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舒霆
蓬溪縣建設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四川 遂寧 629100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促進建筑工程建設規模逐漸擴大,在為建筑行業持續發展創造機遇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市場競爭壓力。在這一發展背景下,建筑行業要想實現穩定發展目標,就要進一步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嚴格遵循安全第一的生產原則,保證各施工環節安全運行,同時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嚴格規范施工人員施工行為,有效提高工程建設質量[1-2]。
建筑工程目前基本可分為十個分部工程,分別是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建筑裝飾裝修、建筑屋面、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建筑電氣、智能建筑、通風與空調、電梯、建筑節能工程,只有保證這十個分部工程安全、穩定,才能夠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然而,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復雜性和系統性特征,尤其是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逐漸向高層化、大型化趨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難度,加上施工人員較多、施工環境復雜,導致其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例如現代化工程施工中常見的塔吊設備,在應用過程中就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安裝,同時要保證拆裝人員具備相應資格,塔司應嚴格按照規定操作,一旦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存在失誤,都會直接引發安全事故。又如在腳手架應用過程中,需要保證腳手架搭設滿足梁板等構件施工豎向承載力要求。近年來,在工程施工中腳手架坍塌事故時有發生,給施工單位造成了巨大人員和經濟損失。可以看出,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而加大安全監督力度,能夠對各施工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將施工現場存在的人員不安全行為、環境不安全條件等扼殺在搖籃中,一方面能夠為廣大勞動者和設備安全提供保障,從而減少傷亡事故和設備危害,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工程建設有序展開,為工程盡快投入運行奠定良好基礎,通過監管完善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規范企業質量安全行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從而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工作人員是建筑工程生產經營的主體,也是工程施工的執行者和管理者,其綜合素質、專業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和安全水平。結合以往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實際情況,人員方面存在的風險因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1)文化水平較低。當前建筑施工單位組建的施工隊伍中大部分施工人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先進施工技術和知識掌握不充分,在實際施工中存在違規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安全和質量問題的發生率[3]。(2)工作狀態。建筑工程施工涉及范圍較廣,包括多個工種和人員,不可避免存在多項目交叉施工問題,一旦溝通不當,會導致施工人員之間產生摩擦或矛盾,從而影響施工人員工作狀態,容易影響施工人員工作效率和質量。(3)人員素質。建筑工程施工難度較大,不僅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還要強化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保證在施工中能夠自覺規范行為。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為了減少工作量偷工減料或違規操作,會為工程埋下嚴重的安全和質量隱患。
建筑工程施工大多作業內容需要在露天環境下完成,因此施工現場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產生各種問題,為質量安全監督增加難度和挑戰。尤其是現代化建筑逐漸向高層化、復雜化趨勢發展,其中存在諸多高空作業,如果在雨季、大風條件下施工,不僅會影響施工效率和質量,還會為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帶來一定威脅。
新時期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逐漸向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各種類型的施工設備應運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和質量。然而,設備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受自身磨損、人員操作、外界環境等因素影響,容易產生故障問題,這樣不僅無法發揮設備作用和功能,還會耽誤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質量,增加安全隱患。尤其當前,部分施工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支出,在施工中使用老化嚴重的機械設備或防護措施,并且沒有對設備進行定期養護和維修,為建筑工程增加了質量和安全隱患,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
(1)制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劃分工程建設各項監督管理內容,并將其細化到各職能部門和管理人員身上,保證管理工作各司其職,全面強化管理人員責任意識。(2)制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許可制度。施工企業只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才能夠開展施工活動,如此有利于避免違規建筑活動。(3)制定建筑工程安全教育制度。工作人員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執行者和管理者,提高其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能夠有效提高工程質量,同時降低施工傷亡事故發生率。企業需要加大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力度,并制定健全的考核機制,保證所有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同時有效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保證在施工過程中能夠自覺規范自身行為,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4)制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管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循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以及相關規章制度,對工程建設進行過程管理,及時糾正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等不良行為,同時對各施工環節進行質量驗收,從而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長、范圍廣、難度大等特點,需要施工人員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完成施工內容,這就需要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為滿足這一需求,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分析:(1)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組織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保證所有施工人員了解圖紙意圖,充分掌握施工重點和難點,在此基礎上還要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或制訂應急方案。(2)施工單位需要加大培訓力度,通過日常培訓、定期培訓等方式面向施工人員灌輸現代化施工知識和技術,同時講解先進設備操作規范和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施工人員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3)施工單位需要構建獎懲機制和考核機制,保證施工人員通過考核才能上崗,同時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其自覺規范自身行為。(4)施工單位需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其中包括可預見安全隱患和不可預見安全隱患,為了保證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同時促進施工活動有序展開,需要企業幫助施工人員樹立安全第一生產意識,提高施工人員安全隱患識別能力,使其在面臨突發性安全問題時能夠及時作出正確判斷,從而降低施工傷亡率,為建筑工程順利施工奠定基礎。
通常情況下,外界環境造成的安全隱患和質量隱患具有不可預見特征,容易為施工單位造成不必要損失,而從管理角度進行分析,雖然這類事故屬于突發性事故,但并非不能提前防范。施工單位可以結合以往施工經驗,總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果建筑工程在冬雨季施工,施工單位需要提前制訂冬雨季專項施工方案,只有做到“預防為主”,才能夠將安全、質量等突發事件扼殺在搖籃中,從而滿足防患于未然的管理需求。
設施設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效率關系到工程施工整體質量及安全水平。為了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作用和功能,需要結合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制訂具有針對性的維護管理方案,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如發現異常需要及時處理,要及時更換沒有維修價值的設備。尤其是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需要保證性能良好,從而為施工人員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過程具有與復雜性、專業性、系統性特征,并且涉及多個學科、多個工種以及多個參建單位,容易受技術、管理、環境等因素影響產生質量和安全問題,如果缺乏科學管理,將會為建筑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不利于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目標。基于此,文章提出幾點風險隱患風范措施,旨在準確識別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隱患,從而有效避免質量事故、安全事故,促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