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愷

蘇寧不是很有錢嗎,怎么要賣國際米蘭了?這是意大利球迷友人們近來提出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難以回答,就像解釋國米的兄弟俱樂部江蘇蘇寧停止運營及被追討欠薪一樣不明就里。從“解散”中超冠軍到出售蘇寧易購23%股份換取約19億歐元資金,蘇寧集團的一系列舉動傳遞出財政窘迫的信號,國際形象受損。但窘境是否導致蘇寧退出國際米蘭和徹底退出體育圈,仍處于猜想狀態。只要蘇寧一日沉默,這個謎團就一直待解。
蘇寧自2016年入主國際米蘭以來,致力于球隊的品牌建設和公關宣傳,與體育媒體保持著友好的信息溝通。進入2021年,出售國際米蘭的消息頻出,俱樂部與媒體的直接溝通卻變少。
年初,意大利媒體《羅馬體育報》報道,蘇寧目前不僅在為國米尋找投資伙伴,他們可能出售國米,已委托高盛集團尋求有意入股國米的新伙伴。國際米蘭馬上發表聲明,稱俱樂部主席張康陽堅決否認,并指出這些新聞都是毫無根據。相關人士對傳聞的看法是:一,蘇寧秉承一貫的發展理念,不會出售俱樂部。二,球隊一切照常,俱樂部人事結構和工作模式變動不大。
《羅馬體育報》一貫與國際米蘭為敵,這家報紙的記者曾因惡意批判教練孔蒂被攔在新聞發布會之外。找合伙人不等于出售控股權,賣血不等于喪生,盡管莫拉蒂、貝盧斯科尼都曾以找合伙人為起點,最終賣了俱樂部,但這不足以表明蘇寧也會這樣做。
直到現在,沒有任何具體而明確的信息顯示蘇寧會撒手國米,很多人不過是在現成信息的基礎上做出貌似合理的自我推斷,更多是主觀情感和觀點的宣泄。《都靈體育報》稱,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和其子張康陽就球隊目前的問題出現意見分歧,張近東希望立刻賣掉,張康陽希望至少留到5月,拿了意甲冠軍再說。這是制造矛盾,吊足觀眾的胃口,但沒有依據。
既然都是猜,那就要擇優而聽。國米的官方合作伙伴《米蘭體育報》以及同一傳媒集團旗下的意大利第一大綜合報紙《晚郵報》都認為,蘇寧在中國的業務不會對國米未來造成實質損害。《米蘭體育報》稱:“情況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張康陽會在4月重返米蘭城,隔離14天后投身工作,近距離助陣球隊意甲沖冠。他會帶來好消息,至少他的意圖是保留住國米,不會出讓大股東身份。”張康陽去年10月返回中國,帶著給國米尋找新胸前贊助的任務,沒想到遇到了疫情。
張康陽和蘇寧近來的沉默顯然對國米不利,會加劇輿論的擔憂。今年3月9日國米建隊113周年的喜慶日子,是蘇寧入主后過得最安靜的一次。沒有常規的盛大慶祝,除了保證球隊專心備戰,不難看出國米在敏感時期的低調姿態。

國際米蘭有3.75億歐元的貸款明年到期,單靠俱樂部日常運營無法償還,必須有股東接濟。眼下國米維系運營的資金缺口是2.5億歐元,這個數額正是蘇寧和意向伙伴談判時要求融資或兌換股權的底線。事情迫在眉睫,因為3月底之前,國米要支付購買盧卡庫、阿什拉夫等球員的分期付款,否則將被歐足聯取消下賽季歐戰資格。
拖欠薪水,當然和現金流緊缺有關。國際米蘭和球員協商,去年11、12兩個月的工資今年5月底之前發放,隊長漢達諾維奇代表全體隊員簽字同意,沒人發牢騷。前鋒勞塔羅·馬丁內斯對外稱理解,并接受大股東的方案。然而,球隊去年7、8兩月工資因疫情仍被拖欠,發放時間和降薪與否暫無定論。國米是疫情期間唯一不降薪的意甲豪門球隊,發放時間也和球員有私下協議,傳言中的國米欠薪不是主要矛盾。
意甲很多球隊都已正式提請去年11、12月的工資延遲發放,超過了職業聯盟規定的3月。孔蒂說過,去年8月和國米高層會晤時已經得知蘇寧的困難,“我開啟的計劃擱淺了,我早知道,夏窗和冬窗無法投資引援”。這說明國米內部對蘇寧危機早有預判,并非今年才獲悉,情緒波瀾也沒有輿論說得那么強烈。
蘇寧對國米價值預估為9.5-10億歐元,出讓股份以此為基礎。蘇寧集團最初的意向方是總部在倫敦的BC伙伴公司,雙方沒談攏,主要是BC伙伴公司對國米估值為7-7.5億歐元之間,低于蘇寧預期,而且這一家的目的是完全盤吞并國米。蘇寧目前兩手準備,一是擔保式借貸,融到2.5億歐元過橋費;二是吸納小股東換資金,這么做的可能性更大。
蘇寧積極接觸的有兩家:美國堡壘基金愿意以優先股為條件,第一批融資1.5億歐元、第二批1億歐元,張康陽委派信得過的人正在對接;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經營著400億歐元的資金,早想涉足米蘭,去年申請入股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未遂,計劃入股國米30%。然而,上述兩家被曝光的入股信息不全,他們接受小股東身份是張康陽推進下去的前提。國米不缺“接盤俠”,貝恩資本、新加坡和卡塔爾的基金公司都在排隊,這是國米與2018年李勇鴻退出AC米蘭的本質區別。蘇寧集團如今經濟窘迫,卻有一定的選擇主動權,還手握一張底牌:本賽季的國際米蘭成績不錯,有望11年后再拿意甲冠軍,屆時影響力、商業價值都會上一個臺階,蘇寧有一定選擇和叫價的底氣。
國際米蘭和江蘇蘇寧有何不同?關于江蘇隊的停運,意大利人有自己的解讀。《共和報》記者瓦尼撰文寫道:“接近蘇寧的人士指出,江蘇隊的解散應該與中國政府對職業足球的政策引導、指令有關。最近幾年,中國足球沒有盈利,也未能引起公眾的參與,發展未達預期。”《米蘭體育報》和《晚郵報》認為:“國米不是江蘇隊,蘇寧并非直接持股國米,而是借助海外公司控股國米。這是兩回事,被中國上層審視的標準不同,因此蘇寧對國米的策略不變。”
另外,中國政府對海外投資的管控已經收緊,蘇寧在國內得到的熱錢能否去養國際米蘭,這是一個關鍵的待解之謎。歐洲老牌足球豪門中,國際米蘭是唯一的中資控股球隊,蘇寧的每一步都牽連甚大,會被做出更多解讀。

客觀地說,蘇寧收購國際米蘭這幾年勵精圖治,前國際米蘭主席莫拉蒂、胸前廣告贊助商倍耐力的老板特隆凱蒂都肯定蘇寧的付出和成果。前蘇寧體育總監、現意甲博洛尼亞經理人薩巴蒂尼公開表示:“我后悔太早退出蘇寧和國米,本該更耐心。”
《米蘭體育報》提供的數據顯示,蘇寧從收購、借貸再到直接注資,近5年共投入7.12億歐元,實際花費大約在10億歐元左右。2017年起,蘇寧冠名國米阿皮亞諾訓練營,贊助球隊訓練服3年,每年贊助費4000萬歐元。去年續約后,每年費用降到2400萬歐元。硬件方面,國際米蘭近幾年翻新訓練營,重修梅阿查更衣室,新建訓練基地的現代球員公寓,去年搬遷總部到米蘭新區,名義上走俱樂部的賬,但誰都知道是蘇寧在出錢。
蘇寧入主之前,2015-16賽季印尼人托希爾掌權,國米總營收1.79億歐元,排名歐洲第19、意甲第4,低于尤文圖斯、羅馬、AC米蘭。2016-17賽季是蘇寧入主元年,球隊總營收2.62億歐元,升到歐洲第15,在意甲只低于尤文圖斯。2018-2020的兩年,球隊總營收穩居歐洲第14。2018-19賽季,國際米蘭總營收為3.769億歐元,創造了歷史紀錄。
畢馬威《2020年足球俱樂部估值報告》顯示:2016-2020年蘇寧控股期間,國米品牌價值漲幅146%,在歐洲各俱樂部中僅次于里昂和熱刺,位居第三。同期曼聯的漲幅是15%,阿森納11%,AC米蘭還下跌了3%。國際米蘭去年的品牌市值9.83億歐元,在歐洲俱樂部中排名第14,和蘇寧對國米的估值基本相同。2016年蘇寧集團以2.7億歐元收購俱樂部70%股份,總價值3.86億歐元,5年翻了2.5倍。
國際米蘭2019-20賽季的社交媒體粉絲增長72%,全球粉絲總數增至4.28億,世界排名第9,比前一年增長11%。上賽季受疫情影響,球隊收入減少3.1億歐元,虧損增加1億歐元,在足球行業無不虧損的大背景下,這樣的盈虧其實可以接受。
人事構建方面,蘇寧清除了托希爾時代的痕跡以及博林布魯克等英美式高管,很識時務地將足球業務交給意大利本土專業人士,有效避免了外行涉足的尷尬。意大利足球有自己的傳統,國際米蘭的雙CEO中,馬洛塔掌管足球事務,安東內羅掌管財政和新球場規劃,副主席薩內蒂是全球大使和顧問,體育經理奧西利奧負責轉會事務。張康陽上任時是五大聯賽中最年輕的俱樂部主席,國際地位也在上升,是歐洲俱樂部協會常務理事。

蘇寧控股期間,球隊的組建走巨星路線,盧卡庫在德國轉會市場網站的身價和畢馬威個人價值榜上都是意甲第一。這兩個榜單的意甲前十人中,國際米蘭有盧卡庫、勞塔羅、巴雷拉、阿什拉夫等4人入圍,是各隊中最多的,球隊主力陣容也增值到1.92億歐元。在教練的選擇上,從荷蘭人德波爾到救火先生皮奧利,再到斯帕萊蒂和孔蒂,一步步向頂級名帥升級,孔蒂1100萬歐元年薪是意甲最高。資金投入和人氣上,國米的陣容構成已達歐洲一流。
成績上,國際米蘭雖然歐冠連年失敗,但去年獲得了意甲和歐聯杯雙料亞軍,聯賽積分只比尤文圖斯少1分,綜合成績已是近十年最好。本賽季,國際米蘭聯賽積分已將上屆冠軍尤文圖斯甩開,極有可能結束對方的九連冠,成為第一支在五大聯賽中奪冠的中資球隊。
這個時間節點上,蘇寧集團是繼續做大還是見好就收,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