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分析

2021-04-10 08:55:08盧克文王新龍申亮亮蔡遠文
航空兵器 2021年1期
關鍵詞:信號

盧克文,王新龍*,申亮亮,蔡遠文,陳 鼎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宇航學院,北京 100083;2.北京控制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38;3.航天工程大學 研究生院,北京 101416;4.天地一體化信息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6)

0 引 言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具有全球、全天候、實時性強和定位精度高的特點,這是其他導航系統所不能比擬的[1]。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掘GNSS的潛力并使導航衛星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GNSS的服務范圍逐漸從陸地域擴大到空間域[2]。目前,利用GNSS對中、低軌衛星定位的技術較為成熟[3],并已部分應用于工程。基于GNSS的高軌衛星定位技術仍存在很多問題。GNSS衛星的發射天線朝向地球,且主瓣信號的波束角有限[4],而高軌衛星的軌道高度通常高于GNSS星座,故高軌衛星僅能接收地球另一面的導航信號。由于地球的遮擋和自由空間傳播損耗的增加,高軌環境中GNSS信號的品質較差,導致GNSS衛星可見性較差。此外,GNSS信號的高動態特性會對信號的捕獲、跟蹤產生不良影響,影響GNSS信號的可用性。同時,高軌環境中可見星較少且幾何構型較差,導航系統的幾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較大。因此,目前基于GNSS的高軌衛星定位技術仍處于探索階段[5]。

國內外已有多例高軌衛星星載GNSS接收機飛行試驗驗證了基于GNSS的高軌衛星定位技術的可行性。20世紀末,國外機構進行飛行試驗驗證了高于GPS星座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可跟蹤GPS主瓣和旁瓣信號[6]。2001年,NASA發射AMSAT-OSCAR-40衛星,對HEO/GEO軌道衛星利用GPS導航進行了探測性試驗[7-8]。2014年,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5T1在50 000 km左右的高度成功完成了GNSS信號在軌測試[9]。2016年,在中國海南文昌發射的實踐十七號衛星搭載了可兼容GPS/BDS /GLONASS系統主瓣和旁瓣導航信號的高靈敏度GNSS接收機,用于開展地球同步軌道GNSS在軌自主導航試驗驗證[10]。

國外學者率先開始進行有關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的研究工作。文獻[11]研究了應用于高軌航天器自主導航的GPS接收機結構,并從可見星數目、信號載噪比、多普勒頻移和幾何精度因子等方面對高軌環境GNSS信號特性進行了初步分析。文獻[12]對GPS衛星空間導航服務域(Space Service Volume,SSV)的特性進行了初步評估,評估結果顯示了北斗三代(BDS III)與GPS,GLONASS和伽利略的組合對月球探測航天器在近地段軌道的導航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目前國內也有較多有關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的研究工作。文獻[1]分別考慮了單GNSS系統和多GNSS系統組合時的情況,從衛星可見性、動態性和幾何精度因子等方面探究了信號的可用性。文獻[3]從GNSS衛星可見性和信號強度兩方面分析了信號的可用性,提出了多系統互操作組合定位方法,并給出了多系統數據融合算法來解決GNSS進行高軌飛行器定位的相關問題。文獻[13]以GPS接收機指標設計為目標,結合空間幾何模型和信號鏈路傳播的特點,從接收機處理時間、可用星數、接收機接收功率等方面探究了GPS信號的可用性,工程指導性較強。文獻[14]分析了GNSS衛星可見性,并探究了不同軌道高度和軌道傾角對衛星可見性的影響,提出了配置慣性導航系統和載波相位時間差分的方案分別解決可見星缺失和幾何精度因子過大的問題。

現有的相關研究工作分別從不同方面分析了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但是,由于高軌衛星處在一個綜合了弱信號、強干擾、高動態的復雜環境中,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對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進行全面評估。基于此,本文從GNSS衛星可見性、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和幾何精度因子等方面對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進行系統的分析。

1 高軌衛星與GNSS星座空間分布

探究GNSS信號的可用性,首先須明確高軌衛星與GNSS衛星的空間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高軌衛星與GNSS衛星空間位置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high orbit and GNSS satellites

本文分別以中國發射的GEO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高分4號(GF-4)和型號為AMSAT-OSCAR 40(AO-40)的 HEO衛星為對象,模擬高軌衛星的運行軌道。仿真周期設置為1 s,仿真時長設置為衛星的運行周期,利用MATLAB模擬得到其位置和速度信息。表1所示為GF-4/AO-40衛星的軌道參數。其中GF-4衛星的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重合,AO-40衛星的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夾角為6.04°。

表1 GF-4/AO-40衛星軌道參數Table 1 Orbital parameters of GF- 4/AO- 40 satellite

通過設計GNSS全系統導航星座模擬器可得GNSS星座的空間位置。以J2000.0地心慣性坐標系(Earth Centered Inertial,ECI)為空間基準,以協調世界時(UTC)為時間基準,仿真時間間隔設置為1 s,根據衛星星歷提供的軌道參數及修正量,解算任意時刻GNSS衛星的位置和速度,利用MATLAB搭建星座模擬器,其軌道參數和星歷可通過查詢相關資料獲得,如表2所示。

表2 GNSS星座的軌道參數Table 2 Orbital parameters of the GNSS constellation

GPS的空間部分由24顆MEO衛星組成,均勻分布在6條升交點赤經相差60°的軌道上,運行周期均為11小時58分。GLONASS星座包括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3條軌道傾角均為64.8°的近圓軌道,軌道的升交點赤經兩兩相差120°,運行周期均為11小時15分44秒。BDS星座由5顆GEO衛星、27顆MEO衛星、3顆IGSO衛星組成。GEO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6 000 km,在赤道上空分別定點于東經58.75°、80.3°、110.5°、139.9°和160°;IGSO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6 000 km,軌道傾角為55°;MEO衛星的軌道高度為24 500 km,分布在軌道傾角均為55°的3條軌道。Galileo系統空間部分由30顆導航衛星組成,均勻分布在3條軌道傾角為56°的軌道上,每條軌道上有9顆工作衛星和1顆備用衛星。

2 GNSS衛星可見性分析

當GNSS信號傳輸到高軌衛星并被捕獲利用時,則稱GNSS衛星可見。由此可知,GNSS衛星可見需滿足兩個條件:GNSS信號可傳輸到高軌衛星和GNSS信號強度高于接收機靈敏度。GNSS衛星可見是GNSS信號可用的前提。GNSS衛星可見性分析即以GNSS衛星可見的條件為基礎,通過對GNSS信號的空間覆蓋特性和強度分布特性的分析,探究GNSS衛星的可見性。

2.1 GNSS信號的空間覆蓋特性

根據導航衛星天線的設計要求,GNSS衛星主天線下行頻率波束呈圓錐形。由于地球的遮擋,高軌衛星只有位于主波束邊緣構成的環形錐內才能接收到GNSS信號[15],如圖2所示。信號傳播方向與導航衛星-地心連線方向所成夾角記為發射角β。發射信號的主瓣波束寬度為42.6°,其中有27.7°寬的信號被地球遮擋,無法傳輸到高軌衛星[14]。由于大部分主瓣信號被遮擋,必須充分利用旁瓣信號進行導航。

圖2 GNSS信號空間構型Fig.2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GNSS signals

通過建立GNSS傳播鏈路模型分析旁瓣信號的可用范圍。接收機的信號接收功率是由GNSS衛星信號發射功率、發射天線增益、自由空間傳播損耗以及接收天線增益直接決定的[16],接收功率Pr為

(1)

由式(1)可以看出,GNSS信號傳播鏈路可分為信號發射端、空間傳輸過程、信號接收端三個階段。鏈路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GNSS信號傳播鏈路示意圖Fig.3 Diagram of GNSS signal propagation link

GNSS信號發射天線作為信號傳播鏈路的起點,其Pt和Gt對信號接收功率的影響較大。由于各GNSS信號發射天線的性能類似且GPS的數據文件最為齊全,因此以GPS信號為例進行說明。根據GPS 系統接口數據文件[7,17]可得GPS天線Pt=26.8 W,Gt大小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發射天線增益與發射角有關。當發射角約為10°時,主瓣信號峰值增益為15 dB。第一旁瓣信號峰值出現在發射角約為32°處,信號強度約為3 dB。第二旁瓣信號較弱,其信號強度始終低于0 dB。

圖4 GPS衛星發射天線增益曲線Fig.4 Gain curve of GPS satellite transmitting antenna

GNSS信號在空間傳輸過程中,主要受到自由空間傳播損耗的影響。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與發射信號波長λ和傳輸距離d有關。此外,當GNSS信號傳播鏈路接近地球表面時,信號會受到大氣損耗的影響。由于高軌環境中這部分信號占總信號的比例較小,因此可忽略不計。根據GPS星座模擬結果和GF-4的軌道數據可得GF-4運行周期內信號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如圖5所示。

圖5 GF-4運行周期內信號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Fig.5 Free space propagation loss of signals in GF- 4 period

信號接收天線是GNSS信號傳播鏈路的終點,其Gr會對信號接收功率產生影響。實際工程中,針對不同的任務需求可采用不同類型的接收天線。為了簡化分析,本文假定高軌衛星上的信號接收天線采用0 dB全向增益天線。根據GPS發射信號功率、發射天線增益、自由空間傳播損耗和接收天線增益,可得GPS信號接收功率方向圖,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當發射角絕對值為0°~21.3°時,信號接收功率較高,接收功率范圍為-173~-164 dBW,接收到的信號為主瓣信號;當發射角絕對值為30°~40°時,信號接收功率出現第二峰值,接收功率范圍為-185~-174 dBW,接收到的信號為第一旁瓣信號。因此,可用GNSS信號空間覆蓋區域如圖7所示。圖中,GF-4衛星質心記為G,GNSS衛星質心記為S,地球地心記為O。ROG為GF-4衛星到地球的距離;ROS為GNSS衛星到地球的距離;RSG為GF-4衛星到GNSS衛星的距離;r為GF-4衛星與GNSS衛星連線到地心的距離。OG與SG的夾角記為α;OS與SG的夾角記為β。

圖6 GF-4運行周期內GPS信號接收功率方向圖Fig.6 Direction diagram of GPS signal’s receiving power in GF- 4 period

圖7 可用GNSS信號空間覆蓋區域Fig.7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vailable GNSS signals

圖7中,主瓣信號的發射角絕對值范圍為13.8°~21.3°,第一旁瓣信號(下文所述旁瓣信號均指第一旁瓣信號)的發射角絕對值范圍為30°~40°。

根據可用GNSS信號的范圍可計算GNSS信號能傳輸到GF-4衛星的條件。

首先,GNSS信號能傳輸到GF-4衛星的前提是不受地球的遮擋。根據空間分布關系,可表示為

r>Re

(2)

式中:r=ROG·sinβ;Re為地球半徑。

其次,只有當GF-4衛星位于導航衛星的天線波束范圍內時,GNSS信號方可傳輸到GF-4衛星。根據空間分布關系,在△SOG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3)

根據β的定義,β即為導航衛星的信號發射角。由前文分析可知,可用GNSS信號的β范圍為13.8°<|β|<21.3°或30°<|β|<40°。

將β的范圍代入到式(3)中可得

(4)

綜上所述,式(2)和式(4)即為GNSS信號可傳輸到GF-4衛星的條件。

2.2 GNSS信號的強度分布特性

信號接收功率的強弱不能完整地描述信號的清晰程度或質量好壞,通常用載噪比C/N0衡量信號相對于噪聲的強弱:

(5)

式中:N0與等效溫度有關,對于一般的接收機來說,其典型值為-205 dBW/Hz[16]。

將所有可傳輸到GF-4/AO-40衛星所在位置的GNSS信號均視為可接收的信號。根據可用GNSS信號的發射角范圍,結合GNSS星座模擬結果和GF-4/AO-40軌道數據,可得GF-4/AO-40運行周期內接收到的信號數,如圖8所示。同時,基于所得的信號發射天線不同方向上增益數據以及信號自由空間傳播損耗的計算公式,根據式(1)可得GF-4/AO-40衛星接收GNSS衛星信號的載噪比,如圖9所示。

圖8 衛星運行周期內接收到的信號數量Fig.8 The number of signals received in operational period of satellites

圖9 運行衛星接收GNSS信號的載噪比Fig.9 The carrier-to-noise ratio of GNSS signals received by operational satellites

由圖8(a)可知,可接收信號多數來源于旁瓣信號,這是因為主瓣信號大部分受到地球的遮擋,因此GF-4衛星須充分利用旁瓣信號進行導航。由圖9(a)可知,主瓣信號的C/N0較高,主要分布在34~36 dB·Hz,旁瓣信號C/N0較低,主要分布在20~22 dB·Hz。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旁瓣信號較弱,接收旁瓣信號除了對接收機靈敏度有較高要求外,接收機還需同時采用互相關抑制技術去消除接收強弱信號產生的“互相關”干擾。

由圖8(b)可知,AO-40衛星在近地點附近時,接收的信號多數為主瓣信號,隨著AO-40衛星接近遠地點,主瓣信號數迅速下降,接收的信號多數為旁瓣信號。由圖9(b)可知,AO-40衛星接收的主瓣、旁瓣信號C/N0在整個軌道周期內均隨軌道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主瓣信號C/N0分布在33~53 dB·Hz,旁瓣信號C/N0較低,主要分布在19~28 dB·Hz。

分析可知,無論是GF-4衛星還是AO-40衛星,必須充分利用數量較多的旁瓣信號進行導航,而旁瓣信號C/N0比主瓣信號C/N0低約14 dB·Hz,必須選擇靈敏度數值較低的星載接收機,方可滿足GNSS信號強度高于接收機靈敏度的條件。當同時滿足GNSS信號可傳輸到高軌衛星和GNSS信號強度高于接收機靈敏度的條件時,GNSS衛星可見。

2.3 GNSS衛星可見性分析

利用GNSS星座的模擬結果和GF-4衛星的軌道數據,將滿足GNSS衛星可見條件的衛星視為可見星,可得GF-4運行周期內四大導航系統的可見星數,如圖10所示。接收機靈敏度分別設置為35 dB·Hz和20 dB·Hz,設置為35 dB·Hz時僅能接收主瓣信號,設置為20 dB·Hz時可同時接收主瓣信號和旁瓣信號。利用單個系統導航時至少需要4顆可見星才可解算出導航信息,即可見星數的閾值為4顆。表3為各導航系統可定位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

表3 可定位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Table 3 The percentage of navigable arcs in the whole process

由圖10、表3可知,當只接收主瓣信號時,各導航系統的可見星數較少,可定位弧段占全程百分比均低于5%,其中利用GLONASS系統全程均不可定位。當同時接收主瓣、旁瓣信號時,各系統的可見星數顯著提高,可定位弧段占全程百分比較大,均高于74%。其中,BDS系統可實現全程定位,可定位弧段占比最低的GLONASS系統也達到74.59%。

利用四星座組合導航時,可得GF-4運行周期內GNSS全系統的可見星數如圖11所示,對可見星數統計并繪制可見星數餅狀圖,如圖12所示。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各導航系統的鐘差不同,四星座組合導航時可見星數的閾值增加到7顆。

圖11 GF-4運行周期內GNSS全系統可見星數Fig.11 The number of visible satellites in the whole GNSS system during the GF- 4 period

圖12 GF-4運行周期內GNSS全系統可見星數餅狀圖Fig.12 The pie chart of the number of visible satellites in the whole GNSS system during the GF- 4 period

由圖11可知,四星座組合導航時,GF-4運行周期內可見星數顯著提高。由圖12可知,四星座組合導航時,僅接收主瓣信號即可使可見星數達到閾值的弧段占總弧段的比例達到35%;若同時接收旁瓣信號,整個周期內可見星數均高于閾值,可見星數激增到17顆以上,GNSS衛星的可見性較強。

3 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的影響分析

GNSS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與高軌衛星相對于GNSS衛星的運動特性有關。相較于地面用戶,高軌衛星的動態性更強,特別是在機動變軌階段。由此造成GNSS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更大,對信號的捕獲、跟蹤性能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影響GNSS信號的可用性。

3.1 對信號捕獲的影響

考慮對單個衛星信號處理的情況,以GPS信號為例進行分析。接收機接收到GPS信號后,經射頻前端下變頻和采樣處理后得到數字中頻信號,其模型為

r(n)=Ac(n-τ)d(n-τ)cos[2π(fIF+fd)n+φ0]+w(n)

(6)

式中:A為信號幅值;c(·)為偽隨機碼;d(·)為導航數據;fIF為中頻信號頻率;fd為多普勒頻移;φ0為初始載波相位;w(·)為高斯白噪聲;τ為碼相位延遲。

本地產生復信號并與GPS信號進行相關運算,將相關運算的結果進行相干累積,相干累積的時間記為Tcoh。相干累積的采樣點數記為N,則有N=Tcoh/Ts,Ts為中頻信號采樣周期,則相干累積的結果為

(7)

由于接收機捕獲信號時間的實測數據無法獲得,可用捕獲算法執行時間和捕獲算法重復運算次數去近似代表實際捕獲時間。其中,接收機的啟動方式為冷啟動,捕獲算法采用并行碼相位搜索。以對GPS信號的捕獲為例進行說明,對其他GNSS信號的捕獲情況類似。圖13為多普勒頻移不同時的捕獲情況。

圖13 多普勒頻移不同時的捕獲情況Fig.13 The acquisition case of different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根據GNSS星座模擬結果和AO-40軌道數據,可得AO-40運行周期內各導航系統導航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如表4所示。接收機的靈敏度設置為20 dB·Hz。

表4 各導航系統導航信號的多普勒頻移Table 4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of each navigation system’s navigation signals

AO-40衛星在近地點附近運行速度較大,信號的多普勒頻移較大。由表4可知,各導航系統信號多普勒頻移的最大值均在40 kHz以上,BDS系統導航信號的多普勒頻移負向最大值最高可達-63.35 kHz。隨著軌道高度增加,AO-40衛星運行速度減小,遠地點附近接收的信號多普勒頻移較小,整個周期內各導航系統信號多普勒頻移的平均值均在±2 kHz內。已知地面用戶接收的GNSS信號多普勒頻移一般為±5 kHz,結合圖13可知,與地面用戶相比,AO-40近地點附近較大的多普勒頻移會使捕獲時間增加40~70 s,捕獲算法重復運算次數增加140~220次。相對于數量級為104的AO-40軌道周期來說,增加的捕獲時間可忽略不計。遠地點多普勒頻移的影響則更小。因此GNSS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對信號的捕獲時間雖有影響,但影響較小。

(8)

圖14 衰減因子的變化曲線Fig.14 Change curve of attenuation factor

根據GNSS星座模擬結果和AO-40軌道數據,可得AO-40運行周期內各導航系統導航信號多普勒頻移變化率,如表5所示。接收機的靈敏度為20 dB·Hz。

表5 各導航系統導航信號的多普勒頻移變化率Table 5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rate of each navigation system’s navigation signals

近地段AO-40衛星的動態性較強,GNSS信號的多普勒頻移變化率較大。由表5可知,GLONASS系統導航信號多普勒頻移變化率正向最大值最大,為14.94 Hz/s,BDS系統導航信號多普勒頻移變化率負向最大值最大,為-51.41 Hz/s。隨著軌道高度的增加,動態性減弱,整個周期內各導航系統信號多普勒頻移變化率平均值均小于1 Hz/s。結合圖14可知,雖然高軌GNSS信號的多普勒頻移變化率高于地面用戶,但帶來的衰減依舊較小,對捕獲性能影響較弱。

3.2 對信號跟蹤的影響

GNSS信號跟蹤環路由載波跟蹤環路和碼跟蹤環路組成,分別跟蹤接收信號中的載波與偽碼。不管是載波跟蹤環還是碼跟蹤環,都可用一個解析的相位鎖定環路模型衡量其性能[19]。相位鎖定環路簡稱鎖相環,通過調整輸出信號的相位,使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相位保持一致,從而實現對載波與偽碼的跟蹤。以常見的二階鎖相環為例進行分析,其基本構成如圖15所示。

圖15 鎖相環的基本構成Fig.15 The basic structure of PLL

二階鎖相環路由鑒相器、環路濾波器和壓控振蕩器組成。根據各環節的傳遞函數可得系統函數H(s)為[19]

(9)

式中:τ1,τ2為環路濾波器的參數;Ko為壓控振蕩器增益;ωn為特征頻率;ξ為阻尼系數。

環路帶寬又稱噪聲帶寬,是影響跟蹤環路性能的重要指標,控制著進入環路的噪聲量多少,定義為

(10)

式中:H(jω)為跟蹤環路頻域特性函數。

根據式(9)~(10)可求得二階鎖相環的環路帶寬為

(11)

環路帶寬BL分別為10 Hz、30 Hz和60 Hz情況下,鎖相環的相位階躍響應曲線如圖16所示。

圖16 不同環路帶寬情況下階躍響應曲線Fig.16 Step response curves for different loop bandwidths

由圖16可知,環路帶寬較大時,鎖相環可快速鎖定信號進入穩定狀態。但較大的環路帶寬會使輸出信號中噪聲較多,嚴重時導致暫態過程不收斂,即環路失鎖。環路帶寬較窄時,環路的濾波效果較好,環路跟蹤誤差較小,但環路收斂較慢且GNSS信號高動態所致的載波頻率和相位變化中有用高頻信號成分會同噪聲一起被濾除,破壞了接收信號的真實性,也容易使跟蹤環路失鎖,導致接收機無法輸出導航參數。

由于高軌GNSS信號的載噪比較低,跟蹤環路需要較窄的環路帶寬以獲得更多的有用信息。而較窄的環路帶寬在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較大時容易導致跟蹤環路失鎖,因此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會影響跟蹤性能。通過卡爾曼濾波等方法可實現對環路帶寬的動態調節[20],以降低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對跟蹤性能的影響。

4 GNSS不同組合星座幾何精度因子分析

定位精度是評估GNSS系統性能最重要的指標。影響定位精度的因素有測量誤差和精度因子。精度因子描述的是從測量誤差到定位誤差的放大量。測量誤差在實際工程中無法避免。在測量誤差存在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減小精度因子,從而提高系統的定位精度。精度因子中的幾何精度因子(GDOP)包含了其他所有精度因子的參數,反映了GNSS衛星相對于接收機的空間幾何分布對導航定位精度的影響。

4.1 幾何精度因子模型

設接收機的空間位置坐標為[xr,yr,zr]T,第i顆衛星的空間位置坐標為[xi,yi,zi]T,則偽距觀測方程為

(12)

聯立四個或四個以上不同衛星的偽距觀測方程,并保留測量誤差項,偽距定位方程為

(13)

式中:εxr,εyr,εzr和εδtr為測量誤差引起的定位、定時誤差;ln(xr,k-1)為接收機與GNSS衛星間的單位方向矢量,若將方向矢量組成的矩陣記為G,即

(14)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組(13),求解出定位、定時誤差為

(15)

(16)

H=(GTG)-1

(17)

H矩陣通常稱為權系數陣,則幾何精度因子為

(18)

式中:hii為權系數陣的對角元素,i=1,2,3,4。

因此,導航系統的定位誤差可表示為

(19)

展開為

(20)

式中:σp為定位誤差的方差向量。

通過GDOP的推導可以看出,GDOP的大小與G有關。而G是由接收機與GNSS衛星方向單位矢量組成的矩陣,這表明GDOP的大小取決于GNSS衛星相對于接收機的空間幾何分布。在高軌環境下,由于GNSS衛星可見性降低且可見星的幾何構型較差,導致GDOP激增,定位誤差較大,進而對GNSS信號可用性產生影響。

4.2 幾何精度因子分析

根據GNSS星座模擬結果和AO-40衛星軌道數據可得AO-40運行周期內GDOP值低于閾值的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如圖17所示。其中,GDOP的閾值為10,接收機靈敏度分別設置為35 dB·Hz和20 dB·Hz。

圖17 GDOP值低于閾值的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Fig.17 The percentage of arcs below the GDOP threshold in the whole process

由圖17可知,同時接收主、旁瓣信號使GDOP值低于閾值的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顯著提高,表明定位精度較高的弧段占比增加。其次,多系統組合相對于單系統而言,具有更好的星座構型,可見星數更多,GDOP值低于閾值的弧段占比更大。

改變接收機靈敏度,統計不同接收機靈敏度時GDOP不同的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接收機靈敏度時各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Table 6 The percentage of each arc in the whole process with different receiver sensitivity

表6中,隨著接收機靈敏度的提高,可定位弧段占全程的百分比逐漸增加。當接收機靈敏度為20 dB·Hz時,可實現全程定位且定位誤差較大的弧段(GDOP>100)占全程的百分比為0。接收機靈敏度的提高會使定位精度高的弧段(GDOP<10和GDOP∈ [10,100])占全程百分比增加,定位誤差較大的弧段(GDOP>100)占全程百分比減小。當接收機靈敏度為20 dB·Hz時,定位精度最高的弧段(GDOP<10)占全程百分比高達30.27%。

5 結 論

本文從GNSS信號的空間覆蓋特性、強度分布特性、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以及幾何精度因子等方面對高軌GNSS信號可用性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通過分析可得到以下結論:

(1) 高軌環境中,受地球遮擋的影響,大量的主瓣信號無法傳輸到高軌衛星,GNSS衛星的可見性較差,不能滿足最低4顆導航衛星的要求。而旁瓣信號不受地球遮擋且第一旁瓣信號強度滿足GNSS衛星可見的條件,因此利用旁瓣信號進行導航可改善高軌GNSS衛星的可見性。

(2) 與地面及中、低軌環境相比,高軌環境中GNSS信號的傳輸距離較遠,因此到達高軌衛星所在位置的GNSS信號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較大。到達GF-4衛星所在位置的GPS信號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范圍為-192.49~-187.25 dBW。此外,在同一軌道高度處,信號的傳輸距離和自由空間傳播損耗均隨信號發射角的增加而減小。由于旁瓣信號的信號發射角大于主瓣信號,因此旁瓣信號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小于主瓣信號。對于GF-4衛星來說,GPS的主瓣信號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范圍為-192.49~-191.18 dBW,旁瓣信號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范圍為-191.18~-187.25 dBW。

(3) 高軌環境中,GNSS信號接收功率的空間分布與信號發射角和軌道高度有關。在同一軌道高度處,由于主瓣信號和旁瓣信號的發射角不同,因此接收功率存在顯著差異,旁瓣信號接收功率的峰值比主瓣信號低10 dBW以上。GF-4衛星所接收GPS主瓣信號的接收功率范圍為-192.35~-165.42 dBW ,旁瓣信號接收功率范圍為-180.77~-175.51 dBW。

(4) 高軌環境中,采用單星座導航時GNSS可見星數較少,GNSS衛星可見性較差,且可見星的幾何構型較差,GDOP較大,進而導致定位誤差較大。而多星座共用不僅可以大幅提高GNSS可見星數,改善GNSS衛星可見性,還可以優化導航可見星的幾何構型,顯著降低GDOP,提高導航精度。GF-4衛星利用全系統導航且同時接收主、旁瓣信號時,整個周期內可見星數均在17顆以上,同時GDOP大幅減少,可見性顯著增強。

(5) 與地面用戶相比,高軌衛星動態性較強,因此高軌衛星所接收GNSS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較大,AO-40衛星運行周期內多普勒頻移最高為-63.35 kHz,多普勒頻移變化率最高為-51.41 Hz/s。高軌環境中GNSS信號較大的多普勒頻移會延長捕獲時間,較大的多普勒頻移變化率會造成捕獲相干峰的衰減,但增加的捕獲時間較短,造成的衰減較弱。AO-40衛星近地點附近較大的多普勒頻移僅使捕獲時間增加40~70 s,因此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對信號捕獲的影響較小。同時,通過采用動態調節環路帶寬的方法可降低多普勒頻移及其變化率對跟蹤性能的影響。

綜合來看,由于地球的遮擋以及信號傳輸距離的增加,高軌環境中,GNSS衛星可見性較差,GDOP較大,進而導致GNSS信號可用性較差。通過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可增加GNSS可見星數并改善可見星的幾何構性,提升高軌GNSS信號的可用性。后續工作將圍繞對弱GNSS信號的捕獲、跟蹤算法展開。

猜你喜歡
信號
信號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8
完形填空二則
7個信號,警惕寶寶要感冒
媽媽寶寶(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34
孩子停止長個的信號
《鐵道通信信號》訂閱單
基于FPGA的多功能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2
基于Arduino的聯鎖信號控制接口研究
《鐵道通信信號》訂閱單
基于LabVIEW的力加載信號采集與PID控制
Kisspeptin/GPR54信號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觀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啪啪|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微拍|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二区|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AV在线天堂进入| 91视频99|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91视频青青草|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一区| 99热亚洲精品6码|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成人夜夜嗨| 性欧美久久|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日韩|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大秀91|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2020专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亚洲天堂.com| 国产18页|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区| 国产成人91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91九色国产porny| 毛片一级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在线五月婷婷|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欧美日一级片|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