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敢于給他們壓擔子,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要形成一種風氣,年輕干部都爭先恐后到艱苦崗位、到基層去,并以此為榮。”近年來,宿遷市宿城區不斷深化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改革,構建年輕干部“到一線鍛煉、在一線成長、從一線選拔”的完整制度鏈條,接續選派46名優秀年輕干部“墩苗”掛職,提拔重用31名一線鍛煉、實績突出的年輕干部進入鄉科級領導班子,一大批思想解放、敢試敢闖的“熱血小將”迅速成長為“改革闖將”和“發展干將”,在高質量發展一線實踐中擔當作為,建功立業。
一、變“零敲碎打”為“系統推進”,
用好機制精育好苗子
突出制度集成。宿城區把年輕干部培養作為全區干部隊伍建設的“頭號工程”統籌推進,制定出臺了《年輕干部“3211”墩苗培養計劃》《年輕干部“楚英”成長實訓行動》等一批制度性文件,明確中長期培養目標,力爭2—3年內全區35歲左右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占黨政正職總數超過20%,區直單位35歲左右正科職占正科職干部總數超過10%,30歲左右科級占科級干部總數超過10%。同時,配套制定“三項培養機制、四類一線鍛煉平臺和五個一批培養模式”,形成年輕干部培養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突出鮮明導向。堅持“事業為重、發展為重、一線為重”的選人用人導向,從重點職位、特殊崗位和專業條線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區委書記和組織部長分層分類組織召開干部座談會、見面會,設計“提升‘七種能力助力高質量發展”“‘兩在兩同建新功之我來談”“我為宿城改革獻一策”等開放式課題,近距離考察年輕干部專業能力、知識結構,面對面觀察年輕干部氣質特征、評估發展潛力,把16名長期在征地拆遷、信訪穩定等吃勁負重、崗位綜合表現優異的年輕干部識別出來,用起來。
突出精準儲備。聚焦“高素質、高技術、高滿意度”的“三高”年輕干部群體,結合年度考核、任職考察、跟班培訓等方式,對全區年輕干部情況進行數據采集和綜合分析,優化建立“85后正科、90后副科、95后股級”等三個干部儲備庫。根據干部專業情況、能力專長,劃分經濟金融、規劃工程、現代農業、政法司法、科教文衛等5大類14個重點專業,將200余名優秀年輕干部分別劃入對應領域,甄別發現更多具有更高崗位適應度的年輕干部。
二、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
讓“嫩肩膀”扛起“鐵擔當”
搭建實戰平臺。圍繞區委聚力建設“產業宿城、創新宿城、文明宿城、美麗宿城”的“四個宿城”戰略部署安排和年輕干部培養需求,明確將“招商引資一線、棚改和農房改善一線、國企經營管理一線、信訪穩定一線”的“四個一線”作為鍛煉使用年輕干部的定向平臺,分三批次選派100名機關年輕干部到開發區、運河宿遷港、中心城區棚改現場等一線崗位“墩苗”掛職、跟班鍛煉,50余名年輕干部區內跨部門、跨條塊、跨領域交流,推動年輕干部在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克難攻堅的第一線歷練成長。
定制培養方案。按照“定人幫帶、定班學習、定責試崗”的標準制定培養方案,明確配備一名班子成員擔任導師幫帶培養,組織財政金融、城建規劃等小班制業務培訓,認領“跟蹤一個招商線索、推進一個拆遷項目、掛鉤一個企業工程、化解一個信訪積案”試崗任務,讓年輕干部深度投入到歷練崗位的核心職能工作中去。
健全成長鏈條。對年輕干部實行系統化錘煉,實施年輕干部“楚英”成長實訓活動,有計劃地開展信念宗旨教育培訓、專業素能短訓、“一線話成長”觀摩、“成長微論壇”等活動,每月開展年輕干部現場交流,領導干部現場點評。實施鏈條式培養,構建“跟班學習、實踐培養、試崗任用”梯次培養機制,根據年輕干部歷練情況穩步給擔子、給壓力,形成“墩苗”鍛煉、掛職鍛煉、定向選用的遞進式干部成長鏈條。綜合運用談心談話、集中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年輕干部思想動態,定期下發一線鍛煉履職風險點,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關愛提醒、函詢誡勉,確保年輕干部健康成長。
三、變“空掛鍍金”為“真掛真壓”,
把“墩得實”的及時用起來
強化考核約束。實行組織部門、鍛煉單位、派出單位三級聯動管理考核模式,采取“微檔案”記錄、現場觀摩評分等方式紀實年輕干部工作實績表現,并記入干部個人檔案。設立半年“墩苗”期,適度延長不超過一年。表現突出的,培養成熟后適時選拔重用;成效一般的,鍛煉結束后返回原崗位跟蹤培養;不能適應的,第一時間調整鍛煉崗位或返回原崗位。
強化典型激勵。充分發揮案例引領作用,圍繞項目推進、招商引資等不同類型,編發一線擔當作為“熱血小將”典型案例8篇,以內部簡報、會議表揚等形式向全區推介,通過案例引領弘揚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主旋律。
強化剛性使用。明確年輕干部提拔使用原則上要有一線經歷,每年提拔使用的年輕干部要占提拔使用干部總數50%以上,對“墩苗”掛職工作實績突出、考核優秀的年輕干部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擇優轉任實職。2020年以來,全區累計調整科級干部六批次。其中,具有“四個一線”經歷的占87.67%。在鄉鎮黨委換屆過程中,7名“四重一線”“墩苗”掛職干部轉為副科實職,新一屆鄉科級領導班子中“85后”年輕干部達35人,年齡結構、學歷結構持續優化。
(作者系中共宿遷市宿城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