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漢,郭征,田元
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泌尿外科,湖北武漢 430010
在泌尿外科臨床上,腎結石十分常見,臨床實踐發現,腎結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發病之后患者會出現疼痛難忍的情況[1],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將會導致患者出現感染、腎盂積水、尿毒癥等嚴重的并發癥[2]。目前,臨床上對腎結石患者主要是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由于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因此需要選擇治療效果最佳的手術治療方式,并重視手術治療的安全性,盡量減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傷害[3]。為進一步探究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該文選取了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72 例腎結石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旨在明確最佳的手術治療方式,現報道如下。
資料來源于72 例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腎結石患者,隨機劃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為36 例。對照組男性 30 例,女性 6 例;年齡最小為 21 歲,最大為 77 歲,平均年齡(45.53±7.34)歲;左側腎結石 16 例,右側腎結石 15例,雙側腎結石5 例。觀察組男性31 例,女性5 例;年齡最小為 22 歲,最大為 78 歲,平均年齡(45.34±7.56)歲;左側腎結石17 例,右側腎結石13 例,雙側腎結石6 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經過臨床綜合檢查,所有患者確診為腎結石,適合進行手術治療。所有患者資料齊全,自愿參與該次研究。該次研究所選病例通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存在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患者;其他類型結石患者[5];有精神病史患者;不配合患者。
觀察組患者采用經皮腎鏡術治療,詳細如下:實施全麻,指導患者取截石位,對患者會陰部消毒,常規鋪巾,借助膀胱鏡確定結石所在的尿路管,將F6 輸尿管導管插至腎盂,留置氣囊導尿管,體位變為俯臥位,軟枕墊高腹部,制造人工腎積水,借助超聲引導作用在腎結石部位注入氯化鈉注射液(0.9%),實施腎盞穿刺,穿刺針達到腎盂,將針芯拔出,導入斑馬導絲,使用筋膜擴張器逐級擴張,建立經皮腎鏡取石通道,然后再借助輸尿管鏡定位結石,將結石破碎并取出。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開放性手術進行治療,詳細如下:手術前的準備工作、麻醉等和觀察組一致,逐層切開皮膚,剝離腎臟,暴露腎門,行弧形手術切口,切開之后取出腎結石,然后止血、縫合,手術完成。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等并發癥發生。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一次性碎石功率、腎積水好轉率)、手術相關指標、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分別為88.89%和91.67%,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腎積水好轉率方面比較,觀察組88.89%與對照組86.11%相比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腎積水好轉率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lithotripsy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hydronephr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觀察組手術相關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住院時間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related indicator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住院時間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related indicator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 手術時間(h)術中出血量(mL)腸功能恢復時間(h)住院時間(d)對照組(n=36)觀察組(n=36)t 值P 值2.1±0.4 1.2±0.1 13.097<0.05 778.7±22.1 224.5±12.4 131.218<0.05 28.5±2.7 10.4±1.1 37.249<0.05 12.5±2.7 8.3±2.2 7.236<0.05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56%,明顯低于對照組2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不斷變化,各種結石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腎結石。臨床上對腎結石患者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保守治療由于效果不理想,逐漸被手術治療代替[6]。目前,治療腎結石的手術方式眾多,不同手術治療方式治療的臨床效果存在明顯差異。過去,臨床上對腎結石患者主要是采用開放性手術進行治療,治療效果較好,一次碎石成功率也比較高,但是這種手術方式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比較大,患者在手術之后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影響預后,對此,臨床上不斷優化治療方式,尋求治療效果好并且安全性比較高的治療方法[7-8]。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經皮腎鏡取石術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手術治療方式屬于微創手術,不僅治療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手術操作相對簡單[9-10]。該院對部分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與采用傳統開放性手術治療的患者相比,其治療效果明顯比較好。
該文的研究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分別為88.89%和91.67%,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和對照組腎積水好轉率分別為88.89%和86.11%,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提高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減少結石對患者腎臟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減輕腎積水癥狀,改善患者的腎臟功能[11-12]。觀察組手術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這就說明經皮腎鏡取石術不僅治療效果好,而且安全性比較高,患者在手術之后可以更快康復,縮短住院時間[13-14]。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 5.56%,優于對照組 27.78%(P<0.05)。此研究結果與劉志平[10]在相關課題當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采用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0.4%,而采用開放性手術進行治療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2.9%(P<0.05)。這說明對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預后,減輕患者的痛苦。該文的研究結果與劉志平的研究表明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對腎結石患者進行治療是可行的,可以將其作為臨床治療的優良選擇。
綜上所述,對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效果確切,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