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寧夏 銀川 750021)
2020年2月以來,受全國新冠肺炎的影響,全國大中小學校全部推遲開學時間,但秉持停課不停學的理念,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在線教學技術與平臺,積極開展在線教學。寧夏高校也響應國家、學校的要求,積極開展在線體育教學。本文對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學生在線體育學習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有利于了解寧夏高校在線體育學習的效果和特征,促進在線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
本研究以寧夏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填寫問卷的6627名在讀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1)文獻資料法。
使用中國知網以“在線體育學習、在線體育教學、在線教學”等為關鍵詞,搜索相關文獻,并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學生在線體育學習現狀調查問卷》,邀請9位專家對問卷效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問卷整體比較有效,并針對專家提出的問題進行修改。

表1 專家效度表(n=9)
通過問卷星對寧夏高校學生發放 《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學生在線體育學習現狀調查問卷》,共收到問卷662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443份,有效率為97.2%。
(3)訪談法。
對參與調查的寧夏高校大學生通過電話、微信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線體育學習的相關情況及觀點。
“在線學習平臺是高校教師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的重要載體,在線學習平臺的分析可以幫助高校教師選擇更適于本學科教學的平臺,以及增強與學生的互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調查結果顯示,寧夏高校在線體育學習平臺使用最多的是騰訊會議,其次是釘釘和QQ群、微信群,分別占調查人數的58.23%、34.16%和32.24%。其中QQ群和微信群作為即時通訊工具,學生對這類信息反映速度最快,主要用于發布課程教學通知,在線學習平臺鏈接以及上傳教學資料。
此外,調查顯示,有些學生同時也通過使用CCtalk、云課堂、智慧課堂、學習強國、愛課程(中國大學生MOOC)、各高校在線教學平臺以及企業微信等在線學習平臺來進行線上體育學習。具體情況見表 2。

表2 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學生在線學習平臺使用情況表(n=6443)
騰訊會議具有強大的網絡運行硬件平臺與音視頻軟件技術的支持,能在互聯網近滿載的情況下保持流暢的視頻直播、語音交互和桌面共享等功能。這些功能不僅有助于在線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也有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得在線體育教學“從講解示范到動作分析,都接近于實際線下教學,讓直播課有更好的同步性,沒有課堂停滯感”。
(1)在線體育教學形式分析。

表3 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教師采用的在線體育教學形式(n=6443)
調查結果顯示,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呈現多元化特征,其中教師直播教學是教師進行在線體育教學最普遍的教學方式,其次是教師錄制教學視頻、播放其他平臺或軟件下載的教學資源以及慕課平臺資源。究其原因,在線直播教學更接近于線下教學,教師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還可以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實時掌握學生體育學習情況。與此同時,由于在線體育教學容易受到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因而有些教師選擇通過播放錄制視頻、慕課平臺資源等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有效的彌補了直播教學中的不足,有利于在線體育教學的開展。
(2)教師在線體育教學內容分析。

表4 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教師在線體育教學具體內容分析表(n=6443)
新冠肺炎期間,在線體育教學受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內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調查數據顯示,寧夏高校在線體育教學內容以受場地器材限制較少的操舞類、健身氣功和太極拳為主。調查顯示,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在線體育教學內容占比最多的是健身氣功(八段錦、五禽戲等);其次是體能練習、廣播操,分別占調查人數總數的53.75%、46.72%、37.23%。此外,球類是學生較為喜歡的體育項目,但受場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球類課程在線教學的比例較小。但由于籃球運動是寧夏地區開展最為廣泛的球類運動,深受寧夏高校學生喜愛,因此籃球課程在球類課程中占比最高。
(1)學生參與在線體育學習態度分析。

表5 寧夏高校學生參與在線體育學習態度情況(n=6443)
調查結果顯示,有78.26%的學生對參與在線體育學習態度都比較積極。新冠肺炎期間,人人皆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這使得學生認識到身體健康和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這就從主觀上促進了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體育課作為鍛煉身體的有效途徑,得到了大學生的重視,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在線體育學習,僅有占2.99%的學生表示學習態度不積極和非常不積極,通過訪談得知,這部分同學主要認為線上體育學習缺乏真實感,互動性不強。
(2)學生在線體育學習運動強度分析。

表6 在線體育學習運動強度分析(n=6443)
運動強度是指身體練習對人體生理刺激的程度。調查結果顯示,66.16%的學生認為在線體育學習中的運動強度為中等,這也表明,寧夏高校在線體育教學中運動強度比較適中,在大多數學生可承受范圍之內,滿足學生在新冠肺炎期間進行體育學習以及身體鍛煉的需要。體育和其他課程不同,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每個人對運動強度的感受也不同,在線體育教學由于沒有體育教師的在線監管,因此需特別注意運動強度的控制,這一結果表明教師對在線體育教學強度的安排既注意了健身性,又注意了安全性,符合新冠肺炎期間在線體育教學的需要。
(1)在線體育學習效果分析。
從表7可以看出,在對運動技能掌握情況的調查中有77.21%的學生認為能夠完全掌握或基本掌握在線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技能內容。新冠肺炎期間,寧夏高校在線體育教學內容以健身氣功、體能練習、健身操舞等為主,這些項目對場地要求較低、基本無器材要求,學生容易練習,且教學中教師不僅進行直播教學,還提供了較多的視頻教學材料,這不僅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還使得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多次練習,有助于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

表7 運動技能學習效果情況表(n=6443)
(2)在線體育學習效果影響因素分析。

表8 在線體育學習的影響因素(n=6443)
對影響學生在線體育學習效果的因素進行調查,學生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習環境(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影響。體育教學是一項以場地、器材為基礎的教學活動,體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場地與器材。在線體育教學將體育教學活動轉移到網絡上來,雖然就體育知識的教學而言,為師生雙方提供了便捷,但是在線體育教學使體育活動的場地和器材受到限制。一般來說,一些體育活動需要較為專業性的場地或器械,但在家中上體育課導致場地器材很難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并影響學生體育學習效果。此外,網絡狀況、在線學習平臺的流暢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影響學生在線體育學習的因素。
(1)學生對學校的在線體育教學滿意程度分析。

表9 學生對學校的在線體育教學滿意程度(n=6443)
對在線體育教學滿意度的調查中,81.39%的學生對在線體育教學表示非常滿意或基本滿意。說明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以及在線體育教學的效果比較符合學生體育學習的需要,究其原因,線上體育教學中當學生難以理解體育理論和技術時,可以借助線上教學使他們更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的幫助學生學習重點,克服難點,達到一個最好學習效果。且線上體育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料,也可以在教學中促進師生間的實時交流,這些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2)學生對在線體育學習滿意的原因分析。

表10 學生對在線體育學習感到滿意的原因(n=6328)
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調查了學生對線上體育課程滿意的原因。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線上體育教學以網絡為媒介,對學生進行了體育知識等方面的講授,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在線體育教學能夠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與線下體育學習相比,線上體育學習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學習形式,使得學生的體育學習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同時線上的模式方便快捷,且給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緩解了新冠肺炎期間的壓力,達到了強健體魄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了運動技能,提升了運動能力,線上教學還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為學生提供了線下教學無法提供的體育知識。
(3)學生對在線體育學習不滿意的原因分析。
從表11中我們能清晰的了解到缺乏體育器材和場地是學生對線上體育教學不滿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新冠肺炎期間,依據居家隔離的要求,上體育課所需要的體育器材和特定的場地都沒有辦法滿足,從而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體育學習;并且在課堂上由于線上學習對于學生無法進行及時的糾錯和指導,不能更好的和同學進行學習交流,學習難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效果;場地的限制使同學們對于學習內容和身體素質的提升都得不到有效的加強;其中,有13.6%的學生認為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是對在線體育教學不滿意的原因。因此,在線教學對體育教學的限制性較多,不能有效的發揮體育教學的部分功能,也使得體育教學的效果受到限制,因而,對于體育教學來說,“線上實踐教學時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

表11 學生對在線體育學習不滿意的原因(n=6443)
(4)學生對今后在線體育教學態度分析。

表12 學生對今后體育教學態度情況(n=6443)
在充分了解新冠肺炎期間線上體育教學現狀后,發現學生對今后的體育教學持有態度最多的是線下教學方式,其次是線上教學主導+線下教學輔助的混合式教學方式。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同學還是希望在線下進行體育學習。通過訪談了解到,大部分的運動是需要正式的場地和正規的體育器材來完成的,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即便老師無法糾正到每一位學生,但是在學生之間的交流中與學習中來糾正錯誤的動作;并且在課下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器材在場地進行自我練習和改正;課堂上老師的動作示范也能更直觀的學習,老師也會因為上課的情況去對教學內容做一些改變,對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做一個更清晰的學習效果。所以從整體而言,體育學習進行線下教學,是更利于實踐的教學和練習,利于運動技能的掌握,身體素質的加強和方便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而線上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和拓展更廣的知識面”。對于體育教學而言,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各有利弊,在教學時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合理選擇和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
(1)寧夏高校在線體育學習平臺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騰訊會議,主要原因是騰訊會議的視頻直播、語音交互和桌面共享等功能在學習中較為流暢和穩定;其次釘釘、QQ群和微信群也是使用較多的平臺;
(2)寧夏高校在線體育教學方式以教學直播為主;其次是觀看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主要原因為在線直播教學更接近于線下教學,教師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還可以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實時掌握學生體育學習情況;
(3)寧夏高校在線體育教學內容以健身氣功和體能練習為主;其次是廣播操、健身操舞;
(4)線上教學的整體效果較好,大多數學生認為通過在線體育學習能夠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能。學習環境(場地)和體育器材是影響學生在線體育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網絡狀況、在線學習平臺的流暢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影響學生在線體育學習效果的原因;
(5)有81.39%的學生對新冠肺炎期間本校的在線體育教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主要原因是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以及在線體育教學的效果比較符合學生體育學習的需要。1.79%的學生因教學器材的限制和教學內容的無法選擇表示不滿意;
(6)對于體育教學而言,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各有利弊,學生更傾向與線下教學,因此在教學時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合理選擇和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
(1)教師要嘗試在線教育與傳統教學的有機融合模式,因地制宜的使用一些教學器材,比如可以使用家里的凳子等充當啞鈴進行運動,線上教學的器材應該包括但不限于像籃球、足球這樣的正規器材;
(2)教師應該從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著手改善,因為線上教學沒有適合的場地,學生不能像往常一樣痛快的跑跳,我們可以制定一些趣味的小游戲,增加比如,像仰臥起坐的獎罰制度,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度;
(3)引導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主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線上教學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己想選的內容可能在家無法完成,可以用理論學習、或者比賽欣賞、戰術分析來代替。在新冠肺炎期間我們也要盡可能進行身體鍛煉,豐富學習的形式;
(4)加強對在線教學的教學質量監控,引導、督促學生誠信、積極的開展在線體育學習,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刷課”蒙混過關的想法,提高在線體育學習的效果。新冠肺炎后,體育教學要做好線上和線下的銜接和互補,比如,理論學習、比賽欣賞、戰術分析可以通過線上學習,一些需要專業器材和場地才能展開的活動需要在線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