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沛刁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學生會招新活動完成后,學生會干部剛討論籌劃干事見面大會和新招干事培訓的工作,會后,學生會主席小林向輔導員辭去學生會主席職位,小林表示學生會工作繁雜,工作推動吃力,千頭萬緒讓自己很苦惱,不想繼續擔任學生會主席了,主要原因:一是剛擔任學生會主席不久,最近的招新工作讓自己措手不及,面對突發情況還是很多沒有考慮到位,加上千頭萬緒的工作讓自己倍感能力不足,內心很有挫敗感;二是大一擔任干事時學習壓力沒有那么大,想進一步通過學生干部崗位來提升自己,大二逐漸深入接觸專業知識,學習壓力較大,自己未來比較迷茫,想給自己更多時間去思考;三是學生會部分干部工作不配合,開會常有和自己意見不統一的干部“質疑”小林,使他感覺沒有組織歸屬感。
該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學生干部開展工作困難、個人規劃迷茫,想要辭去學生會主席職務。主要原因是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不力導致的學生干部積極性不高、學生干部組織歸屬感不強。問題的根源在于學生干部培養工作存在不足,學生會活動重形式、輕內容,學生干部培養存在重工作、輕育人,導致學生干部的組織歸屬感弱、工作能力弱的問題。綜上所述,該案例屬于對學生機構的指導和學生干部的培育問題。
(1)小林突然要辭去學生會主席是問題的導火線。明確學生會主席小林突然辭職的背后原因,并進行安撫和疏導,摸查該事件影響其他干部的幅度、深度,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2)小林工作能力不足及對工作態度消極是問題的關鍵點。學生會主席小林遇事退縮,反映出小林的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和對工作認知不足的問題。
(3)學生會干部組織歸屬感弱是問題的根本原因。作為學生干部領頭羊,產生辭職的行為想法,反映出小林作為學生干部責任心不強,干部的覺悟不高。
(4)遏制事件負面影響,建立學生會學生干部的培育和發展的長效機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針對由小林同學辭去學生會主席行為引起的負面影響,應第一時間向當事人了解情況,對受到影響學生干部進行安撫和思想引導,及時遏制不良言論在學生會內部的傳播,對團隊進行凝聚力建設和工作能力提升培訓,提升學生會干部的自我認可度和組織歸屬感。
小林辭去學生會主席職務這一突發情況反映出小林對工作的認識及其工作能力問題,從本質上看是輔導員對學生機構的指導問題。因此,解決思路歸納為“兩幫助、兩加強”:一是幫助其正確面對工作困惑,首先全面摸查小林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然后幫助小林解決目前存在的困惑,加強小林的自信心,引導其正確認識工作。二是幫助提高其工作能力,指導小林如何開展學生會的相關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用好工作制度,進行嚴格的規范管理,還要講究人際交往藝術,做好朋輩督導角色。三是加強對學生干部的指導力度,加強對小林工作的指導,同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去引導學生干部提升學習能力和領導能力,更注重工作創新。四是加強學生機構的建設力度,小林作為學生會重要干部,遇到困難退縮,需要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同時了解是否有類似的“小林事件”,提前做好預防和疏導,注重加強對學生干部的人文關懷和思想引領,增強學生的組織歸屬感。
該事件為輔導員對學生機構的指導和學生干部的培育問題,處理事件的同時應及時將情況向領導匯報,堅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生為本,將“立德樹人”理念放在核心位置。
(1)“點—線—面”全方位掌握客觀事實。首先,和小林談心談話,詳細了解其辭職行為和心理,安撫其情緒,并表示會幫助他一起解決困惑。其次,約談學生會主席團、各部門干部,掌握工作存在的實際問題及排查工作矛盾的背后原因,向小林所在班級班主任、任課教師、宿舍同學、關系好的同學了解小林最近學習、生活方面情況,與專業教師建立有效溝通,并通過“課程思政”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接著全面掌握了解各班級對學生會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以及學生會工作在班級中的具體反映。最后,向小林的任課教師了解其學習情況以及最近的課題表現。為防止小林壓力和情緒問題,在事情發生后安排學生骨干協助24h關注、陪伴和分擔相關工作。
(2)用“全員育人”教育理念“助人自助”。全面掌握實情后,針對具體問題開展工作:一是安撫小林情緒,并表示一定會幫其解決困惑,防止學生會主席辭職給其他學生干部帶來負面影響。結合班長、宿舍長的情況掌握,開展談心談話工作,跟進引導,并幫助他重新梳理學習和學生工作計劃,使小林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通過參加第二課堂比賽活動、制訂學習計劃,幫助其挖掘自身才能,在實踐中收獲自信,通過引導小林努力達到“自助”效果。二是對學生會干部開展心理疏導和思想引導工作,防止小林辭職問題擴散為不良輿論,并從學生會層面,抓住主要干部這個少數群體的關鍵作用,從思想、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以素質拓展、專家講座、榜樣力量等形式進行培訓,提升學生干部的修養,在學生機構內部開展民主測評、定崗定責等方式激勵先進,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通過學生會平臺達到學生干部的“自我教育”效果。三是在解決此次事件的過程中,除了通過與專業教師建立有效溝通,幫助小林更好地規劃學習,還要將思政融入課程教育中,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達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3)用“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防患未然。學生會主席辭職的關注點在于關鍵干部的影響力問題,特別是新干事加入學生會之際,如果處理不妥當,容易在學生機構,甚至是學生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掌握實情原委和應對措施后,第一時間關注學生群體對此的了解情況。通過做好微信朋友圈、貼吧、各類團體的微信群、QQ群等網絡平臺的輿論引導和把關工作,及時遏制有類似苗頭的情況,并做好教育和引導,及時反饋處理結果,防患于未然。同時抓緊時間處理好學生會主席小林辭職事件,具體參與學生會各項工作,開展學生干部的組織生活座談會等,切實增強學生會成員的組織歸屬感。
(4)用“全過程育人”教育理念建立長效機制。對學生機構的指導和學生干部的培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建立“一個中心、兩個立足、三個加強”的學生機構育人機制,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作為育人目標和核心。“一個中心”是把“立德樹人”作為學生干部培育和學生機構建設的中心環節。“兩個立足”是立足“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立足課程思政建設初衷和教育舉措。“三個加強”是加強榜樣力量,樹立正確理想信念,采取動力機制,培育有情懷的學生干部;加強建立多方位、多層次的激勵考核機制,樹立高尚道德情操,培育有夢想的學生干部;加強學生干部業務能力提升和約束機制制定,培育有深度的學生干部。通過“動力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的“矩陣式”深輔導,精準指導學生機構工作開展,培育有溫度的學生干部。
(1)把握好“時、度、效”,及時遏制不良輿論苗頭。該事件發生在招新后,干事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意識較弱,該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輔導員就全面掌握了事件的原由,并對學生進行了及時的安撫和引導,對學生會各機構進行了分類、分級引導,避免了輿論的擴散,遏制了不良苗頭,確保了學生會工作的正常開展。
(2)運用心理共情技術,引導學生重樹自信。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幫扶學生小林走出困惑,重新規劃目標,幫助其協調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引導他在實踐中重樹自信心。
(3)后續跟進指導,重煥機構新活力。針對學生會主席辭職突發事件,輔導員找到了學生會存在的問題,通過逐一引導,組織學生會團建活動,加強學生會凝聚力,以新干事加入學生會為契機,加強指導,營造和諧新氛圍,重煥學生會新活力。
(1)找對癥結。一些學生干部歸屬感不強,參加機構學生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對工作認識不足,處于“游離”狀態,間接導致學生權利的保障不到位,其癥結歸結于學生機構指導不足,學生干部的覺悟和能力不足。歸納講就是“三全育人”的“全員育人”融入工作不足,學生的組織認同感不強,這就要求校內外專家、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培育工作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輔導員是學生機構的主要指導教師,應該加強專業技能,多深入學生基層,了解一手信息,避免經驗主義。
(2)尋癥根源。學生干部對工作認知不足的根源是覺悟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的問題,從學生一進入校園,就必須把三全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融入工作中,從干事開始全方位加強培育,提升對學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實效,切實加強學生干部的思想覺悟,常態化了解學生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現,及時對存在的癥結予以疏導,全方位加強機構的凝聚力,讓學生的組織歸屬感更強。
(3)對癥下藥。學生培育工作應因材施教,在掌握學生一手信息后及時對癥下藥。開展學生工作時應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載體,并結合學生日常綜合測評、評優評先等政治教育,真正提升學生會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從而讓學生干部充滿生命力和活力,讓學生機構充滿戰斗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