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琪
天津的王女士今年50 歲了,坐了30 多年的辦公室。幾天前她突然抬不起右側的手臂了,肩膀也很疼。心大的她沒有放在心上,以為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的是,幾天之后,肩膀的疼痛愈發嚴重,手臂不僅抬不起來,連向后伸也會出現明顯的痛感,穿脫衣服十分吃力,不得不前往醫院診治。
經過檢查,王女士被診斷為肩周炎,也就是常說的“凍結肩”,也被稱為粘連性肩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或五十肩。
肩周炎的形成,是由于肩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產生了慢性炎癥和粘連,從而引起的一種以肩關節周圍疼痛和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綜合征。常見的患病表現為肩膀疼痛、活動受限、畏寒怕冷、按壓疼痛等。
下面列舉的幾組動作都是肩周炎常用的康復訓練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參考鍛煉。如遇強烈疼痛或不適,請及時就醫。
身體前屈,讓上身與地面平行,胳膊自然下垂,先前后方向擺動,待適應無疼痛后增加左右擺動,最后改為畫圓圈,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動20~30 圈為1 組。如疼痛特別明顯時,可以用不疼的手輔助疼痛側手臂完成擺動動作。
保持直立姿勢,向上抬起雙肩,抬至最高后再緩慢放下,痛感強烈時可用不痛側的手托住疼痛側手肘,給予保護。
面向墻或側身貼近墻站立,用手指向上攀爬并緩慢將手臂抬高,至開始感到明顯疼痛為止。然后將身體慢慢前傾向墻面貼近,下壓肩膀,讓肩膀處的疼痛維持在耐受范圍之內。

下垂擺動

聳肩運動

爬墻運動

擴胸、含胸運動

背手動作訓練

頭枕雙手

牽伸訓練

體操棒訓練

雙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雙肩向后做擴胸運動,然后再雙肩向前做含胸運動。
將雙手背后,用不痛側的手拖住疼痛側的手,向肩胛骨方向靠近。
兩手十指交叉,放在枕部即后腦勺處,先兩肘往里收,后再盡量往外打開。
不痛側的手握住疼痛側的手腕,胳膊伸直,不痛側的胳膊帶動疼痛側的胳膊慢慢向上抬,當出現疼痛時,在該位置堅持一會兒,然后放松。
首先雙手握住體操棒或毛巾、雨傘等兩端,在面前向一側傾斜木棒后復原,然后將木棒向上抬起再復原,期間保持手臂伸直。然后將木棒放置于身后下方,直臂將木棒上舉,或屈臂上抬木棒。將木棒放置于身后上方時,也是直臂下壓或屈臂下放。最后用痛側手握住木棒,掌心向下,使木棒平行于地面,緩慢旋轉手臂180度,然后復原。
用不痛側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側肩關節的前部及外側,用四指持續按揉肩關節后部,以及用手指從下至上揉捏痛側上臂肌肉,時間均為1~2分鐘,按揉過程中發現有局部痛點亦可用手指點按片刻。
最后,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以上所有訓練都應在無痛或輕微疼痛的可接受范圍內練習,訓練量要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若疼痛加重,應適當減少活動量。除訓練之外,還要注意休息和局部保暖,并盡量減少使用疼痛側手臂提舉重物,睡覺的時候也盡量不要朝著疼痛部位側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