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

首鋼滑雪大跳臺又被稱為“水晶鞋”,位于首鋼老工業園北區,是同類項目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臺,又是冬奧歷史上第一座與工業遺產直接結合的競賽場館。它是北京冬奧會5個獨立競賽場館之一,也是北京賽區唯一的雪上項目場館。冬奧會時,這里將舉辦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4個小項的比賽,產生4枚金牌,預計有60名運動員參賽。
首鋼滑雪大跳臺由賽道、裁判塔和看臺區域三部分組成,賽道長164米,最寬處34米,最高點60米。大跳臺周邊老廠房和工業構筑物經過修繕改造,具備賽事配套服務功能,充分考慮了首鋼工業遺存的利用價值。
北京冬奧會后,首鋼滑雪大跳臺可承辦國內外體育比賽,將成為專業運動員和運動隊訓練場地、青少年后備人才選拔基地、賽事管理人員訓練基地等,直接服務中國冰雪運動發展。同時,還將成為向公眾開放的北京冬奧會標志性景觀地點和休閑健身活動場地,變身服務大眾的體育主題公園。
夜幕下,首鋼滑雪大跳臺的造型酷似“水晶鞋”,被七彩燈光點亮后更是如夢似幻,光影與造型的巧妙結合吸引不少游人駐足。其造型設計靈感來自跳臺競賽剖面曲線與敦煌“飛天”飄帶形象的結合,跳臺的鋼結構設計預留了未來競賽剖面變化的可能性。首鋼滑雪大跳臺表面的材質和顏色方案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研究和考量,既要輕透,盡量化解巨大體量帶給人視覺上的壓迫感,還要滿足競賽對防風的要求。最終,施工團隊采用了安裝方便又能實現高完成度的穿孔鋁板,經過風洞實驗,穿孔率能夠滿足防風要求。


在場館東南側不遠處的一座辦公樓內,首鋼滑雪大跳臺的場館運行團隊正緊張地忙碌著。從2020年11月底進駐后,他們便快速進入工作崗位。運行團隊目前共有33名工作人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是一個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他們主要來自北京冬奧組委、屬地政府以及業主單位,涵蓋場館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醫療服務等職能。
首鋼滑雪大跳臺的運行團隊雖然年輕,但各有專長,既有對大型體育賽事運行有著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也有在專業領域內有著深厚學識和技能的在校研究生。除了按照不同領域選擇相關專業和經驗的合適人才外,籌辦工作也希望培養更多冰雪人才,為后奧運時代冰雪運動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為使工作人員能更快融入工作崗位、熟悉業務職責,首鋼滑雪大跳臺場館運行團隊針對不同人群組織了業務培訓,內容分為通用培訓和專業培訓兩類。首鋼滑雪大跳臺運行團隊人事經理王正悅說:“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冬奧會,下一步將會在專項培訓內容中加入政策標準、書面培訓,同時進行模擬、實地演練等。”
隨著冬奧會籌辦的逐步深入,首鋼滑雪大跳臺場館運行團隊還將進一步擴充隊伍。在冬奧會舉辦期間,運行團隊整體規模將會達到1500人左右。
一年多來,場館運行團隊經歷了從專項計劃階段向測試就緒階段轉變的過程,充分發揮已有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身創造性,以最快的速度建設了一支業務素質過硬、凝聚力和戰斗力強大的團隊,推進了各項籌辦工作的落實。
首鋼滑雪大跳臺運行團隊通訊中心經理潘曉智說:“首鋼滑雪大跳臺賽道本體、造雪系統、照明系統、座席已在2019年完工,滿足了測試活動的需要。目前正在收尾的是相關的配套設施,預計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
場館規劃建設秉承冬奧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原有工業遺存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進行改造再利用,滿足賽事、比賽轉播、觀眾服務等多項功能,實現了工業遺產和冬奧會賽場的有效轉化和完美結合。
首鋼滑雪大跳臺運行團隊秘書長趙煒說:“場館運行團隊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開展相應的工作。首先,集中辦公,做好團隊建設,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做了配套的管理方案,目前團隊的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完善,各業務領域之間聯動,形成了簡潔高效的運行體系;其次,正在準備籌辦測試活動;第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簡約、安全、精彩要求,按照冬奧組委的統一安排,完成好籌辦賽事的任務。”
春節假期,家在外地的運行團隊成員沒有回去過年,而是在崗位上迎接牛年到來,為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辦出一份力。如今,冬奧會三大賽區各場館運行團隊都已投入到工作中,在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賽事場館的工作團隊正全力為冬奧會比賽做好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