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電,各種電力設備和電器都需要電力來維持運轉。由于電力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或者用電安全教育不到位,我國每年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電力安全事故,對企業或者個人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大數據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科技,在安全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它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探尋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在信息時代,大數據技術在電力安全管理中的實踐應用,能夠有效改善電力安全管理效果,促使電力安全生產工作取得長足發展與進步。
電力安全生產作為安全生產重要領域之一,一直受到學術界關注與重視,由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與山東魯能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編寫的《電力安全生產大數據分析與應用》一書從大數據角度出發研究電力安全問題,認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促進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該書共4章,基于電網運營實踐工作,對大數據技術在電力安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案例進行了深入剖析,涉及到電力生產、電力運輸、電力作業等多個具體應用場景,在書中,作者不僅對案例進行解讀,還對相關大數據模型建構與優化做出了探究。本書適合電力安全生產與管理人員閱讀,有利于提升其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電力安全管理水平的意識,促進電力安全生產的信息化發展。
該書作者指出,伴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電力安全生產管理領域是必然趨勢,相對于傳統的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手段與方法,大數據技術在電力生產安全監測與分析方面具有更加顯著的優勢。在傳統電力生產安全管理模式中,主要使用人工方式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安全檢測,屬于被動防御性,當通過檢測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時再采取應對措施,大部分時候都是安全事故發生之后采取針對性的補救措施,其目的是減少損失,防止安全事故惡化。當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電力生產安全管理領域之后,電力安全管理趨于主動防御,基于大數據模型對電力各項數據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主動判斷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并進行針對性檢驗,在事故安全發生之前主動排除風險因素,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以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效果保障電力生產安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對電力生產安全監測是全天候不間斷的,只需要建構好大數據模型并設置好數據監測與導入途徑,系統就會時時刻刻對電力生產安全進行監測,當數據分析出現符合安全警報要求時,就會主動發出預警信息,提醒電力生產安全工作人員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
筆者認為,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大數據技術優勢明顯,但其具體實踐應用過程中需要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真正設計建構更優質的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大數據模型。以電力安全生產領域的大數據模型為例,開發建構相關安全管理模型的技術人員不僅要具備信息學科的大數據技術知識,而且還要熟悉掌握電力安全生產的各項數據標準,二者缺一不可。電力企業應加大投入培養優質的電力安全生產領域大數據技術人才,集中精力開發出優質的大數據安全管理模型,為電力安全生產提供更好的信息技術服務。從發展前景來看,巨大的投入是值得的,一旦開發出實用的大數據安全管理模型,就可以在全國電力企業中推廣應用,如此邊際成本則呈現遞減效應,符合經濟要求。
總之,隨著社會發展,對于電力生產安全的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信息技術手段正廣泛應用于電力安全生產管理領域。這一背景下,大數據技術憑借自身獨特優勢,將會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產生更積極的作用。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我國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