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喬
暨南大學審計處,廣東 廣州 510000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繁榮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逐年加大對高校基建領域的資金投入力度。然而,由于傳統的事后審計制度存在種種的先天不足,導致這些項目很容易變成因偷工減料而出現質量問題的“豆腐渣”工程或成為因標榜業績而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等,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為了有效防止這些投資項目造成的資源浪費,并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審計制度,不斷強化審計在建設工程項目中的監督作用,并建立了全過程跟蹤審計機制,即事前介入、事中跟蹤、事后評價。
我國高校每年都存在大量新建、重建、擴建、改建、修繕、加固等基建工程,工程審計工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基建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節約了投資,控制了造價,對國有資產流失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文章通過對高校基建中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研究,為高校內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以及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全過程跟蹤審計不同于傳統的審計方法,要求審計部門對基建工程實施過程的每個環節進行跟蹤審計,并加以監督,保證其合法性、真實性、規范性。其優勢在于用最少的資金費用和最小的資源消耗,保證快速、高效完成施工,從而實現資金和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建成預期的項目,使其實現預期的功能。
高校基建全過程跟蹤審計主要是針對高校基建工程項目的投資狀況,由高校的審計工作人員或通過委托第三方工程咨詢單位對其進行全程監督,跟蹤審計貫穿于基建工程前期階段、施工階段和結算階段,保證高校基建項目實施的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完整性。
在相關實踐研究上,全過程跟蹤審計被證明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它可以實現資金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損失浪費;它對財政下撥資金進行嚴格監督和合理化利用,有利于積極響應國家的財政政策,并貫徹落實;它在某種程度上對傳統的審計理念和模式進行了合理化改進,對于傳統審計機制是一種突破和進步;它完美發揮了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對于完善工程審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審計方法方面,以往高校審計工作人員傾向于工程竣工結算的審計方式,即在工程建成后進行審計。這種審計方式的優點在于可以實現建設資金的最大化利用,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時間上造成了項目尾款支付的延期滯后、引發訴訟事端、面臨各種不確定的風險等),監督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難以滿足高校基建良性發展的需要。全過程跟蹤審計相比傳統的基建項目審計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事后審計存在的各種弊端,如事后審計對已經造成投資損失的部分無能為力,無法做到事前防范;也可以保證高效基建項目施工的優質、高效,既提高效率,又保證質量。
從目前我國高校基建審計情況看,大部分高校結合實際主動作為,“治已病、防未病”,發揮了審計監督作用,成效顯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工程審計工作過程中,相關審計人員會面臨各種復雜的現實問題,如工程招標不遵守政策規定,招標文件編制不規范,招標控制價虛高、漏項或存在不合理的情況;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狀況導致施工進度及造價控制與預先制訂的施工計劃、投資方案不符;進度款申報存在弄虛作假、超額支付等現象。
因此,提高高校基建項目審計的工作效率,實現審計目標,在基建工程中有效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并不斷加以完善,提出新思路,是高校審計部門亟須思考并加以解決的問題。
推進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可以在高校基建全過程跟蹤審計中有效規避風險,提高跟蹤審計效率。
第一,可以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或本校相關專業的學者參與項目前期的方案設計,并對招標文件編制,合同文本、變更簽證的實施條件,材料的品牌、檔次等方面的合理性進行前期把控,對施工圖紙的深度、完整性、安全性和節約性進行審查,建立防控機制,嚴把設計關。
第二,在了解高校基建項目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制訂詳細具體的跟蹤審計方案,對于高校基建項目中的每一個板塊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審計評估,對具有預見性的審計風險進行有效應對。
第三,可以聘請校外專業審計人員、相關專家或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第三方咨詢機構,不但可以有效解決內部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對高校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加以協作和輔助,而且可以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強強聯合,發揮各自的優勢,最終通過整合審計資源提高審計質量。
第四,對中央各部委、地方主管部門頒發的關于高校工程建設項目風險防控的相關規定加以貫徹學習并落實,高校審計部門應號召審計人員研究學習關于高校基建項目的前期工作、建設實施、竣工驗收、工程結算四個階段可能會出現的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積極關注國家相關政策,培養自身對于風險的預見性和控制力,在不斷豐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審計工作,避免因自身知識盲區而對審計工作造成影響。
第五,應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通過“大數據”“信息庫”等數據平臺,使前沿科技與審計業務有機融合。通過數據分析,將實際遇到的問題與以往的經驗、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發現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再以問題為導向分析原因,查缺補漏,建章立制。
建立細化責任、自糾自查的長效機制需要從高校基建審計工作人員抓起,這需要審計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首先,應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熟悉整個項目過程各環節的工作。其次,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談判能力,積極參與各類工程會議,通過協商談判據理力爭,捍衛學校權益。對于全過程跟蹤審計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施工進程乃至工程造價的細節,都應及時與學校工程管理部門進行積極溝通,從而做出科學決策。最后,堅持原則,保持底線,堅守職業道德,履行審計人員監督和評價的職能,不能因利益的誘惑而迷失自我。總之,高校審計工作人員在高校基建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主導者的作用,應積極促進工程管理單位不斷完善相關業務流程,督促基建過程中各級管理崗位履行工作職責,監督高校基建項目工作合法、合規、合理地開展,對整個過程加以有效控制,以確保高校基建工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如期且高質量地完成工作。
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工作內容具體包括復核施工圖預算;跟蹤勘察施工現場;審查勘察設計、施工、采購等各項合同;對涉及資金的方方面面,如經濟技術方案的造價、各類結算、進度款支付等進行復核;復核投資控制計劃;提供有關工程投資方面的咨詢,為保證高校基建項目合理投資提供參考意見;復核工程簽證與變更;審核工程結算,等等。對于這些操作要不斷規范其流程,促其合理化和高效化,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規范和完善高校基建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管理實施辦法,對跟蹤審計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
全過程跟蹤審計是審計工作在高校基建項目中發揮免疫功能的一種全新嘗試,研究其新思路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審計工作效率。文章闡述了我國高校基建中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總結其內涵、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充分準備和研究,從推進風險防范機制建設,建立細化責任、自糾自查的長效機制,規范和完善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三個方面提出了高校基建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新思路,希望為我國高校工程審計工作提供參考,從而加強和規范高校基建活動從投資立項到工程結算的全過程業務與管理活動,對工程造價進行嚴格控制并加強監督,使建設資金使用效益達到最大化,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從而完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