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壽,楊昌來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人民醫院疼痛科,云南玉溪 653100
神經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通過軀體感覺系統病變或疾病所直接形成的一種嚴重性疼痛[1]。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malignantneuropathic pain,MNP)在神經性病理疼痛中的產生原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通常合并多類型因素,比如說腫瘤浸潤、神經性壓迫、放射性損傷、化療藥物的有毒性等[2]。當下,大概有30%左右的腫瘤患者都具有一定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對于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法,但普通的藥物難以有效對其進行控制,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如何有效緩解癌癥神經病理性疼痛受到國內外諸多學者的關注,探索出有效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奧施康定(鹽酸羥考酮緩釋片,Oxycontin) 是一種新型的阿片類藥物,它可以同阿片結合,在抑制傳遞痛覺的神經遞質實現緩解疼痛的功能,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3]。加巴噴丁(Gabapen tin)是一種新型的抗驚厥類藥物,它的主要作用為在中樞神經系統鈣通道的拮抗功能下,對神經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有效達到鎮痛效果,緩解患者疼痛[4]。基于此,該研究以2016 年10 月—2019 年 11 月于該院接受治療的 92 例惡性腫瘤合并有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加巴噴丁聯合奧施康定治療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于該院接受治療的92 例惡性腫瘤合并有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使用隨機分組法將這92 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46 例)和觀察組(46 例)。其中對照組男、女例數分別為29 例和17 例;最低年齡37 歲,最高年齡79 歲,平均年齡為(58.21±8.42)歲;患病類型:14 例肺癌,5 例肝癌,5 例胃癌,4 例食管癌,5 例胰腺癌,6 例乳腺癌,4 例大腸癌,2 例鼻咽癌,1 例淋巴癌。觀察組男、女例數分別為28 例和18 例;最低年齡 38 歲,最高年齡 78 歲,平均年齡為(58.46±8.14)歲;患病類型:12 例肺癌,7 例肝癌,3 例胃癌,5 例食管癌,3 例胰腺癌,6 例乳腺癌,7 例大腸癌,1 例鼻咽癌,2 例淋巴癌。該次研究患者與患者家屬知情,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使用隨機分組法將這92 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46 例)和觀察組(46 例),對照組采用奧施康定(國藥準字J20040096)單藥鎮痛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疼痛程度給予患者不同劑量藥物,其中 4~6 分患者給予 10 mg,7~10 分患者給予 20 mg,治療方式為口服,服用 1 次/12 h。24 h 對療效進行評價,觀察組采用奧施康定聯合加巴噴丁鎮痛治療方法,依據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為患者合理調整用藥劑量。
觀察組采用奧施康定聯合加巴噴丁 (國藥準字H20030662)鎮痛治療方法,奧施康定服用周期、服用方式及服用劑量同對照組一致,加巴噴丁使用劑量在600~900 mg/d 之間,3 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 2 周,2 周后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Karnofsky 分數及不良反應進行對比。治療期間使用常規方法預防患者便秘、惡性等癥狀。
1.3.1 疼痛分數使用數字分級法(NRS)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進行分數評估,其中分為4 項指標:無痛(0 分),輕度疼痛(1~3 分),重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10 分)。完全緩解(CR)分為下述 4 項指標:無痛;部分緩解(PR),表示疼痛明顯減輕,可以正常生活;輕度緩解(MR),表示疼痛相對減緩,但仍具有一定疼痛,睡眠受到干擾;無效(NR),表示疼痛無任何緩解甚至加重。有效率=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
1.3.2 生活質量使用Karnofsky 分數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力狀態進行評價,分為提高(治療后Karnofsky 分數較治療前提高≥10 分)、下降(治療后Karnofsky 較治療前下降≥10 分)和穩定(變化不顯著)3 項指標。
1.3.3 不良反應對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進行評估,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惡心、嗜睡、頭暈、嘔吐、排尿困難、皮膚瘙癢、成癮性等不良反應。
該次研究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完全緩解患者為28 例,部分緩解患者為15例,輕度緩解患者為2 例,無效患者為1 例,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 為93.48%,對照組完全緩解患者為18例,部分緩解患者為16 例,輕度緩解患者為10 例,無效患者為2 例,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為73.91%。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治療2 周后,觀察組Karnofsky 分數+穩定者97.83%(45/46),對照組的 80.43%(37/46),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患者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嗜睡、排尿困難等,其中惡心、嘔吐較為嚴重,頭暈的出現率也較高,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當下癌癥疼痛仍是世界范圍內廣受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大概有30%左右的患者患者在死亡前其疼痛感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和緩解。長期以往的劇烈疼痛將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形成嚴重影響,例如嚴重干擾患者睡眠,使患者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嚴重影響患者飲食,造成患者食欲不振,無法及時有效補充營養,更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抑郁、焦慮、暴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用藥依從性[5]。神經病理性疼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疼痛類型,加上腫瘤患者通常會因為疼痛及疾病出現抑郁、焦躁等消極情緒,進而使疼痛得到了方法。目前對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首選和普遍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其主要治療藥物多為抗抑郁藥和阿片類受體藥等,但這些藥具有較高的不良反應出現率,對患者形成不利影響,所以探索出有效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基于以上問題,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提議阿片類藥物聯合其他輔助藥物控制和緩解神經病理性疼痛[6]。
奧施康定上市與1996 年,通過數十年的臨床實驗及證明其具有較好的鎮痛療效。奧施康定擁有雙向釋放功能,起效時間較短,并且功效持續時間較長,可以持續鎮痛12 h,并且它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并沒有劑量封頂效應,可以同μ 和κ 受體結合,不僅對內臟疼痛,而且對神經病理性疼痛都具有極佳的治療效果。患者長期服用該藥物并不會發生產物蓄積的現象,并且隨著患者使用該藥物時間的增加,其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明顯的改善[7]。脊髓背角或背根疼痛神經元異位放電同神經性疼痛關系密切,同時閾值的降低也與神經性疼痛有一定關系,因為鈣通道與鈉通道的提升所導致。加巴噴丁的作用為調整鈣通道以發揮抑制神經元異位的功能,所以加巴噴丁經常作為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首選藥物,將其聯合單藥效果確切[8]。根據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Karnofsky 分數+穩定者97.83%(45/46)顯然高于對照組的80.43%(37/46)(P<0.05)。高宏等[9]對奧施康定聯合加巴噴丁治療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單用奧施康定治療方法和使用奧施康定聯合加巴噴丁治療方法的療效分別為75.40%和95.60%,該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3.48%和73.91%,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奧施康定聯合加巴噴丁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其研究結果與該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加巴噴丁聯合奧施康定治療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效果確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提高患者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