整合注入、重組調整的三次蝶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九大片區加快崛起,城市發展框架全面拉開。
全市民生累計支出2883.9億元
“十三五”期間,全市民生累計支出2883.9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76.6%。
全市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累計達到633.4億元、310億元、568.3億元,年均增幅分別達到1.9%、8.2%、11%,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從6000元提高到8000元,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從300元提高到710元,增長了136%;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 420元提高到550元;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85元提高到142元,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安排生態環保支出139億元,支持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著力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6.4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0%以上。
全力保障所有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全部取消,大班額清零任務基本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成效顯著,積極支持改造棚戶區10.8萬套、農村危房4446戶。推動“一元公交”、社區食堂、煙臺山和東炮臺景區免費開放、殘疾兒童“春苗陽光”工程等一大批暖心工程深入實施,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切實增強。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時間制定應急預案,緊急搭建資金撥付“高速通道”、政府采購“綠色通道”,保證資金、物資隨用隨到。截至目前,市縣兩級落實疫情防控資金6.5億元。同時,在財政收支矛盾極為突出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全面提高了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困難兒童四大類困難群體救助保障水平。
全面完成財政重點領域改革任務36項
財政透明度改革再創佳績。詳細公布政府“四本賬”,創新“多點同步、多網聯動”財政信息公開模式,做到公開全方位、全覆蓋、全透明。在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中,煙臺在連續四年蟬聯地級市首位的基礎上,2020年在全國294個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名。
“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兩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全覆蓋,把財政性資金和預算單位全部納入系統管理,資金撥付時間由1—2天縮短至2分鐘。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再造非稅收入繳費流程,實現票據申領、流轉、核發全流程“零跑腿、無接觸”。在去年12月14日省財政廳發布的改革通報中,煙臺位居首位,完成改革任務量是第二名的兩倍。
涉農資金整合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創新涉農資金分配機制,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探索形成“中央大專項+地方統籌”資金整合模式。2019年和2020年,全市共整合資金102億元,其中市級整合資金2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