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激勵著人們走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長征路。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彪炳千秋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巍峨矗立的不朽豐碑,是中國人民頑強不屈、團結奮進、不畏犧牲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表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感人至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再現了長征途中風景之雄奇壯美、條件之極端艱苦。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遍L征精神,激勵著人們走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長征路。
追憶不朽長征情
長征是一場悲壯的行軍苦旅。毛澤東曾總結長征隊伍“長驅2萬余里,縱橫11個省”。兩年間,紅軍共攀登了18座山,渡過了24條河流,占領了62座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阻截,擊退國民黨軍的圍剿,卻仍然保持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的驚人速度。爬雪山、過草地是長征中最艱苦的部分。據紅軍戰士回憶,行軍后續部隊往往“不用路標,順著戰友的遺體就能找到前進的路線”。夾金山是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這座四川藏區的神山,海拔高達4950米,當地流傳的歌謠這樣唱道,“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凡人不可攀”。攀登夾金山,是意志的較量,更是信仰的升華。疲乏不堪,缺衣少食的戰士們睜眼盡是皚皚白雪,凜凜寒風。他們人挨著人,手拉著手,在冰上滑行,跌倒了再爬起來。有的戰士累了想靠一靠石頭,卻發現“石頭”歪了過去,原來那不是石頭,是犧牲的戰友凍僵的遺體。大家互相勉勵著,支撐著,不能躺下,不能坐下,否則可能再也起不來。
紅軍戰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不畏艱難困苦與流血犧牲,歷經生死考驗:沒有糧食,就拿野草、草根和樹皮充饑;沒有房子,就在樹叢、茅草中棲身;沒有藥品,就用中草藥治療傷病;沒有子彈,就用刺刀、石頭去殺敵。紅軍戰士心中懷著對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的執著,胸中燃燒著喚醒民眾和堅持真理的熱火,肩頭擔負著保家衛國和民族復興的重任,完成了“鳥兒”和“凡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長征是一場開啟新局面的勝利之旅。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于甘肅會寧,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
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長征不僅是磨難,更是財富?!伴L征是宣言書”,在長征中,中國共產黨堅定了民族解放與復興的歷史使命,向世界人民展現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力量。“長征是宣傳隊”,在長征中,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紅軍每經過一個地方,就與那里的群眾打成一片,以嚴明的紀律和為人民排憂解難的行為使群眾深切感受到“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伴L征是播種機”,在長征中,中國共產黨善于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轉變為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語言,如紅三十軍政治部制定的“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口號。
走好新的長征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長征不僅是感天動地的歷史壯舉,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長征的精神與意義不僅止于80多年前,它深深影響和激勵著中華民族每一代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者。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取得決定性成就,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航程。在這場新時代的遠征中,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的根與魂。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將理想與信念融入靈魂和血液,人才能超越塵世功利,追求心中向往,超越有限生命,追求無限偉大的事業。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科學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根本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中國社會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真理力量,是中國獨立自主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將社會主義事業引向勝利的思想保證。
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扎根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革命事業的根基。中國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人民是黨執政興國最深厚的基礎與最大的底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長征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不斷開創新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質要求。當今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機變局與新機新局共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發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心懷“國之大者”,全面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勇于在危機中育新機,善于在變局中開新局。
二萬五千里的紅軍長征已經勝利完成,“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人民要從一個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80多年前的戰略轉移與艱苦奮斗歷歷在目,中國人民要牢記長征精神,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
夏一璞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部 副研究員