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中學在網上突然火了,只因該校食堂將板凳全部撤去,學生只能站著吃飯,據說這是為了提高學生就餐的效率,10分鐘就可以解決吃飯問題,節約時間好去學習。對此,有家長表示,站著吃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會導致胃下垂。
真相:胃下垂的發生需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第一,吃得太飽。胃內容物多,胃部承受的重力大;第二,身體虛弱。胃部肌肉屬于平滑肌,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平滑肌力量弱,表現為上方牽引力量弱,拉不住,下方支撐力量弱,兜不住;第三,飯后馬上劇烈運動。劇烈運動產生的動能讓飽脹的胃部在腹腔中前后左右來回擺動,重力加動能沖擊,胃部會向下墜,久而久之,導致胃下垂的發生。
可以看出,這3點與站著吃飯都沒關系。但站著吃飯可以讓身體舒展,腹腔空間更大,胃部下方的支撐力量確實會相對弱一些。所以應該說,站著吃飯不會導致胃下垂,但會輕微增加胃下垂的風險。
春天到了,夏季也不遠了。一篇標題為《80%得癌癥原因是因為在車里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吧》的文章又開始在手機微信里傳播,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文章稱,礦泉水瓶遇熱會產生致癌的化學物質。這讓那些習慣在車內放幾瓶礦泉水以備不時之需的車主感到糾結不已。
真相:制作礦泉水瓶的材料主要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它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環境中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不僅抗酸、抗堿、耐油脂,還能經受得住大多數溶劑的腐蝕,是一種國際上通用的用來裝水和飲料等液體的食品級塑料。新疆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材料教研室主任買買提江解釋稱,PET的穩定性是由聚酯材料的聚合度所決定的,一般來說,當溫度小于120℃時,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顯然,汽車內的溫度即使在夏季也達不到這么高,所以車內的礦泉水瓶遇熱會產生致癌化學物質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膳食的健康性,“低脂飲食”就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他們踐行這一飲食模式的做法就是“不吃肉”。
真相:從營養學角度講,低脂實際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限制脂肪的數量,二是考慮脂肪的質量,即保證飽和脂肪酸在合理范圍、反式脂肪酸不超標。也就是說,低脂飲食是指脂肪、膽固醇比例較少的飲食,不建議吃的是肥肉、動物內臟、禽畜肉皮、魚子、蝦子、蟹黃等。而魚肉、瘦禽畜肉等含的脂肪并不高,尤其是魚肉,不但含的脂肪不多,且所含的脂肪是有利于保護心腦血管和維護視網膜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我們仍然建議常吃魚肉,尤其某些深海魚肉,如三文魚、金槍魚、鯖魚、鰻魚、小黃花魚、帶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