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元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正不斷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高速公路的施工、組織管理模式、養護技術等也不斷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文章主要討論了高速公路項目在現代化進程中,在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養護階段的相關管理經驗,并針對目前存在的部分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和措施。
招投標工作的管理原則為公平、公開和公正。在高速公路建設的招投標工作中,投資方均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招投標工作,根據招標文件,按照平等原則合理確定中標人或中標單位。
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設的招投標階段,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部分招標人因個人因素影響,對某些單位產生排斥心理,對招標工作的原則把握不牢,影響招標工作的公平,最終導致中標單位不能完全達到招標人的要求。
(2)部分企業在投標過程中,制作的投標文件未能明確主次關系,僅注重工程進度和效益,對實際工程的管理和有效地進行資源分配提及較少。
(3)部分評標人自身專業知識欠缺,對評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全面,導致評比過程出現差錯,對投標單位未能進行合理的判斷和分析,最終使中標單位不能滿足投標人要求。
針對前文所提到的目前在高速公路招投標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招標人、投標人和評標人均應從自身出發,改善工作流程,使整個招投標階段更加合理、規范。對于招標人而言,招標人要按規定的工作流程進行招標工作,建立招標小組,盡量避免因個人因素而導致無法公正招標的情況出現。
在某些情況下,招標人可適當提高投標保證金,從客觀上促使投標單位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避免投標單位為中標不擇手段的情況發生。對于投標人而言,企業不應為了中標而盲目編制報價,應對招標文件的相關要求進行細致認真的研究與探討。投標單位應前往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工程實際情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并充分理解招標文件的相應條款,嚴謹地做出合理報價。
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項目有很多,例如工程質量、工程經濟效益、組織模式管理和資源的合理分配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工程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采用科學合理的控制方式進行工程質量管理,嚴格按規范執行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藝,有效提升工程總體質量水平,預防高速公路在施工質量上出現缺陷。
(2)質量管理可以充分體現施工規范的指導地位,在實施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在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的同時,還能完善管理制度體系,合理配置生產要素,保證整個項目的快速實施,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現階段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階段,質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在施工方案的確定過程中,施工單位對項目實際情況了解得不夠全面,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不合理,導致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最終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不變更對應的設計方案,導致工程質量下降甚至引發工程事故。
(2)在高速公路項目施工過程中,部分人員安全意識不足或專業知識缺失等,未按規范流程施工,從而使施工過程無法順利進行,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路基路面產生缺陷,對后續使用和維護造成極大不便。
(3)監督、檢測力度不夠,監管作用難以發揮。部分企業在其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職能交叉,未做清晰責任分配和說明,導致質量管理人員對自身責任不明,加之檢測手段有限,最終導致工程施工質量問題發現不及時、整改不及時,質量監督機構的作用較難發揮出來。
在施工階段,高速公路質量管理應從以下四個方面改進:
(1)項目施工前,制訂施工技術方案,將勘察、測量等工作落實到位,實地考察時應結合實際地質狀況、水文條件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提前考慮技術難題,進行論證分析,討論合適的解決方案。
(2)加強人員配備、檢測程序、組織建設管理,依據國家規范制定相應規程,切實控制原材料質量。對于多渠道、多源頭的進場材料,每批進場的鋼筋、水泥等建材,均要求既有質量合格證,又有材料進場抽檢報告。對于質量不符合標準的原材料,應及時清退出場。
(3)制定獎懲制度,明確施工階段各機構人員相應的職責,加強人員管理。質檢人員、檢測人員在完成自身工作時應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各工序執行“三檢”制度時應由公司質檢部門專職質檢員進行驗收,隱蔽工程驗收時一定要保質、保量。業主單位要充分發揮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檢測單位、施工單位等各方的作用,落實各級責任。
(4)施工單位應加強人員培訓,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嚴格遵循工程實施標準和規范,理順質量保證體系,完善質檢程序,嚴防出現質量缺陷和問題。
目前國內的高速公路建設較為完善,交通流量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開始進入養護時代,在這種背景下,開展大流量高速公路的養護施工成為不容回避的難題。在高速公路的傳統養護過程中,養護方案一般采用“半幅半封閉,借用對向車道通行”的方式,這種方式會對高速公路的服務質量和施工作業進度帶來不利影響。此外,隨著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長,國內部分高速公路的道路通行狀態已趨于超飽和狀態,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破壞,在交通流量和養護需求的雙重壓力下,傳統的養護模式已無法維系二者的平衡,保證高速公路的順利運營。因此,在開展高速公路養護工作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分流方案,減少過大的交通流量對養護過程的不利影響。
為合理實施高速公路養護作業,高速公路分流及養護措施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1)在集中養護前,養護單位應結合高速公路項目實際設計圖紙和運行情況,確認養護路段周邊道路可承受的施工期分流總量,并確認交通樞紐和橋梁等導流能力充足。為了準確預測分流車輛對周邊路網的影響,可采用道路服務水平作為考量指標對分流情況進行預測。當道路水平指標達到五級或六級時,養護施工路段呈擁擠交通狀態,此時需調整相應組織方案或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2)在預測分流情況后,養護單位應結合評價指標或建立的交通流量模型進行論證,討論合適的分流方案。一般對于大流量高速公路集中養護施工,可考慮采取強制分流與誘導分流結合、出口分流與入口管控結合、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結合等分流方案。在制訂方案的過程中,應對交通情況、施工進度、工程安全、工程質量和項目效益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選取最為合適的分流措施,并制訂對應的分流方案。
(3)在確定分流方案后,養護單位應開展集中養護的前期準備工作。養護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分為施工部署和施工準備兩個方面。在進行施工部署時,養護單位應明確各部門職責歸屬,對資源進行合理計劃與分配,及早進行實地考察,確認項目情況,對場地安排和材料堆放等進行優化。在進行施工準備時,養護單位應結合專業人員的意見與建議,盡量準確預測交通流量,并與相關管理部門協商,制訂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技術方案及應急預案。
綜上所述,為提升招投標效率,招標方、投標方與評標人各方均應結合實際情況,改善管理措施,杜絕不符合規定的行為發生。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和監管機制,增強項目各方人員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確保工程質量安全。高速公路在養護階段,為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養護前的分流預案是重點之一,應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