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荊 任華溢 李鵬
摘要:通過對“小散臨”施工作業類型及數量的調研,分析了在專業管理、安全監督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從作業任務動態維護、風險辨識管控、現場安全監督、完善配套考核制度4個方面加強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在“小散臨”作業現場的應用,進一步確保“小散臨”作業現場安全有序。
關鍵詞:“小散臨”作業? ;現場安全管控;? 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
一、“小、散、臨”作業現狀
(一)作業開展情況
據調研統計,公司關于“小、散、臨”作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生產、基建、營銷、配網以及事故搶修等小型、零星、地點分散、臨時安排的現場,此類現場通常符合“小、散、臨”中一種或至少兩種特點。如輸變電生產緊急缺陷處理現場臨時性較為突出(臨),同時作業風險等級普遍不高且作業時間較短(小);工作許可主要是申請事故搶修單、二種工作票等形式。基建施工作業點多面廣(散),但有長期作業計劃,作業風險較大;施工許可采取作業票、工作票方式。配網線路遷改、線路處缺等作業地點零星分散(散),但風險等級普遍較低(小);工作許可時,由調度部門進行電話許可,運維操作隊、供電所落實現場安全措施。營銷用戶裝表接電類作業具有臨時性(臨)、風險等級低、作業時間短(小)、且點多面廣(散)等特點;使用《電能表裝拆工作單》和填用第二種工作票或低壓工作票。
根據納入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及線下工單作業數量統計,公司年度開展“小、散、臨”作業共計1100余項,其中輸變電主網方面事故、缺陷搶修等現場300余項,基建零散作業80余項,配網帶電作業、線路遷改、缺陷處理等類型作業500余項,營銷類裝表接電、故障處理等類型作業200余項。
(二)安全監督情況
公司目前采用“視頻+現場”安全監督的方式對現場進行監督。但受限于現場作業特點,部分專業未將所有作業納入平臺管控,未實現所有“小散臨”現場視頻督查全覆蓋;且安全監督人員往往因為無法及時準確掌握作業時間、地點,在現場監督范圍、監督時間和次數上存在較大困難,督查不能覆蓋到每一個現場,特別是配網、營銷類小散現場尤為突出。
從目前查糾違章情況來看,分析了公司此類作業現場的常見風險、違章占比情況。
通過統計可以看出,此類作業現場未有效開展現場安全監督、作業不交底、圍欄設置不規范、工器具或防護用品不合格、工作票不合格等違章風險占比較高,是容易發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也是強化“小散臨”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的重點。
二、“小、散、臨”作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專業管理方面
“人”員管理不到位。各專業管理部門缺乏專業管理作業計劃人員,未能及時掌握、審核、報備各自專業臨時、分散等作業,導致現場管控失位。部分施工隊伍為節約成本,對于此類作業選用臨時作業人員,導致施工隊伍整體素質低、經驗少,為作業埋下事故隱患。“機”械、設備管理不到位。未定期對安全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進行預防性試驗,不合格機械設備、工器具在施工現場使用,存在安全隱患。施工用電安全管理不到位,經常有發現未做好設備保護接地、未安裝漏電保護開關、臨時用電隨意搭接等違章現象存在。作業方“法”不標準。施工單位對于此類作業重視程度不高,不制定或隨意應付制定施工方案,使得作業現場人員不執行或無法執行,尤其是配網、營銷類小型分散對作業流程草草了事,違章頻發,大大增加了現場安全風險。
2.安全監督方面
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公司及各層級對大型的、復雜的施工作業比較重視,現場安全措施、技術措施、組織措施都能夠落實監督到位,現場習慣性違章相對較少。而對小型的、分散的、臨時的施工作業現場比較容易忽視,導致此類作業現場引發事故的風險相對較高。管控監督覆蓋不全。受目前現場視頻監督及平臺指標考核等因素影響,部分部門不愿將小型、零散、臨時作業納入平臺進行管控,此類作業公司不能全面掌握,同時部門監督管控力度不大,導致部分“小散臨”作業現場存在無人監督的現象。
三、進一步加強“小、散、臨”作業安全管控的措施
1.加強平臺作業任務動態維護
從計劃管控入手,明確各級職責分工,各生產班組負責提前1天將第2天臨時安排的作業任務上傳到平臺中,明確工作負責人、工作票類型、人員承載力、作業風險點等;班組所在部門負責風險評估定級、批復作業計劃、組織落實風險預控、到崗到位等各環節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督查人員根據平臺計劃適時掌握作業部門的工作狀態,便于有針對性、有重點的開展現場安全督查工作。
2.建立作業風險分析與控制常態機制
按照風險分級管控的原則,以現場反違章和督查發現問題為根據,從設備、環境、人員和管理4個方面進行周統計、月分析,形成作業風險分析與控制表。在安排“小散臨”作業任務時,班組、工區、公司三個層級根據作業風險分析與控制表進行風險分析辨識,準確確定風險點、風險程度,明確現場風險管控措施、管控負責人層級以及管控時間,同時為現場管控監督提供參考依據。
3.強化現場安全監督
依托平臺的視頻監督是對人員到現場安全監督方式的有效補充,特別是針對“小散臨”作業現場能夠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因此各級管理人員根據作業風險分析與控制表,在辦公室結合平臺任務實時開展有效視頻監督,實現對此類作業現場工作情況有效掌握,查閱和記錄重點現場資料,及時制止和糾正違章行為,確保作業現場的安全平穩。
4.建立平臺應用考核制度
配套的考核制度是規范平臺運轉的有力保障,因此針對平臺功能詳細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將作業計劃執行管控、風險識別、作業前準備、作業中管控措施落實、作業收尾等作業全過程以及監督情況納入考核,是實現“小散臨”作業安全目標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現場工作開展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的考核與控制,強化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促進現場工作安全。
參考文獻:
[1]謝廣志,胡建榮等.帶電作業現場及小型現場的安全管控方法研究[J]《農村電氣化》2018.12.007
[2]崔家凱.淺談小型分散作業現場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年第42期
作者簡介:孫鵬荊,男,漢,1991年4月生,河南輝縣人,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變電檢修,電力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