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面對全美不斷發生的歧視、仇恨亞裔事件,美國現政府的態度較前政府有所不同,但亞裔的命運絕不可僅僅寄望于此。
3月27日,美國數十個城市舉行集會和游行,抗議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此前一周,全美多地爆發抗議仇視亞裔的示威活動,是全美多年來與此相關的最大規模抗議活動。
新冠肺炎疾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美國政府甩鍋中國的惡劣做法誘發全美各地仇恨犯罪劇烈升級,頻頻出現的針對亞裔歧視和仇恨事件令人扎心。
3月16日,亞特蘭大地區發生3起槍擊案,造成包括6名亞裔女性在內的8人死亡。幾乎與此同時,有人在加利福尼亞州灣區發起“掌摑亞裔挑戰”,煽動在灣區公共場所扇亞裔耳光。3月19日,有至少5名白人青少年在公共汽車上扇亞裔耳光,受侵害者多為老者和女性。在此之前,一名亞裔老者被人猛然推倒在路邊的視頻廣為流傳。
夠了,實在是受夠了!一向隱忍的亞裔終于挺身而出走上街頭。他們向美國社會發出的最強音是,“仇恨是病毒”,亞裔不再是“啞裔”。
種族歧視是美國一大痼疾。一提種族歧視,人們條件反射般聯想到黑白種族矛盾。這一慣性思維掩蓋了一個極具悲情的現實,那就是亞裔特別是華裔所遭受的歧視等不公待遇。
美國華人備遭屈辱歷史久矣!美國太平洋鐵路“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華工尸骨”的血淚描述令人心碎。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排除單一民族享有平等、自由的聯邦法律。舊金山海灣中的天使島曾為華人前往美國大陸必經的移民站。1910年至1940年,約20萬華人曾被羈留在此。一些同胞在囚室木墻上一刀刀刻下抒懷詩句,其中一首寫道:“臨到美洲,逮入木樓;成為囚犯,來此一秋;美人不準,批撥回頭;消息報告,回國驚憂;國弱華人,嘆不自由。”這些早年赴海外力爭改變命運的同胞真切感知:祖國積貧積弱,走到天涯也備受屈辱。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在美華人一方面更加揚眉吐氣,另一方面也感受到更為顯性的“風刀霜劍嚴相逼”,各種涉及華人的所謂“間諜案”頻發。我曾在現場聆聽一些當事人的申訴,說到冤情傷心之處,當事人聲淚俱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全方位打壓中國,在整個美國社會攪動起對中國的負面認知,反過來助長歧視和仇恨華人情緒。
亞裔在全美種族構成中仍呈弱勢。他們一向吃苦耐勞,堅忍自強,曾飽受屈辱的他們雖也曾以各種形式進行抗爭,但忍辱含垢多為常態。近年來,這一狀況有所改變,亞裔出現在全美各地街頭大聲說“不”的聲音愈發響亮。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作為禍根的白人至上主義得以囂張,與當政者制度性的縱容和挑動密不可分。面對猖獗的歧視與仇恨,沉默便是共謀。他們的抗議行動既是不平則鳴的合法抗爭,也是推動社會更加平等的理性呼喚。
曾被稱為“種族熔爐”的美國呈現著更加錯綜復雜的種族矛盾。面對全美不斷發生的歧視、仇恨亞裔事件,美國現政府的態度較前政府有所不同,但亞裔的命運絕不可僅僅寄望于此。
不當“啞裔”僅僅是抗爭的第一步。從歷盡屈辱而忍氣吞聲,到面對冤案而奔走呼號,再到贏得公正而揚眉吐氣,還有待于包括華人在內的美國亞裔漫長而韌性的多方抗爭與自強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