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純
(開灤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8)
老空積水突出是煤礦生產的主要水害之一,我國近年來的相關統計資料表明,老空水害是煤礦較大以上水害事故的主體,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比80%以上。《煤礦防治水細則》針對老空水害事故占比高的特點,總結近年來老空水突水事故教訓和有效的技術手段,對受老空水害影響煤層實行分區管理,增加了關于老空水害防治的技術管理要求。
在開灤礦區,相關事故經驗表明,老空水害防治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一是由于礦井周邊小窯遺留下來的老空,積水區數量、位置、分布范圍、積水情況不清;二是積水體內沉積的煤泥情況是未知的;三是煤系地層中特殊巖石如沉凝灰巖、遇水軟化或膨脹的粘土巖(泥巖)、遇水崩解泥質砂巖等的存在,導致積水情況復雜,難以定量;四是礦井開采礦壓變化引起的煤層頂、底板起伏變化,造成積水體的不確定性;五是老空積水充水系數是隨時間變化的變量,并與空間、位置、煤層頂底板巖性、礦山壓力相關;六是開采順序對老空水害防治有較大影響,系人為因素,不確定性強等。
復雜的情況使得老空水防治難度加大,老空水害事故時有發生,老空積水的防治工作占據了礦井防治水工作的大部分工作量,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以開灤礦區東歡坨礦3096 工作面為例,對復雜環境下采動影響老空突水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2017 年 4 月 8 日凌晨 3 時 26 分,東歡坨礦3096 運道在掘進至全長1 080 m 時,迎頭上頂出現淋水 1.2 m3/min,9 日 6 點班涌水增大至 2 m3/min。2017 年 4 月 10 日 19 時 30 分,涌水再次增大,觀測水量達4.5 m3/min,水呈黑色且渾濁伴有煤泥;21 時30 分觀測水量為6 m3/min,因排水能力不夠造成部分巷道淹沒。至11 日凌晨2 時,積水位置為運道開口往里840 m 處,觀測水量5 m3/min,有所衰減;到6 時,巷道積水位置為運道開口往里740 m 處;7 時30 分實測涌水量4.2 m3/min;16 時實測涌水量3.4 m3/min。經緊急加接排水設備設施后,排水能力達到8 m3/min,防止了巷道進一步被淹。
開灤礦區為煤層群開采,東歡坨礦3096 工作面為該礦井9 煤層工作面,位于-690 水平中央下段采區最下一個工作面,風道設計長度2 179 m,運道2 393 m、泄水巷2 318 m,傾斜長202 m。后因透水事故影響工作面走向長縮短為約600 m。上覆為8 煤層3086、3088 工作面采空區,此處8煤層與9 煤間距為6.0 m;下伏無采掘工程。
工作面煤層老頂為淺灰色細、中砂巖,平均厚度2.0 m,泥質~凝灰質基底式膠結;直接頂為淺~深灰色粉、細砂巖,平均厚度1.3 m,厚度變化大,裂隙發育,風化后呈碎塊狀;偽頂為深灰色粉砂巖或灰色粘土巖,平均厚度0.2 m,局部缺失。工作面煤層直接底為深灰色粉砂巖,平均厚度1.6 m;老底為淺灰色細砂巖,平均厚度4.0 m,泥硅質膠結。工作面煤層厚度平均3.2 m,煤層平均傾角20°,工作面掘進范圍內存在11 條斷層。工作面風道正上方為3086 工作面采空區,上鄰同煤層工作面3094 正在回采。資料分析,3086 老空區存在兩處積水空間,積水量分別為10 300m3和29 480m3,動水量分別存為 0.56 m3/min 和 1.0 m3/min,如圖1 所示。

圖1 3096 運道與積水區及3094 工作面平面位置關系Fig.1 Plan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3096 transportation roadway pond area and 3094 working face
3.2.1 涌水量變化
3096 運道出水后,相鄰工程3096 泄水巷、3094 工作面水量未出現變化,但3088 泄水巷水量由出水前的0.84 m3/min 減少至0.56 m3/min。
3.2.2 含水層水位變化情況
鉆孔出水后,對該區域相關含水層水位觀測孔進行了觀測,周圍的沖積層含水層水位(東觀17距離出水位置2 498 m)、5 煤層頂板含水層水位(東觀50 距離出水位置1 812 m、55 距離出水位置1 812 m)、12-2 煤~14 煤底板含水層(東觀45 距離出水位置1 712 m、東觀12 距離出水位置2 456 m)、K3 含水層水位(東觀47 距離出水位置792 m、46 距離出水位置1 431 m)、奧灰含水層水位(東觀2 距離出水位置3 040 m、東觀44 距離出水位置3 040 m) 均無明顯變化。
3.2.3 水質化驗分析
此次透水水質類型為重碳酸鈉型水,與該區域老空水水質類型一致。
此次突水比較特別和突然,3096 工作面運道施工中均嚴格執行了防治水工作的相關規定,措施到位,但依然突水。經研究分析,導致事故的原因分析如下。
(1) 區域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相鄰采空區存在積水和動水,上覆煤5 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含水豐富,成為工作面施工可能的充水因素。
(2) 工作面地質條件復雜,為煤層群開采,間距較近,對彼此開采影響大;煤層頂、底板巖性為泥質或凝灰質砂巖,遇水軟化成泥,對采空積水條件影響較大。
(3) 鄰近工作面采動影響導致老空積水體突出,水流沿采空區松散巖體孔隙、裂隙無規則流動,于3096 運道掘進頭涌出。
(4) 由于瞬時涌水量大,排水能力不足導致部分巷道被淹。
經涌水量情況統計,此次透水從4 月8 日至6月14 日共涌出水量154 232 m3,其中老空動水量為117 500m3,積水量為36 728 m3,上覆 3086 采空區兩處積水,積水量為(10 370+29 480) m3,與本次透水水量大體相當,穩定后涌水量與3086采空區動水量一致。3096 工作面風道施工過程中,對上覆3086 采空區兩處積水進行了打鉆探查,查明基本無水,說明積水已在3096 運道突水時泄出,如圖2 所示。

圖2 3096 運道透水點涌水量變化歷時曲線Fig.2 Curve of water inflowchange at permeable point of 3096 transportation roadway
(1) 必須加強對老空水防治復雜性的認識,不同巖性條件、煤層賦存狀態、采掘工程空間分布、采屈時間順序、礦山壓力變化、積水量大小、積水體底部煤泥厚度等,對老空水害防治工作都有較大的影響。
(2) 《煤礦防治水細則》雖然強化了對老空水害防治工作,但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不透水。如本次透水事故,掘進位置與積水體最小距離67 m,遠大于規程要求的30 m,但依然發生了透水事故。
(3) 人為因素對老空透水的影響不能忽視,采掘銜接安排應充分考慮防治老空水害的需要,經分析認為此次事故中3094 工作面的采動影響是誘發因素。
(4) 復雜環境中老空水透出具有不確定性,不只是工程揭露積水體會透水,此次突水形式是老空水通過采空區滲流,以大淋水的形式泄出,沒有形成潰泄,但涌水量仍然較大,最大涌水量達6.0 m3/min,對3096 運道施工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排水能力不足造成了部分巷道被淹。
(5) 事故發生后,透水水源不清。觀測鄰近工作面涌水點水量無變化,水質分析結果認為是頂板含水層水,但相關含水層水位觀測也無變化,給工程決策造成了一定影響,3096 運道沒有繼續向前施工,原設計走向兩千多米的長面,變成了走向660 m 的短面。
(6) 老空水害的分析工作要與礦井的具體生產情況相結合,必須充分考慮采掘工程的分布情況,弄清相互影響狀況,才能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7) 對于具有沖擊地壓傾向的工作面,老空水防治工作更應該小心翼翼,要充分考慮到因地壓異常引起老空水突出的可能性,提前制定針對性措施,防止發生危險。
(8) 老空水防治工作中的排水設施要留有余地,提前做好排水應急預案,確保發生涌水時能及時有效的排水。
此次老空透水事故具有偶然性,原因復雜,值得總結分析。實踐工作中,防治水技專業術人員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遵守規程但又要有超越規程的超前意識,合理分析問題,措施針對性強,確保做好老空水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