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云
69歲的張老伯患冠心病5年多了,3年前因心絞痛植入了心臟支架。出院時醫生反復叮囑,要改掉壞習慣、規律服藥。剛開始的幾個月他還比較認真執行醫囑,可時間一長又開始抽煙,藥也是想起來了吃一下。最近一個月,張老伯又出現心絞痛,冠脈造影檢查發現他的心臟多支血管極度狹窄,鈣化嚴重。在醫生建議下,張老伯再次植入支架,將堵塞的血管打通。
一年都不到的時間,張老伯竟然“二進宮”了。這是血的教訓,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支架術絕對不是一勞永逸的,術后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否則“再次狹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累及心外膜冠狀動脈的各個部位,其治療主要依靠藥物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速度,但很難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所以,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嚴重堵塞時,就需要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介入治療或外科搭橋。當然,介入治療只是機械性地解除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局部血管的嚴重堵塞,使患者的癥狀得以緩解,但對動脈粥樣硬化的自然進展本身并沒有影響。所以,介入治療之后還是需要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的,否則冠狀動脈其他部位的粥樣硬化仍然存在快速發展而堵塞血管的風險。據統計,放裸支架6個月后發生再狹窄概率大概是30%,藥物支架再狹窄率大概是3%~9%。
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無論是金屬支架、可降解支架還是藥物球囊,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強化抗血小板治療,即聯合兩種抗血小板藥物,簡稱“雙聯抗血小板治療”,以降低術后急性期血栓形成的風險。但是,雙聯抗血小板藥物使用多長時間,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1.單純球囊擴張、裸支架:植入術后一般進行“雙抗”治療1~3個月,之后換成單抗治療。
2.藥物洗脫支架:可抑制內膜增生,從而降低再狹窄風險,但同時也會抑制金屬表面的內皮覆蓋,導致內皮覆蓋時間延遲,因此進行“雙抗”治療需達6~12個月。
3.完全可降解支架:術后一年血栓風險還是很高,所以“雙抗”治療需要持續2~3年。
4.藥物球囊:沒有異物遺留在血管中,“雙抗”治療只需1個月左右即可。
另外,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無論是否選擇介入治療,都建議“雙抗”治療1年左右。這是因為,這些患者的冠狀動脈斑塊不穩定,表面可能破潰形成血栓,冠脈再堵塞風險非常高。
除了遵從醫囑好好服藥、注意休息、做好康復,也要堅持健康的飲食方式。我在這里提醒大家,所有冠心病患者都要求低膽固醇飲食,動物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都不建議吃或少吃。另外,還要兼顧其他慢性病的飲食要求,例如:肥胖者要節食,限制總能量的攝入,同時多運動;伴有糖尿病者,要根據糖尿病飲食的要求來選擇食物的品種和量,少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甘油三酯高者,要限制油膩、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