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波
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有多少人真正聽得進去、做得到呢?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家庭、孩子、房子、車子……壓力沉甸甸的,大家為了生計而忙忙碌碌、四處奔波,為了事業而奮力打拼,根本就沒有停下來喘息的片刻。
盡管人們都明白“錢財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的道理,但很多人仍然還是在用健康甚至生命換取永遠也賺不完的、賺不盡的財富。1天不注意,沒有問題;1周不注意,沒有問題;1個月、1年不注意,問題也許還是不明顯;可5年、10年,日積月累,問題就會慢慢大起來,大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導致疾病纏身。最終,又不得不花大量時間辛辛苦苦賺來的金錢用于治病,想方設法換取健康,結果卻往往是人財兩空,悔之晚矣。
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幸福快樂的標志。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身體力行,理論聯系實際,從我做起,從現在、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來不得紙上談兵。在我們身邊有無數例子,由于沒有健康的智慧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沒有意義”,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在當今中國,英年早逝的精英比比皆是,不少人剛剛事業有成就疾病纏身,剛剛有錢就大病降臨,還沒來得及享受一下,就過早地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他們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時刻,對人生總是充滿了留戀,令人感慨萬千,可是這一切都來不及了。假如時間可以倒流,假如生命可以重來,他們一定會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重視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相信他們也會活得更久,活得更精彩。
智者和身邊人的故事都告訴并深刻地警醒我們:健康是金。“健康是金”正是世界衛生組織(WHO)1953年年會的主題,也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名言。
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說過,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的身外之物。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礎上的,健康就是一切。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花美,美在絢麗;人美,美在健康!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有健康,就有一切!
有些人說,這都是貧窮惹的禍,我要有錢還用過這種生活嗎?真的如此嗎?人對金錢的欲望往往是無窮的,有了1百萬希望有1千萬,有了1千萬希望有1個億,有了1個億希望擁有更多,真正知足常樂的人是很少的。說白了,還是人的貪念在作怪。當我們內心的欲望值越來越高,對物質的攀比心越來越高,疾病就開始光顧我們的身體,幸福就開始離我們越來越遠。
人生的追求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但最基本的前提應該是一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